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基因疾病的遗传分类和举例

单基因疾病的遗传分类和举例

3. 发病原因:4p16.3的Huntingtin 基因编码 区(CAG)n动态突变,导致脑细胞神经元持 续退化
11
小电影
Huntington病: 20岁发病占1%, 40岁发病占38%, 64岁发病占94%。
100 80 60 40 2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2
•遗传早现 :

母亲传递 不呈早发现象
父亲传递 呈早发现象
45
1
2

32
40
1 234
5

21
42
12
3
Huntington舞蹈症系谱(MIM 143100)
13
二、婚配类型与子代发病风险 杂合子患者与正常人婚配图解
14
短指(趾)症A1型
15
三、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的特征
1. 男女均可患病 2. 患者双亲必有一个为患者,但绝大多数为杂合子 3. 患者的同胞中约有1/2的可能性也为患者 4. 通常连续几代都可以看到患者,即连续传递 5. 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会患病。
16
第三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 (autosomal recessive,AR)
1.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2. 遗传方式为隐性,只有隐性致病基因纯合
子才发病 3. 带有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不发病,但可
将致病基因传递给后代,称携带者。
17
一、 Tay-Sachs病:黑矇性痴呆,神经节苷脂GM2 贮积症1型
患某种遗传病的患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6
系谱分析 根据系谱对某遗传病或性状在家系后代的分离 及传递方式进行分析。
1. 回顾性分析:确定遗传因素作用、遗传方式 2. 前瞻性遗传咨询:评估家庭成员患病风险或
再发分析
7
常用的系谱符号
8
第二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
(autosomal dominant,AD)
Y染色体连锁遗传 4
第一节 系谱与系谱分析
系谱 (pedigree) 从先证者(proband)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
成员(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的数目、亲属关系及 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等资料,并按一定格 式将这些资料绘制而成的图解。
5
先证者(proband) 是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遗传研究者发现的罹
1. 男 女 发 病 机 会相等。
2. 散 发 的 , 看 不到连续传 递现象
24
1. 患者的双亲表型往往正常, 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此时出生患儿的可能性约占 1/4 , 患 儿 的 正 常 同 胞 中 有 2/3的可能性为携带者;
2. 近亲婚配时,发病率高。
25
例如:肝豆状核变性
26
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时注意的两个问题
②表亲婚配出现患儿: 1/3 × 1/3 × 1/4=1/36
31
①Ⅳ1为患者。 ②设群体携带者为1/50,Ⅲ3与Ⅲ4近亲婚配与非近亲婚配的情况 ③假设Ⅱ5是患者, Ⅲ3与Ⅲ4近亲婚配与非近亲婚配的情况
32
1、 Ⅲ2为携带者, Ⅲ3为携带者的几率是1/2, Ⅲ4为携带 者的几率是1/8。 Ⅲ3与Ⅲ4近亲婚配后代发病风险为:1/21/8 1/4=1/64
携带者随机婚配后代发病率为 11/100 1/4=1/400
携带者与其表亲(三级亲属)婚配后代发病率为 1 1/8 1/4=1/32
30
练习题
Ⅱ2:患者 I1 .I2:携带者
Ⅱ3、Ⅱ5:携带者2/3 Ⅲ5 Ⅲ6:携带者1/3
群体中发病频率为1/10000 ①随机婚配出现患儿: 1/3 × 1/10000 × 1/4 =1/120000
1.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22号)。 2. 致病基因决定的是显性性状,杂合子
即发病。
9
一、 Huntington 舞蹈病 1872年由Huntington 首次报道
10
Huntington 舞蹈病
1. 发病年龄:30-45岁
2. 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持续性非自主运动、精 神异常、智力障碍,由大脑基底神经节结构 异常所致
2、设群体携带者1/501/4=1/400 Ⅲ4随机婚配后代发病风险为: 1/8 1/50 1/4=1/1600
33
假设Ⅱ5是患者,Ⅰ1和Ⅰ2肯定是携带者,Ⅱ2、 Ⅱ3携带者几率为2/3, Ⅲ3、Ⅲ4携带者几率为1/3
后代发病率为1/3×1/3×1/4=1/36 非近亲婚配:1/3×1/50×1/4=1/600
1. 杂合子携带者之间婚配图解
Aa A a
21
2. 携带者与正常人婚配图解
纯合亲代(AA) (正常)
A
½ 1
Aa
AAaa
A A
表型正常的携带者(Aa)
½
:
1
22
3. 携带者与患者婚配图解
a Aa
aa
纯合亲代(aa)(患
者)
a
aa
Aa
患者
表型正常的携带者(Aa)
½(aa)
½
1
:
1
23
三、常染色体完全隐性遗传的特征
1. 发病年龄:3-6个月,多见于犹太人。 2. 症状:重度精神运动发育障碍,癫痫、瘫痪、
痴呆和失明,多2-3岁死亡。
18
发病原因:氨基己 糖苷酶Aα亚基基因 突变,导致酶活性 丧失,不能降解神 经节苷脂,代谢底 物堆积。
19
婴儿黑朦性痴呆
患 者 眼 底 病 变
20
二、婚配类型与子代发病风险
单基因疾病的遗传分类和举例
1
单基因遗传病 人类基因病分类
多基因遗传病
2
单基因遗传病(single-gene disorder, monogenic disorder)
疾病的发生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
完全显性
显性遗传 不完全显性
常染色体遗传
不规则显性 共显性
隐性遗传 X染色体显性遗传
性染色体遗传 X染色体隐性遗传
1. 临床对患者同胞的发病估计常高于预期1/4
不完全确认所致:无患病子女的家庭被漏检 如:夫妇为携带者,
(1)生1个正常可能3/4,被漏检。
27
(2)若生2个孩子: 两个孩子都患病的可能:
1/41/4=1/16
一个孩子正常,另一个患病的可能: (1/43/4)+ (3/4 1/4 )=6/16
两个孩子都正常的可能: 3/43/4=9/16(可能被漏检)
子女患病比例:7/16, 高于预期1/4
28
2. 近亲婚配明显提高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 亲缘系数:两个近亲个体在某一基因座位上具有相
同基因的概率。 一级亲属:亲子、同胞 1/2 二级亲属:祖父母、外祖父母、双亲的同胞、同胞
的子女、子女的子女 1/4 三级亲属:1/8
29
例:一AR遗传病,群体中携带率为1/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