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泵故障判断余处理
示
功
图
港5井: 1、泵效: η= Q实/Q理×100% =9.6/76.5×100%=12.5% 2、沉没度: 井口套压为1.0时: H沉=H泵深 -L 动+
=
1.0×100 0.86
1000-950+116=166m
0 100 200 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 港5井B
5、补充地层能量
放套管气情况统计表
套压 MPa 沉没度 (m) Nhomakorabea4.0 3.5 3.0 2.2 1.8 1.5
-10 10 80 207 239 240
液 量 (吨) 6.12 11.0 16.2 18.4 18.6 18.5
油量 (吨) 3.06 5.28 7.29 7.91 7.44 6.85
含水 % 50 52 55 57 60 63
=1000-600=400米
0 100 200 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 B
参数偏大区 参数偏大区
E
E 待查区 资料待查区
泵 效
沉 没 度
A
港2井 港3井
400
A
500
600
合理区 合理区
D
700
800
D
断脱、漏失区 断脱,漏失区
C C
潜力区 潜力区
900 港1井 1000 H(米)
示
功
图
港2井: 1、泵效: η= Q实/Q理×100% =9.0/47.4×100%=18.9% 2、沉没度: 井口套压为2.0时: H沉=H泵深 -L 动+
2.0×100
0.86
=1100-750+233=583米
0 100 200 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 B
参数偏大区 参数偏大区
0 100 200 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 B
参数偏大区 参数偏大区
E
E 待查区 资料待查区
泵 效
沉 没 度
A
400
A
500
600
合理区 合理区
D
700
800
D
断脱、漏失区 断脱,漏失区
C C
潜力区 潜力区
900 港1井 1000 H(米)
港1井生产征象:
无液量,井口憋不起压力,光杆发黑、
E
E 待查区 资料待查区
泵 效
沉 没 度
A
港2井
400
A
500
600
合理区 合理区
D
700
800
D
断脱、漏失区 断脱,漏失区
C C
潜力区 潜力区
900 港1井 1000 H(米)
港2井生产征象:
液量逐渐下降,保温套及四通 内有蜡,取样有蜡块喷出,驴头 上行负荷增大,下行负荷减小, 电机电流上、下行都增大,示功 图肥大,严重时抽油杆下行困难, 甚至下不去——蜡卡。
工作制 液量 m3/d 度 含水 % 气量 m3/d 油压 MPa 套压 MPa 回压 MPa 液面 m
生产 状况
2.4/9
6.12
50
2500
0.5
4.0
0.5
1150
示
功 图
港4井: 1、泵效: η= Q实/Q理×100% =6.12/47.3×100%=12.9% 2、沉没度: 井口套压为4.0时: H沉=H泵深 -L 动+
修井质量
工作方式
气
地质因素
蜡 腐蚀 供液能力
泵径偏大 数据误差 泵有脏物 泵杆组合 冲数大 丝扣连接
冲程大
砂
二、影响深井泵泵效的因素
碰泵 防冲距大 操作方法 井斜 泵深 泵质量
停抽
泵的选择
日常管理
设备因素
三、基本思路 1、收集资料:生产数据、示功图、动 液面及管柱结构。 2、结合资料综合分析对比,找出原因。 3、根据分析判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造 成 气 体 影 响 的 主 要 因 素
气量大、套压高 沉没度过小 油井供液能力差 工作参数偏大
冲程 冲数 泵径 泵下入深度不够
防冲距过大(余隙容积大)
减小气体影响的方法
1、合理控制套压(放掉部分套管气) 2、选择合理沉没度(适当加深泵挂) 3、确定合理工作制度(调整S、N、D 之间关系)
4、井下安装防气装置
4.0×100
0.86
=1200-1150+465=515米
4#抽油井生产征象
间 歇 出 油 、 产 量 波 动 大 井 液 温 度 低 、 结 蜡 严 重 套 压 高 、 气 量 大 动 液 面 不 稳 定
泵 效 低
0 100 200 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 B
含砂 ‰ 微 微 微 微 0.5 1.0
关 系 曲 线
含 油 水 量
60 10
液 量
沉 没 度
5.0 200 4.0 3.0 2.0 0 1.0
套 压
20
40
5 20
15
100 10 5
1
5
10
15
20
25
效果分析:
套管放气过程,通过录取资料、 现场观察,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套 压值定为2.2MPa较为合适,且使用
抽油泵故障判断及处理
目 录 一、为什么要对抽油井泵况经常性的分析 二、影响深井泵泵效的因素 三、基本分析思路 四、根据分析、判断结果,确定处理方法 五、举例说明
一、为什么要对抽油井泵况经常性的 分析
因为深井泵在工作过程中,由于 产能、设备、工艺流程及管理等诸多 因素影响,而达不到最佳泵效。因此 根据抽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综 合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及规律,及时 整改、处理,并提出下步措施,确保 抽油井正常生产。
分析结果:
根据抽油井生产征象综合分析,该井 由于管柱结蜡,增加油流阻力;泵吸入口 结蜡,固定凡尔开关迟缓,造成漏失.导 致产量下降。
处理方法:
采取定期热洗请蜡、加药化学防蜡方 法。
港3井生产基本数据
生产井段:1400—1500m 基本 生产层位:明化镇 泵径:Φ56mm整筒泵 泵深:1000m 理论排量76.6m3/d 数据
工作 生产 制度 状况 2.4/9
液量 含水 气量 油压 m3/d % m3/d MPa 30.6 90 800 0.5
套压 回压 液 面 MPa MPa m 0 0.5 600
示
功
图
港3井: 1、泵效: η= Q实/Q理×100% =30.6/76.6×100%=40% 2、沉没度: 井口套压为0时: H沉=H泵深 -L 动
参数偏大区 参数偏大区
E
E 待查区 资料待查区
泵 效
沉 没 度
A
港4井 港2井 港3井
400
A
500
600
合理区 合理区
D
700
800
D
断脱、漏失区 断脱,漏失区
C C
潜力区 潜力区
900 港1井 1000 H(米)
港5井生产征象 1、间歇出油,产量低 2、泵效低(泵充不满液体) 3、动液面接近泵吸入口
抽 油 井 动 态 控 制 图
示 功 图 法
电 流 变 化 法
负 荷 变 化 法
井 口 憋 压 法
0 100 200 3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B B
参数偏大区 参数偏大区
E
E 待查区 资料待查区
泵 效
沉 没 度
A
400
A
500
600
合理区 合理区
D
700
800 900 1000 H(米)
发烫,电机电流:驴头上行时I下降、
下行时 I上升,悬绳器毛辫子松弛, 示功图呈窄条状,并且接近基线。
判断:
根据抽油井生产征象综合分析,该井为 抽油杆断脱(杆断、脱扣、脱卡器开)。
处理:
如果断脱点接近井口,可采取打捞、对
扣方法(若脱卡器开,可按碰泵操作接挂, 但只能碰一次),否则检泵作业。
抽油杆捞筒
工作 生产 制度 状况 2.4/9
液量 含水 气量 m3/d % m3/d
油压 MPa
套压 MPa
回压 液 面 MPa m
2.0
75
400
0.5
0
0.5
150
示 功
10mm
图
港1井: 1、泵效: η= Q实/Q理×100% =2.0/47.4×100%=4% 2、沉没度: 井口套压为零时: H沉=H泵深 —L 动 =1100-150=950m
参数偏大区 参数偏大区
E
E 待查区 资料待查区
泵 效
沉 没 度
A
港4井 港2井 港3井
400
A
500
600
合理区 合理区
D
700
800
D
断脱、漏失区 断脱,漏失区
C C
潜力区 潜力区
900 港1井 1000 H(米)
分析结果:
通 过 生 产 数 据 及征 象 的 变 化 ,综 合分 析 , 可 判 断 为 该井 为 气 体 影 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