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英文名称:Children'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课程编码:14208C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学前心理学
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设置的专业选修课。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中紧密结合现实的一门学科,是以维护与增进幼儿心理健康,培养幼儿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的一门课程,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点。

本课程是幼儿教师从业的一门应用性课程。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正确认知幼儿心理健康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认识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明确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矫正措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为导向,立足于当前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预防和促进相结合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幼儿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意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幼儿心理发展与评估,幼儿心理行为问题表现与矫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

学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建立幼儿心理发展档案,进而能够与家庭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依据幼儿心理与行为成
长特点设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了解当前幼儿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并学习基本的矫正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与心理异常的区别,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学龄前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保教条件,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一、心理健康与异常
二、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
三、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
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渊源
二、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一、确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原则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分目标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当前三种最具影响力理论模式,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与方法,行为主义理论与行为矫正方法,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与个人中心疗法以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与自我实现者的特征,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释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以及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方法。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理论模式
一、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二、本我、自我和超我
三、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四、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发展阶段论
五、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行为主义理论模式
一、经典的条件反射原理
二、操作条件反射原理
三、模仿学习原理
四、行为矫正技术
第三节人本主义理论模式
一、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二、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三、个人中心疗法
第四节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论模式
一、奥斯本的脑力激荡
二、勒温的敏感性训练
三、成就动机训练
四、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五、温斯坦的自我教育课程模式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特点
第三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
1.教学基本要求
明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的种类,适用范围、优缺点,学会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准确地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发展趋势与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掌握这些资料后制定相应的并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概念
二、观察法的种类
三、观察室的设计
四、结构性观察的记录方法
五、非结构性观察的记录方法
六、观察法的局限
第二节谈话法
一、谈话法的概念和特点
二、谈话法的要求
三、谈话中的回应技术
第三节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法的概念
二、问卷的种类
三、问卷结构与问题类型
四、问卷设计要求
第四节心理实验法
一、自然实验
二、教育实验
第五节心理测验法
一、测验法的概念
二、心理测验的种类
三、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四、心理测验的实施要求
五、幼儿心理测验的特殊性
第四章幼儿心理发展与评估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成长中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掌握幼儿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原则、程序和格式。

要求学生清楚评定幼儿心理和行为发展状况要用不痛的心理测量量表,掌握不同量表使用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身体发育
二、认知发展
三、情绪发展
四、人际交往
五、自我意识与个性发展
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生理成熟
三、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作用
四、儿童自身的调节与实践活动
第三节建立幼儿心理发展档案
一、建立幼儿心理发展档案的原则
二、建立幼儿心理档案的程序
三、幼儿心理档案的格式举例
第四节幼儿心理测量的常用量表
一、幼儿动作发展评价量表
二、幼儿智力测验量表
三、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测验
四、幼儿言语发展评价量表
五、幼儿社交能力评价量表
六、幼儿态度与性格问卷
七、幼儿艺术能力发展的评价
八、幼儿行为问题的评定
第五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与课例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在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途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要学生掌握科学的幼儿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并对此做所做课程评估,保证其科学合理性。

针对不同的心理品质设计不同的课程方案,有效促进幼儿心理行为健康发展。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
一、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二、设置教学内容
三、选择教学方法
四、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估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估的原则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估的类型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估过程
第三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例
一、幼儿智力发展
二、幼儿创造力培养
三、幼儿自信心培养
四、幼儿情感教育
五、幼儿合作性训练
六、幼儿挫折教育
第六章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与个案分析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当下幼儿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有哪些,具体表现如何,原因出自何处,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矫正幼儿存在的幼儿心理行为问题。

2.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幼儿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一、幼儿情绪障碍
二、幼儿行为障碍
三、幼儿品行障碍
四、幼儿发展障碍
第二节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方法
一、行为矫正的概念
二、行为矫正法的原则
三、正强化法
四、惩罚法
五、消退法
六、模仿法
七、代币制
第三节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个案分析
一、婴儿孤独症
二、儿童多动症
三、幼儿恐惧症
四、遗尿症
五、幼儿攻击性行为
六、幼儿退缩性行为
七、幼儿口吃
八、幼儿说谎
九、儿童学习障碍
十、儿童性别认同障碍
十一、儿童智力落后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本课程安排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3学分,教学计划规定上课为16周,每周3学时,共计48学时。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法、谈话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直观性、启发性等教学原则,不仅注重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幼儿观和教育观,指导学生接下来的幼儿教育工作。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采用结构成绩,考核包括: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各部分所占比例:平时考核成绩30%,70%。

五、学时分配
六、使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郑雪刘学兰.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1)
教学参考书: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2] 潘玉明郭瑞芳.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心理分析.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
[3] 刘丽.儿童不良心理与行为矫正.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执笔教师:杨慧琴教研室主任:教学系(部)主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