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金融工程课程号:10100172006年6月金融工程教学大纲(金融工程、00)(编写日期:2006年6月)一、开设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二、教学对象:金融工程专业三、教学目的:金融工程是新型金融产品(包括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和新型金融技术的设计、开发与实施,是利用金融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对金融问题的创造性解决。
金融工程学主要研究金融创新产品组合及其程序的设计、开发和运用,并对解决金融问题的创造性方法进行程式化的科学。
四、教学要求:通过金融工程学的学习应该掌握以下内容:(一)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主要应该掌握新型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开发的基本理论,包括金融工程研究的无套利均衡分析方论、金融资产特别是衍生资产的定价理论和金融工程新型产品和工具的风险管理理论。
掌握这些理论就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和工具。
(二)主要新型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主要掌握金融工程的四大类金融产品和工具,包括期货类金融产品和工具、期权类金融产品和工具、互换类金融产品和工具、远期类金融产品和工具。
了解这些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了解它们的价格变化特征和风险状况。
(三)新型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应用和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研究金融工程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利用金融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经济金融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利用新型金融产品规避各种金融风险,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等等。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总学时:72学时。
六、考核:考核形式——期末考试;试卷结构——试题分为五大类型;题量——2个小时;分值分配——概念(20分)、填空(15分)、计算(20分)、简答(25分)、论述(20分)。
七、教材:《金融工程》郑振龙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八、主要参考书目:1.[英]洛伦兹?格利茨/着(唐旭/等译),《金融工程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2.[美]约翰?马歇尔/等着(宋逢明/等译),《金融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3.宋逢明/着,《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4.斯科特?梅森/等着(胡维熊/主译),《金融工程学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附后第一章金融工程概论(4课时)第一节金融工程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金融工程的狭义概念是指组合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形形色色的衍生工具)和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
金融工程的广义概念是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型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
金融工程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是: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创新的影响;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
第二节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在处理金融风险时,金融工程有两种广义的对策,其一是彻底消除风险,将不确定性转化成确定性。
其二是允许面临金融风险的保值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应用金融工程工具和技术对风险加以调整和控制。
一、风险的性质二、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第三节金融理论的发展与金融工程1896年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资产的当前价值等于其未来现金流贴现值之和的思想。
1938年弗里德里克?麦考利提出“久期”和“利率免疫”的概念。
1952年哈里?马柯维茨发表了着名的论文“证券组合分析”,为衡量证券的收益和风险提供了基本思路。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提出MM定理。
1959年美国海军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在对股票价格数据进行模拟时,发现股票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纠正了股票价格服从正态分布的观点。
20世纪60年代William Sharpe、Jan Mossin和John Lintner共同创造了CAPM,这一理论与其后创立的APT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理论走向成熟。
1973年Fisher Black和Myron Scholes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期权与公司债务定价》成功地推导出期权定价的一般模型,成为金融工程的里程碑。
第四节金融产品定价金融产品定价是金融工程最基础的工作,它是保值、套利、金融产品设计和创新以及风险管理等的基础。
本章主要研究衍生产品的定价:一、绝对定价法和相对定价法。
绝对定价法是根据金融工具未来现金流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贴现率将这些现金流贴现成现值,该现值就是绝对定价法要求的价格。
相对定价法则是利用基础产品与衍生产品价格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根据基础产品价格求出衍生产品价格。
二、衍生金融产品定价的基本假设市场不存在摩擦;市场参与者不承担对手风险;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参与者厌恶风险,且希望财富越多越好;市场不存在套利机会。
第二章金融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4课时)第一节无套利定价法金融工程是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的结合。
对金融工程的发展起到最显着的推动作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的大规模运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远程通讯技术。
高速微处理器、个人电脑、网络系统、先进的数据输入技术等计算机硬件设备应用于金融领域,引起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金融工程是金融学的工程化,是现代金融学的最新发展。
金融工程的工程方法论大量地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工具,也用到其他与系统科学和决策科学有关的工具。
一、无套利定价思想。
严格意义上的套利是在某项金融资产的交易过程中,交易者可以在不需要初始投入的条件下获取无风险报酬。
若同一资产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不同,则交易者可以在一个市场上低价买进,然后在另一个市场上高价卖出。
如果市场是有效率的,市场价格必然因套利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重新回到均衡状态。
这就是无套利定价原则。
根据这个原则,在有效的金融市场上,任何一项金融资产的定价,应当使得利用该金融资产进行套利的机会不复存在。
二、无套利定价原理与应用。
第二节风险中性定价法一、风险中性定价原理。
风险中性就是对风险无所谓的态度,风险中性投资者对所有资产所要求的预期收益率都是一样的,而不管其风险如何,并不要求风险补偿。
因此,在风险中性假设条件下,所有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都等于无风险收益率,所有现金流都可以用无风险利率进行贴现求得现值。
这就是风险中性定价原理。
二、无套利定价法与风险中性定价法的关系。
1.无套利定价的思路;2.风险中性定价的思路。
第三节状态价格定价技术一、状态价格定价技术的原理。
二、状态价格定价法的应用。
第四节积木分析法积木分析法主要以图形来分析收益/风险关系以及金融工具之间的组合/分解关系。
第三章远期和期货的定价(8课时)第一节金融远期和期货市场概述一、金融远期市场1.金融远期合约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2. 远期合约的由来和优缺点。
远期合约是适应规避现货交易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
远期合约是非标准化合约。
3. 金融远期合约的种类。
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合约。
二、金融期货市场1. 金融期货的概念和特征;2. 金融期货合约的种类;3. 期货市场的功能。
转移价格风险的功能;价格发现的功能。
三、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比较1. 标准化程度不同;2. 交易场所不同;3. 违约风险不同;4. 价格确定方式不同;5. 履约方式不同;6. 合约双方关系不同;7. 结算方式不同。
第二节 远期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关系一、基本的假设和符号 1.基本假设。
2.符号。
二、远期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关系第三节 无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一、无套利定价法二、现货-远期平价定理。
()r T t F Se-=。
三、远期价格的期限结构。
*ˆ*()rT T F Fe-=。
第四节 支付已知现金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一、支付已知现金收益资产远期合约定价的一般方法:构造两个资产组合,其期末价值相等。
二、中长期国债期货的定价1.长期国债现货和期货的报价与现金价格的关系;2.交割券与标准券的转换因子;3.确定交割最合算的债券;4.国债期货价格的确定。
第五节 支付已知收益率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一、支付已知收益率资产远期合约定价的一般方法 二、外汇远期和期货的定价 三、远期利率协议的定价 四、远期外汇综合协议的定价第六节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一、期货价格和现在的现货价格的关系 二、期货价格与预期的未来现货价格的关系第七节 远期与期货价格的一般结论持有成本=保存成本+利息成本-标的资产在合约期限内提供的收益第四章互换的定价(8课时)第一节互换市场概述一、互换市场的产生1.互换的基本定义。
互换也叫掉期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交易形式。
更为准确地说,掉期交易是当事人之间约定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等价经济价值的现金流的交易。
较为常见的是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利率互换是:·双方之间的一种协议·目的是交换一定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以同一货币计价·但以不同方式计算货币互换是:·双方之间的一种协议·目的是交换一定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以不同货币计价·以相似或不同方式计算2.互换市场产生与发展的过程:(1)互换的起源:70年代的平行贷款和对等贷款(或“背靠背”式贷款)。
优点:能够避开外汇管制的限制缺点:①需求一致,并要有相近的资金数额;②存在信用风险。
(2)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的产生二、互换市场的特点:1.更大的灵活性;2.更强的保密性;3.没有政府监管三、互换的动因1.两个基本动因(1)经营活动的需要;(2)比较优势2.四方面原因:(1)消除、减少或预防因利率和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国际金融风险;(2)通过利率、货币和商品的互换尽量地降低成本,增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3)破除当事人之间因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差异以及各国外汇管制的不同法规造成的壁垒,以开拓更广阔的筹资途径。
(4)改善和重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国际金融市场上投资活动的收益率。
第二节金融互换的种类一、互换的报价习惯和基本结构1.互换的报价习惯。
第一,其中的浮动利率一般以LIBOR为参照。
第二,前半年赚得的利息本身在后半年也会有利息。
2.互换的基本结构(1)互换:名义本金的初始交换(可选择)(2)互换(3)互换:名义本金的再交换(可选择)二、利率互换1.标准利率互换的要点标准的利率互换是:·双方之间的一种协议。
·协议双方均同意按以下情况向对方定期支付利息:·支付于事先确定的一系列未来日期进行·利息按某一名义本金额计算。
·双方所付款项为同一货币·协议一方为“固定利息支付方”——固定利率在互换开始时即已确定。
·协议另一方为“浮动利息支付方”——浮动利率在互换协议期间参照某一特定市场利率加以确定。
·没有本金的交换——只有利息的交换。
2.普通互换的基本特征:(1)互换由一个固定利率部分和一个浮动利率部分组成;(2)固定利率在整个互换协议期内保持不变;(3)浮动利率在各阶段之前确定,在阶段终了时付息;(4)互换原始期限为1、2、3、4、5、7或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