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运资本政策设计与管理

营运资本政策设计与管理

营运资本政策设计与管理第一节营运资本政策设计一、营运资本管理政策概述(一)营运资本概念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额。

它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结合可用来衡量公司资产的流动性程度。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使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清偿的债务,主要包括银行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计费用等。

营运资本管理一般是指公司的流动资产管理和为维持流动资产而进行的短期融资活动管理。

从有效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应以一定量的营运资本为基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这是因为,在商业信用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企业的流动资产可转化为现金,构成现金流入之源泉之一;企业偿还流动负债需支付现金,构成现金流出之源泉之一。

企业营运资本的大小还可以用来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在其他因素相同时,一个企业的营运资本越多,它越能履行当期财务责任,违约风险就越小;由于营运资本是一个重要的财务风险指标,因此一个企业的营运资本状况还会影响其负债融资能力(二)营运资本的分类总营运资本按组成要素,可分为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按时间要素,可分为永久性营运资本和临时性营运资本。

在公司总营运资本中,永久性营运资本是指满足公司一定时期最低需要保留的、用于满足公司长期稳定发展需要的那部分流动资产;临时性营运资本是指随季节性、周期性和随机性需求而变化的那部分流动资产。

永久性营运资本在两个重要方面与公司的固定资产相似,其一,尽管融资所得资产从本质上定义被称为“流动资产”,但其具有长期性,金额也相对稳定;其二,对一家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来说,所需要的永久性运营资本水平会随时间而增长,正如固定资产水平也增长一样。

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永久性营运资本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它并不是永久性停留在原地的特定流动资产,而是其中的具体形态不断变化。

(三)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设计原则依据公司管理的总体目标确定营运资本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依赖于公司的总体目标。

在公司总体目标确定的情况下,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是持有多少营运资本才能保证实现公司目标。

依据经营活动状况确定营运资金的需求量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总是需要一定数量的营运资本,并会随着公司经营活动的变化相应改变营运资本的数量和结构比例。

在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政策设计时,必须确定需要多少营运资本以及营运资本的各组成部分怎样保持一个合适的比率。

依据营运资本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大小确定营运资本政策营运资本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营运资本对公司价值具有重大的影响。

营运资本太少,公司会面临破产的危险;营运资本太多,公司会因承担大量的费用等影响公司价值。

因此必须依据其公司所设定的风险选择最佳水平的营运资本,保持最佳的营运资本数量,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另外,公司经营者经营理念的保守与激进程度也会影响营运资本管理目标,比较保守的公司经营者会保持较高的营运资本,而比较激进的公司经营者会保持较低的营运资本。

二、营运资本管理政策设计(一)营运资本持有量政策营运资本持有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收益和风险。

进行营运资本持有量决策时,公司管理当局必须从盈利性与风险性的权衡关系来进行分析。

从盈利性看,与“净营运资本”相对应的“净流动资产”是以长期资金为其资金来源,基于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盈利能力上的差别,以及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筹资成本上的差异,“净营运资本”越多,意味着企业是以更大份额的筹资成本将较多的长期资金运用到盈利能力较低的流动资产上,从而导致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相应地降低;反之亦然。

再从风险性看,企业的净营运资本越多,意味着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越大,则陷入技术性无力清偿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然而,正如盈利与风险相对应原则所揭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盈利机制与风险机制往往是并存的。

为此,现代企业理财必须对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以及两者之间的变动所引起的盈利与风险之间的消长关系进行全面的估量,正确进行营运资金持有量的管理。

较高的营运资本持有量,意味着在固定资产、流动负债和业务量一定的情况下,流动资产额较高,即公司拥有着较多的现金、有价证券和保险储备量较高的存货。

不同的业务量持有的营运资本水平不同,同一业务量下由于采用的营运资本持有政策不同其具体持有的营运资本水平也不同。

保守型持有量政策要求公司营运资本要保持充足的数量,以满足较高水平的流动性要求。

这种政策可保证足够的到期债务偿还能力,及时供应生产用材料和准时向客户提供产品,从而保证经营活动平稳的进行,风险性较小。

但由于现金和有价证券等流动性强的资产只能给公司带来少量收益甚至无法获利,较高的流动资产比重会使公司的收益性也较低。

激进型持有量政策要求公司最大限度减少持有现金和有价证券等流动性强的流动资金,同时尽量减少存货的占用。

显然,这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因为流动资产的减少会增加公司到期无法偿债的风险,还可能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中断。

折衷型持有量政策从理论上分析对取得投资者财富的最大化是适宜的,其风险和收益均适中。

这种情况下,营运资本足够支付所需,存货足够满足生产和销售所用。

但由于营运资本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因此很难量化地描述各公司的最佳营运资本持有量。

所以各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环境条件,按照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关系,确定适当的营运资本持有量。

结论:1、资产流动性与获利能力呈现反方向变动关系2、资产流动性与财务风险呈现反方向变动关系。

3、财务风险与获利能力呈现同方向变动关系。

进行营运资本持有量政策设计时需要对营运资本进行总体权衡,包括现金流量效应、流动效应和经营效应、营运资本的最佳水平以及营运资本管理的行业差异等。

现金流量效应是指营运资本影响现金流量的程度。

流动效应和经营效应是指增加营运资本对流动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

营运资本的最佳水平应当是持有一定量的营运资本能带来最大收益的营运资本。

一般分析时用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营运资本的最佳水平的衡量标准。

其有关计算公式为:公司下一年度的期望现金流量=下一年度的期望营业收入-下一年度营运资本的预期增长营运资本占收入一定比例时的公司价值 = 公司下一年度的期望现金流量/(该比例下的资本成本率-该比例下的营业收益预期增长率)(二)营运资本融资政策营运资本融资政策是公司进行短期资本筹措的政策,公司在短期融资(即流动负债)时必须考虑风险与获利能力之间的权衡。

如果公司采用到期日配比法融资,每项资产将与一种跟它的到期日大致相同的融资工具相对应。

短期性或季节性流动资产通过短期负债融资,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统称为永久性资产,下同)通过长期负债或权益性资本融资。

这一政策如图所示:只有在图中上部的短期性波动需要用短期负债融资,短期融资的借入与偿还将与扣除自然融资之后的预期流动资产波动相一致。

这种情况下应当考虑的是所融通资产的长期获利能力是否能弥补长期融资成本。

资产短期融资长期融资固定资产时间一般可将营运资本融资政策设计为三种:即稳健型筹资政策、激进型筹资政策和配合型筹资政策。

具体分析如下。

1. 稳健型短期融资策略——稳定的资金结构设计稳健型筹集政策是一种较为谨慎的筹资政策,其特点是:要求最大限度的缩减公司资本结构中流动负债比重,临时负债只融通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另一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资产的资金来源则是长期负债、自然融资和权益资本。

这种政策的优点是可增强公司的偿债能力。

因为临时性负债所占比重较少,所以公司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较低,蒙受短期利率变动损失的风险也较低。

其缺点是可能会降低公司损益和股东收益。

稳健型筹资政策主要适用于公司长期资金多余,但投资机会较少的公司,其主要目的是规避风险。

2.激进型短期融资策略—高风险的资金结构设计激进型筹资政策要求尽量寻求扩大流动负债筹资来源,公司用短期负债为他的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融资,即临时性负债不但融通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还解决部分永久性资产的资金需要。

结果是公司可能在这些债务到期时进行再融资,而且会使公司经常面临偿债,加大公司风险,影响公司信誉。

当然这种政策通过降低债务资金成本提高权益资本报酬率,高风险也会有较高的收益率。

激进型筹资政策的优点是该政策下公司的资本成本较低。

因为临时性负债的资本成本一般低于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的资本成本,而激进型筹资政策下临时性负债所占比重较大。

其缺点是一是会加大筹资困难和风险。

这种筹资政策主要适用于公司长期资金来源不足,或短期负债成本较低的公司。

3.配合型短期融资策略—中庸的资金结构设计配合型筹集政策又称折衷型筹资政策(介于激进型筹资政策和稳健型筹资政策之间),其特点是:运用短期负债筹资来满足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运用长期负债、自然融资和权益资本筹资满足永久性资产的资金需要。

配合性筹资政策要求企业临时负债筹资计划严密,实现现金流动与预期安排相一致(激进型筹资政策和稳健型筹资政策图表中的虚线刚好与永久性流动资产线重合,表明长期资金正好满足永久性资产的资金需求,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全部由短期负债筹资解决)。

在季节性低谷时,企业应当除了自然融资外没有其他流动负债;只有在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求高峰期,企业才举借各种临时性债务。

这种筹资政策的优点是可以减少资金闲置、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灵活便利。

但也存在风险,如临时性资金需要可能会超过预计;短期筹资成本偏高,资金短缺时得不到短期资金来源等。

(三)营运资本管理理念公司管理层如果从“低风险--低收益”的角度考虑,营运资本管理决策上必然持稳健性理念,政策选择上倾向于保守型,公司会尽量保持充足的流动资产并减少短期负债比重。

因此所受风险较小,其收益率也较低。

反之,若公司从“高风险--高收益”的角度考虑,持激进性理念,则会采取激进型政策,导致流动资产特别是现金和有价证券大量减少,长期负债相对增加。

而“适度风险—适度收益”的配合性理念是正常情况下公司确定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基本理念。

即将各种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合理配置,将激进的持有量政策与保守的筹资政策相配合,或将激进的筹资政策与保守的持有量政策相配合,这样可使公司风险水平与获利能力都保持在一个正常范围内,从而有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现金管理一、现金管理政策现金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

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可以直接作为支付手段。

拥有足够多的现金对降低公司财务风险、增强公司资金的流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现金是唯一的不创造价值的资产,对其持有量不是越多越好,必须合理地确定现金持有量,使其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

现金是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可以用来满足生产经营开支的各种需要,也是还本付息和履行纳税义务的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