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探究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探究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都较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结合微课,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探讨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有效应用
微课是近些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兴趣的新型教学方式,它的出现颠覆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时间更加自由、灵活,与我国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同时微课的出现,也推动了我国教育领域的现代化进程,突破了传统教育的瓶颈,是非常值得普及和深度开发的教学模式。

本文以微课为例,对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一、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微课的成功应用,无疑会给物理课堂增加许多鲜明的元素。

初中物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难度较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解法,难免会减少课堂生气,并且由于某些知识难度较大,使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

通过微课教学,可以将许多难以想象的现象通过视频或者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无疑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具有主题突出、效率高、交互性强等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优点。

比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会对其中的重难点知识产生很多的疑问,如果之后得不到有效解决,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这就需要教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

而微课具有可重复利用性,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剪辑,进而制作出重难点的集合,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复习。

二、把微课在实验室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传统的物理实验室中所使用的器材有限,且整个物理实验与探究过程耗时较长,因此学生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物理实验的演示过程。

由于物理理论知识需要以实验为依托,才能完成学习过程,此时采取微课教学方法,教师将实验中涉猎到的重点知识内容以微课的形式进行诠释,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播放的视频影像资料,完成实验记录过程与探究过程,教师还可以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讲解,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出回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融合。

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技术实验过程,学生在明白基础理论原理以后,教师同步播放微课视频,将主要的实验流程和操作方法以视频的方式进行讲述,学生通过教师录制好的视频课件,在一边学习一边记录的情况下,完成物理实验探究过程。

微课视频内容并不属于教师,学生可以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来完成视频的下载和交流过程。

课后,学生也可以组建物理知识探究小组,通过观看自行下载的微课视频,完成课后复习的任务。

教师可以将不同的物理微课资源进行共享,保障学生在课后也能进行学习,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掌握和接受了微课学习方法,因此,微课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由于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学习物理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利用微课,设计实验教学
利用微课,导入新课。

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的方式主要有语言式导入和实验导入。

新课导入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微课的引入为新课导入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讲“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教学导入阶段,笔者下载了飞机起飞的视频,向学生提出飞机如何起飞的疑问,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有的教师截取“鄂洛多克惨案”相关视频进行教
学,也达到了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并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知识的良好效果。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实验的课时通常比普通教学占有的时间少。

在实验课上,教师需要首先对实验原理进行讲解,并对实验的步骤进行演示,最后留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时间一般比较短。

在实验课程设计中引入微课,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加快实验的讲解和演示,从而留给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时间。

例如,在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时,笔者先通过微课展示实验的各个步骤,并对各个步骤进行讲解,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思考,帮助学生记忆实验步骤,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

另外,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对某一步骤有所遗忘,可以再次观看视频,从而加深记忆。

四、注重细微教学和引导教学,让学生明确实验原理
在初中物理微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教学理念,从各个教学环节入手实施,加强引导教学。

在实际的初中物理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微课开发和实施。

微课开发和实施是很复杂的,不仅需要相关专业教师,还需要相关专业化的项目开发单位。

因此,在实际的区域性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及时掌握各个环节的工作进度,主要包括技术培训环节、课例拍摄环节、在线报选环节、评价发布环节以及后期加工环节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初中物理微课教学质量。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效使用微课,可缓解课时少、任务多的矛盾。

教师将实验过程制成微课,将关键点、关键步骤放大,学生会更了解实验过程和目的。

比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再运用微课讲授实验仪器和连接方法。

利用提前准备的微课视频演不实验过程,学生借此自主实验。

在巡视中,笔者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惑,引导学生集中分析讨论实验中的问题,效果很好。

总之,微课教学秉持“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快乐学习” 的理念,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因此,教师应该对微课具体的应用方式进行探讨研究,以发掘更加有效的应用方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文彪,浅议“翻转课堂”之微课在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2.吴宇隆,浅析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