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培训课件
以情相胜法,正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情志治疗护理 方法。运用好这些方法,将有效地提高情志护理 的质量。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13
四、顺情从欲
即顺从病人的意志、情绪,满足其心身的需要。 对于病人心理上的欲望分析及需要采取措施:
病人提出要求 护士采取措施
合理 不合理
满足、支持 善意说服 讲述医学知识
肺在志为忧和悲 肾在志为恐和惊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4
二、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两面性
反应脏腑生理功能正常、精气血 充盈旺盛的外在表现,是生命活 动的正常现象,在人体生理活动 的适应范围内,不会导致疾病。
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 刺激,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调节 范围,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 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 能紊乱而发病。
正常的情志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情志致病
5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6
6
第二篇 情志护理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7
一、概念
➢ 七情所致疾病的护理成为情志护理或精神护理,就 是在护理过程中,经常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情志 变化,通过情志护理的措施,消除病人紧张、恐惧、 忧虑、烦恼、忿怒等种种不良情志帮助病人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康 复。
1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2 情志护理 3 情志养生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1
第一篇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2
一、情志的概念
喜 恐
怒 忧
七情
思
悲
悲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3
七情-分属五志
七情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与心、脑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肝在志为怒 心在志为喜
三、情志护理的办法
2/25/2021
➢ 说理开导
➢ 劝说疏导
➢ 移情相制
➢ 顺情从欲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10
一、说理开导
护士应具备:信赖、态度真诚、热情、同情心、责任感 方法:有的放矢生动活泼 耐心细致 实事求是 目的:
使病人认识到喜怒不节的情志失调,从开导和引导病人, 为病人分析病情
对病人的隐私,要注意保密。从而起到改变病 人精神及身体状况的目的。
➢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情志致病和对疾病的影响,历代 医学家主张:“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 身。”凡心之病当须用心药治才能见效。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8
二、情志护理的原则
1
高尚的医德
2
赖祖亮@小耐木心虫和细致
3
因人而异做到有的放矢
赖祖亮@小木虫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9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17
(二)调摄情志
通过主动的控制和调节情志,避免产生反 常或不良情绪,达到调摄情志已养生的目 的。 。
节制法、疏泄法、转移法和情志制约法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18
(三)调剂生活—现代养心七法
• 1、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 2、身心功能,平衡利用 ; • 3、心理调节,升华感情; • 4、讲究交际,多交朋友; • 5、业余爱好,扬长避短; • 6、运动锻炼,养心健体; • 7、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19
2/25/2021
最后
祝大家 身体健康 天天开心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20
谢谢 大家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21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14
第三篇
情志养生
LOREM IPSUM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15
情志养生的概念
调养心神
调摄情志
调剂生活
情志养生
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 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 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16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11
二、劝说疏导
劝说疏导时应了解的内容:
1. 病的根本原因
2. 患病前后的情志状态
3. 疾病发生后,思想情绪的急剧变化
4. 病人的生活习惯
5. 兴趣爱好
6. 性格特征
7. 知识基础
8. 对疾病的认识
2/25/2021
情志医疗护理和养生
12
三、移情相制
移情即将注意力转移。 相制即是以一种情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 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 种情志护理方法。 “悲可以治怒,以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 恐可以治喜,;怒可以治思,可以治恐”。
(一)调养心神
1.清净养神
调养心神首在静养
方法: (1)少私寡欲
减少私心杂念,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 (2) 立志养德
养生的首要就是重视道德修养,是“养生之根”。 (3)性格乐观开朗
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人已经习惯了的行 为方式上。性格开朗是胸怀宽广、气量豁达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状 态。性格虽然与人的基因和遗传因素直接相关,但随着环境和时间的 变化,是可以改变的。人们都有一个使自己的性格适应于自然、社会 和自身健康的改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