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申报书:基于Scratch编程的小创客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申报书:基于Scratch编程的小创客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基于Scratch编程的小创客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名称:基于Scratch编程的小创客培养的实践研究关键词:Scratch编程小创客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青年课题学科分类:信息技术研究类型:信息技术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163643566课题设计论证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创客(Maker),即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近年来,美国全面实施了STEM教育战略,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综合素养的教育,是一种“后设学科”,是基于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然后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近两年,STEM教育正在从上海风靡全国。

在北京、广州、深圳等一些城市率先开展起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的兴起,使得学校从知识传授的中心转变成以实践应用和创造为中心的场所。

创客运动将改变我们再学校的学习方式。

但是创客教育在学校的实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课程体系还比较混乱,课程资源繁杂,创客教育师资资源还比较匮乏。

中山市在2015年10月由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牵头成立了中山市教师创客联盟。

2016年初,中山市电教站已经把创客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分享能力,整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而我们开展的“基于Scratch编程的小创客教育实践”,恰好让技术以一种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走进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选题意义1.当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能力为重。

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可以说,《规划纲要》的思想内核与创客教育的精神不谋而合。

2.我市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形势为课题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中山市是广东省最早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地级市,而且多年来中山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取得很多优异的成绩。

新版的中山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上册将Scratch软件的应用纳入到课程中。

无论是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还是学生的竞赛成绩,或者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各种应用能力都处于全省的前列。

现在,中山市中小学的信息化硬件设备的建设比较完善,完全能够支持开展各种教育信息化应用课题的研究。

3.学校特色发展的实际情况的需要我们学校属国有公办学校,位于中山市火炬高技术开发区科技新城中心,于2008年在市开发区政府的极大支持和投入下创办,现有教学班46个,师生近2340人。

开发区中心小学是开发区中心校,自创办以来,学校特色以“科普教育”为特色,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建设。

学校拥有可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180余台,有多媒体教室60余间,教师电子备课室2间,并开通了千兆校园网,学校还给所有的教师配备个人电脑。

三、研究的价值1.理论价值第一,《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第二,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第三,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新课标的重要基点。

2.实际应用价值(1)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

而且创客的学习会根据问题进行自主的跨学科的学习,更多的是自主式学习。

(2)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创客教育中需要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协作,开展小组协作活动。

(3)做中学,持续分享。

小创客的教育一般都是边做边学,把建构主义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说出、写出、做出循序渐进的方式中,开展学习分享。

四、研究目标1.降低程序设计门槛,渗透程序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依托本科题的研究实践,普遍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生活中常用的智能软硬件原理(物理、化学、生物等),让知识和技术为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而服务。

3.柔软的改变教育。

依托于创客活动,将学生所学知识点逐步的渗透到实践应用中。

尝试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逐渐的改变,由原来的课本学习、书面题目考核逐步过渡到活学活用的考核方式。

五、研究内容创客的核心精神是创新、合作、分享,所以我们研究内容就是在探索Scratch编程在培养学生创客核心精神方面起到的作用。

1. 整合、遴选优秀的Scratch应用课例、视频教程资源,为培养学生小创客建设一系列课程内容。

2.Scratch编程培养学生小创客的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

运用Scratch软件丰富、强大的功能,培养学生创作故事、动画、游戏等,在这其中培养小创客的整合能力。

3. Scratch编程培养学生小创客的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在以Scratch软件进行创作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组长合理分工,组员各显其能,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4.Scratch编程培养学生小创客的表达、分享能力。

应用Scratch创作一定的作品后,可以尝试分享出去给同学或者家人操作、体验。

5. Scratch编程培养学生小创客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有一定基础后,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或者模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一些实践应用的制作与开发。

六、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具有一定编程能力应该成为未来社会公民的一个基本的技能。

2.创客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的创客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鼓励学生动手,培养小创客的出发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制作乐趣。

3.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学生学习的知识应该为他能够在社会上很好的生活或者说为方便他生活提供服务。

4.小创客教育旨在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创客教育正好弥补传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缺失。

七、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

1.文献研究法。

搜集资料文献,主要包括全国各中小学自2014年以来开展创客培养教育的实施背景、前期准备、实施过程以及成果。

2.行动研究法。

以scratch编程为基础,针对兴趣班学生展开小创客培养的实践研究。

3.问卷调查法。

对课程效果进行学生访谈、问卷调查,收集学生数据,撰写报告。

研究步骤如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7年2月)1.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理论,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2.整理现有的资源,进行编程教育与动手造物的预备工作。

学校小创客空间的建设方案、小创客课程设计等。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7年3月-2019年2月)1.课程资源建设。

通过确定课程内容、教师资源,将课题研究的基础编程、工具使用等课程统一设计成文字图片材料,如教学设计、课件、微课等。

2.兴趣班建设。

根据课题内容,挑选感兴趣的学生组建兴趣班。

3.创新思维开发及合作力培养。

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对小创客的创新思维培养基础方法、小创客合作能力培养实践等问题进行小结,总结经验,提出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加以调整。

4.课题中期研究。

对课程效果进行学生访谈、问卷调查,收集学生数据,分析课程对学生编程能力、创新思维、合作力等的影响,进行经验总结,撰写中期报告。

5.扩大课题效应。

将课题实践从实验班推广到其他学段、其他层次的学生进行实验,带动更多学科加入到创客实践中来。

通过讲座、游园活动、校园竞赛、学生展示等活动向其他学生展示创客的魅力,吸引其他学生对创客的兴趣。

第三阶段:成果总结和汇编阶段(2019年3月-2019年8月) 1.根据课题实际情况,将课题成果汇总成册。

如,小创客培养实践的案例、教学设计、论文集、小创客作品集等。

2.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本课题对学生创客能力的培养、成果及课题目标的达成情况。

对其他学校创建小创客培养计划提出有用的建议。

课题可行性分析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张丙庆《善用Model数据库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师道》广东教育杂志社2015.2张丙庆《案例:孩子磨蹭,慢慢来》《班主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4.12梁坤元《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新课堂》《中山教育》 2014.5蔡长青《让小组学习更有效》《师道》广东教育杂志社2015.2 蔡长青《微课培养学生能力大有可为》中山市微课论文评比一等奖 2015.52.主要参考文献【1】王宏泽.你会是下一个“创客”吗.[N].光明日报.2013-11-13【2】华夏.白宫青少年科学展奥巴马和学生操作棉花糖大炮.[N].新华网.2012-02-09【3】谢作如:《创客教育的DNA》.《人民教育》.20106年第10期【4】谢作如:《如何建设适合中小学的创客空间——以温州中学为例》. 《从地平线报告看创客教育(上)》,2014【5】吴俊杰:《为什么创客活动在美国的中小学那么流行?》《上海教育》【6】周进、刘露、黄冰凝、龚志敏.创客和创客教育(续).[R].2015.53.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本课题主持人和主要参加者都是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研经验。

张丙庆,中山市优秀教师,小学一级教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擅长程序编写教学,多次辅导学生参加中山市信息学竞赛,学生成绩优秀,被评为中山市信息学优秀指导教师。

陈平,中山市优秀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擅长程序编写网站制作、程序编写、电脑作品制作的辅导,多次辅导学生参加省、市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

蔡长青,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中山市优秀教师,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是学校分管教育科研的学术与课程开发室副主任。

曾参与并负责中央电教馆《为小学生开设电影课》子课题研究并结题,参与广东教育信息中心立项的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互动评价模式研究》研究,效果良好。

有近20篇论文、案例在(人教社)《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语文》等国家级、省市级教育杂志发表。

曾积极参加中山市精品课建设并获入选奖,中山市开发区课堂教学比赛特等奖,开发区综合素质大赛特等奖。

梁坤元,中山市优秀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擅长程序编写与单片机的设计、制作,多次辅导学生参加省、市奥数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于越洲,中山火炬开发区优秀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化学专业,擅长创新发明制作教学,辅导学生成功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市科技创新大赛、信息学竞赛、航模竞赛、机器人竞赛,被评为中山市信息学优秀指导教师、中山市机器人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