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课时:2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
有一天,小熊胖胖和小熊壮壮一起去超市购物,瞧,他俩来到了食品货架前,看样子他们打算买些零食回去。
二、新授
1、说一说。
(1)请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食品货架,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
蛋糕每个6元花生每包7元糖果每袋5元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指名汇报(不用计算结果),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
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
2、算一算。
(1)现在小熊也想买零食,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胖胖买了什么食品?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2)那么,小熊胖胖该付多少钱?请你帮它算一算。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
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
教师引导学生把分步式写成综合式。
(3)组织学生讨论:3×4+6或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4)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引导学生使用脱式计算。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
(5)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
讨论:含有乘法和加法的计算的分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任选一题,做一做。
第二课时
想一想,议一议
(1)小熊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出示课件)
同桌互相探究,并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2)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总结: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中,应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课堂总结
1、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计算题时,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而且还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题,我们把它也叫做“混合运算”
(板书: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小熊购物》是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混合运算的第一课。
教学目标是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兴趣浓厚,较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不足之处:
1、评价方式、方法单一。
2、各教学环节安排不够紧凑,前松后紧,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没有时间去突破。
3、教师没有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