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献县乐寿镇中学 胡建才
摘要 :
多媒体教学要讲直观、形象,尤其是碰到抽象的、难于理
解的知识更应如此,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之后,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兴趣也起来了,但要取得更为满意的
教学效果。
关键字:
信息量大、教学效果好、传统的课堂教学
现在的初中物理课程,在课程体系、教材结构,还是教育观念和
教学模式,都正处在新一轮的改革中。这种改革的主旨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与生产、生活相
结合;注重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注重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把
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与物理教学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不仅是
一种教学艺术,而且还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让计算机变成真正的教
学工具,充分发挥新的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我在近几年的
物理教学中,不断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收到了意
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大家交流,以求更大的进步。
一:信息技术的特点
1、信息量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要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
教学目标,45分钟的时间往往非常紧张,物理课程中有些实验是老
师在课堂上枯燥的讲,学生被动地听,收效很差,作业在课堂上基本
上没有时间处理。这些问题在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之后,通过视频和
PPT等技术往往能轻而易举的得到解决。这样,一方面节约了宝贵的
上课时间,提高了效率,课堂教学得到优化;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学
生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恰当地引入网络技术,这种优势将更
加明显。
2. 辅助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一
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
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的结论、实验原理,而更为重要的是能
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
我在一所乡镇中学任教,由于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有一些实验(如
电磁感应)的效果不是太明显,可观察性受限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
以辅助教师把演示实验的过程及现象更准确、更清晰、更直观的展现
给学生。如:在演示“海波和松香的熔化实验”时,就可以把实物投
影的镜头对准试管中的物质和温度计,并把它投影到大屏幕上,以便
学生观察、比较并读数、记录。这样做,既使学生真切地看到了实验
的步骤,又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加清晰可见,就比单独做一个演
示实验或单独用一个固体熔化实验的课件进行演示效果要好得多。
另外还有一些教材规定不允许做的实验(如托里拆利实验)、不
方便做的实验(如用水柱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不能做的实验(如
原子弹爆炸),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进行的演示实验,都可以借
助多媒体技术模拟出来,这样就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感性认
识的目的。另外,在进行分组实验之前,让学生在“仿真物理实验室”
(物理实验软件)里熟悉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操作和步骤,待
学生熟练掌握实验之后,再带学生进行真正的物理实验,这样就可以
增强学生动手实验的信心,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实验
仪器的损坏。
3、教学效果好
多媒体教学要讲直观、形象,尤其是碰到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
识更应如此。在信息课中,提供给学生是良好的图形界面、互动式的
学习环境,同时,声、光、色并存,使得学生在学习的途中,心理上
比较放松,易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能较长时间保持在兴奋
状态,另外,多种器官共同参与,给学生造成深刻的、积极的印象,
学习效果良好。
4、利于探究式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在实际的教学过
程中,老师的主导往往重于学生的主体,学生在教师固定的思维模式
下,被动地学习,他们的思维得不到张扬,标称优秀思维品质的开放
性、发散性,创新性得不到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在信息技
术介入之后,尤其是比较好的多媒体课件或直接在网络环境下,学习
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良好的交互性,合作性,学生个体学习内容的
自主选择性,学习过程中的较大的自由度都真正使得学生从课堂教学
中的“后台”走到“前台”,真正地体现了“学生主体”的地位,打
破了传统模式中很多人为的条条框框,这既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
求,又给学生良好思维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的要求
教师必须掌握相当的多媒体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以及相应的教
学软件。如:几何画板、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FrontPage
等,只有这样,才能合适地选择教学软件制作相应的课件,才能真实
地反映一些具体的物理过程(尤其是实验)。其次,要求教师具有宽
广的知识面。众所周知,在网络课中,所出现的知识将非常地多,非
常地广,要解决在教学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懂得自己的专
业知识,而且还要懂得相关的、尤其是跨学科的知识。再次,对教材
的把握程度也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要知道的是,信息技术虽然有
很多的好处,但毕竟也有它的不足,换一句话说,网络技术并不是所
有类型的物理课都适用,教师为了求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必须
首先要认真地审视、分析教材,知道那些内容适合引入,那些内容不
适合引入,这一点只有经过认真的考虑,才能做出决定。最后,在课
件的制作中,对教师的排版、审美、色调的搭配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等。
2、要注意趣味性
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之后,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明显提高了,兴趣也起来了,但要取得更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
在做课件是就必须要进一步注意到现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的特点,
把课件做成动画、游戏的形式,这方面我做过一些尝试,从学生课堂
上各方面的反映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