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电子天平、称量纸、牛角匙、量筒、试管、三角瓶、锥形瓶、漏斗、分装架、移液管、培养皿及培养皿盒、玻璃棒、烧杯、试管架、铁丝筐、剪刀、酒精灯、棉花、线绳、牛皮纸或报纸、乳胶管、胶管夹、电炉、灭菌锅、干燥箱。
2、药品试剂
营养琼脂粉、氯化钠粉末
四、流程
称药品→溶解→分装→包扎标记→灭菌→摆斜面或倒平板。
五、实验步骤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生化楼3பைடு நூலகம்72014年3月13日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年级、专业、班
食品122班
姓名
邓泳欣
学号
1205300025
实验课程名称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指导老师
刘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分装方法
2.掌握各种实验室灭菌方法及技术。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异,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以及水分等。另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pH值、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合适的渗透压。
把20套空的培养皿用报纸包扎好,每10套为一组,接着把17支移液管(两支为10ml、其余为1~2ml)的上管口都塞上棉花,用报纸逐支包扎好。将空的培养皿和移液管进行干热灭菌(干燥箱灭菌)2小时。
4.摆斜面
把灭菌后的营养琼脂培养基迅速摆放成斜面,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的1/2。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本次实验为制备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生理盐水培养基,实验的关键是加热溶解营养琼脂粉末时,溶液是否足够澄清以及灭菌过程是否彻底。通过本次实验,基本能掌握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方法,对各类培养基和常用仪器的包扎方法也基本熟练。
2.包扎标志
把10支装有营养琼脂的培养基用牛皮纸和棉绳捆绑起来,系好。两个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则用报纸密封好锥形瓶的瓶塞及上方部分,用棉绳系好。同样装有生理盐水的试管和锥形瓶也用同样的方法包扎好。在每张包装纸上标明培养基的名称,制备组别和姓名、日期等。
3.灭菌
把上述包扎好的培养基进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时间为40min。
1.培养基的制备
称取16.5g的营养琼脂粉末溶解于500ml热水中,并将烧杯置于电炉上加热,不停地搅拌直至溶液变澄清;利用分装架和漏斗把溶液分装到10支试管中,注意不能让多余溶液残留在试管口处,溶液的体积不超过试管的1/3,盖好试管塞。将剩余的溶液分装到两个250ml的锥形瓶中,盖好瓶塞。
称取4.5g的氯化钠粉末溶解于500ml水中,制成生理盐水。取10支试管,在每支试管中装入9ml的生理盐水,盖好瓶塞。在250ml的锥形瓶中装入225ml生理盐水,盖好瓶塞,然后在150ml的锥形瓶中装入99ml的生理盐水。
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的胶体物质,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加琼脂制成的培养基在98~100℃下融化,于45℃以下凝固。但多次反复融化,其凝固性降低。
任何一种培养基一经制成就应及时彻底灭菌,以备纯培养用。一般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空的培养皿、玻璃仪器则使用干燥箱灭菌。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器皿及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