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科技论文概述一,科技论文的概念科技论文:在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和阐述,以及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
二,科技论文的特点(一)科学性内容上:反映客观规律,结果可被重复。
形式上:逻辑清晰,语言简明确切。
研究和写作内容上:具有科学态度和精神(二)创造性(三)理论性(四)实践性(五)可读性三,科技论文写作的意义(一)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工作的组成部分(二)科技论文写作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手段(三)科技论文写作是交流传播科技成果的必要手段(四)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志(五)提高科研能力四,科技论文的分类(一)按写作目的分1,科研论文2,学位论文(二)按写作形式分1,理论型论文2,综述型论文3,试验研究型论文4,描述型论文5,科普型论文五,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1,主题明确,中心突出2,结构严谨,层次分明3,逻辑严密,自成系统4,论证充分,说理透彻5,提出问题,解决问题6,语言简洁,概念准确六,科技论文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1,专业知识2,文献资料的检索技能3,熟悉科技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格式4,有一定的文字功底5,了解期刊审稿编辑方法七,撰写科技论文的过程1,选题(1)创新性(2)需要性(3)可行性2,设计并进行试验3,撰写论文第二章科技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一,题名简明,准确,生动二,署名(一)署名的作用和意义1,确定成果的归属2,编辑和出版者对作者的尊重3,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4,表示作者对作品的责任5,便于检索(二)署名的原则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三,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一)摘要包含的内容1,研究目的或背景2,试验方法3,研究结果4,结论(二)摘要的作用和意义1,便于读者初步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2,便于数据库摘录论文,便于读者检索(三)摘要的写作要求1,简明2,客观性3,针对性4,独立性5,用第三人称6,尽可能不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参考文献7,一般不再分段落四,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
(一)关键词的作用1,可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2,便于编制索引3,为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二)确定关键词的原则1,准确反映论文的主题2,规范五,引言(一)引言的内容结构某项研究的意义:说明某项研究是重要的前人的研究:引用文献,简明介绍前人进行了哪些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前人研究存在的不足:有哪些重要的问题有待解决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大致的研究方法,预期的研究结果(二)引言的作用1,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2,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三)引言的写作要求1,简明,突出重点2,注意深度和高度3,客观评价前人和自己的研究4,一般不列入详细的数据和图表5,与结论呼应六,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与方法包含的内容1,试验时间和地点2,试验材料3,试验设备,试剂4,试验设计和方法5,使用的软件(二)材料与方法的写作要求1,充分而必要2,典型而新颖3,详略得当4,逻辑性强七,结果与分析(一)写作内容对观察所得,实验数据以及图像等加以整理,总结规律。
1,思路清晰,逻辑清楚2,分析透彻,具有深度3,精心制作图表4,不能凭主观取舍数据八,讨论(一)讨论的写作内容1,对研究结果进行阐述和解释,说明其意义2,与相关研究进行比较3,评价本研究的局限性,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二)讨论写作中常见的问题1,罗列堆积文献2,缺乏引用文献3,混淆结果和讨论4,否定别人的研究5,泛泛而谈,缺乏深度6,对局限性的描述“过谦”九,结论(一)结论的内容1,归纳研究的发现2,判断研究的价值,适用范围3,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研究方向(二)结论的写作要求1,准确,全面,简洁,明确2,避免简单重复“结果”和“讨论”十,结语十一,参考文献(一)概念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二)参考文献的类型期刊论文,图书,学位论文,标准等(三)参考文献的作用1,反映论文的起点和背景2,反映论文的价值3,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4,控制论文的篇幅,增加信息量5,为论证提供支持6,具有学术评价作用(四)引用参考文献的原则1,时效性原则2,原始性原则3,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4,准确性原则5,标准化原则6,文献数量要合理(五)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1,著录格式的分类(1)顺序编码制优点:有利于控制文章的篇幅缺点:容易出错,修改不便(2)著者-出版年制优点:不易出错,修改方便缺点:不利于控制文章篇幅2,正文中标注的格式(1)顺序编码制标注方法:引用的参考文献按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将序号括于方括号并作为上标标注。
(2)著者出版年制标注方法:在正文中,引文用圆括号内标注作者姓氏(或者姓名),出版年的形式著录。
(3)标注位置①对正文中的著者或著作标注②对引文进行标注③参考文献序号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时不作上标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1)顺序编码制①期刊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其他刊名信息,出版年,卷(期):页码.②图书[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如A集)[M].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③学术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2)著者出版年制4,文后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1)顺序编码制按序号依次编排(2)著者出版年制中文在前,西文在后;中文按著者汉语拼音或笔画排序,西文按著者姓名字母顺序;同一著者有多篇文献时,按出版年顺序。
(3)著录项目说明(六)参考文献著录中常见的问题1,学术道德问题(1)匿引(2)转引(3)滥引(4)崇引(5)不当自引(6)曲引(7)诱引2,格式及其他问题(1)采用顺序编码制时未按次序录入(2)引用了非正式出版的内容(3)陈旧文献引用过多(4)标注位置不当(5)文后著录项目不全,错漏较多第三章科技论文的语言一,语汇特点1,术语性2,书面性3,符号性二,语法特点1,陈述性2,多层次性三,表述特点1,准确性2,规范性3,简明性4,逻辑性5,庄重性第四章科技论文的表格第一节概述一,表格的作用1,简化文字2,表达直观3,美化版面二,表格的类型(一)按表格的形式划分1,无线表2,系统表3,卡线表(二)按表的用途划分1,数据表2,对比表3,计算用表4,研究用表三,表格设计的原则1,科学性2,自明性3,简洁性4,严格筛选5,兼顾美观第二节三线表组成部分:一,表序与表题二,表线顶线,底线,栏目线三,项目栏四,表身五,表注第五章科技论文的图第一节图的种类和作用一,图的种类(一)按图的形态分1,点图作用:用离散的点来表示度量间的关系。
2,线图作用:用线(曲线,折线,直线)表示度量关系和变化趋势。
3,面图作用:表示因素大小的面状图形(1)直方图作用:表示变量的频数分布(2)构成比圆图作用:用不同面积的扇形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比例(3)条图作用:用宽度相等的直条表示各参数大小或全体中各部分构成多少。
①直条图作用:用宽度相等的直条表示各参数的大小。
②构成比直条图作用:表示全体中不同部分的比例5,等值线图6,记录谱图7,示意图8,照片图(二)按图的色彩分黑白和彩色图二,图的作用(一)表述直观,节省版面(二)美化版面第二节常见问题一,缺乏对图的必要说明二,图的类型选用不当三,缺乏自明性四,欠美观第六章综述的写作第一节概述一,综述的概念综述——作者选定某一学科,某一时期,某一专题的原始文献,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对问题的现状,水平,动向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整理归纳,分析综合后编写而成的一种总结性,前瞻性科技论文。
二,综述的作用1,浓缩信息,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更新。
2,有助于选择研究主题。
3,积累资料,提高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
4,提供文献索引。
5,衡量学术水平。
第二节综述的特点和写作要求一,综述的特点(一)综合性(二)评述性(三)导向性二,综述的写作要求1,选择自己熟悉的主题2,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主题3,视角要独特4,选题不宜过大5,要有逻辑性6,文献要新颖全面7,详略得当,篇幅适当第三节综述的内容构成一,题名二,署名,摘要,关键词三,正文(一)引言作用:说明综述写作的背景,所综述主题的意义。
(二)历史发展(三)现状分析(四)研究展望五,参考文献六,综述写作的常见问题1,文献不全面2,缺乏对文献的归纳分析3,选题不当4,内容不新第七章科技论文的修改与发表第一节科技论文的修改一,对照提纲二,调整结构三,校核主题四,推敲语言第二节科技论文的发表一,投稿和投稿前应做的工作1,选好投稿期刊2,与编辑和同行取得联系3,投稿常见的问题(1)论文没有严格遵循期刊的要求(2)论文主题与期刊不符(3)一稿多投(4)不重视与期刊的交流二,投稿后应做的工作1,稿件的追踪2,稿件的退修3,核改校样三,常见的退稿原因(一)内容不符合期刊宗旨(二)缺乏创新性(三)试验设计不合理(四)写作质量欠佳(五)与已发表的论文主题相似四,投稿经验(一)选择合适的期刊(二)仔细阅读投稿须知(三)标注基金项目(四)适当引用所投期刊的论文(五)在适当的时间与期刊联系第八章学术论文的写作与答辩一,学术论文概述(一)撰写学位论文的意义1,是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2,有助于提高科研能力3,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处理问题的能力4,是授予毕业生学位的依据(二)学位论文的特点1,指导性2,练习性3,专业性4,规范性(三)学位论文的构成项目(了解)封面,目录,摘要,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和意义,(每章的)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小结,(总体的)结论,研究展望,论文的创新点,致谢,参考文献二,学位论文的答辩和评审(一)学位论文答辩的意义1,答辩是论文写作的继续2,答辩是展示毕业生能力的良机3,答辩是对导师评审论文的补充4,答辩是倡导良好学风的保证(二)学位论文答辩的准备ppt的内容:选题的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材料与方法;主要实验结果;主要结论;研究的创新点。
(三)学位论文的答辩1,答辩过程(1)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组成(2)答辩人演示ppt,报告论文(3)问题答辩(4)评分投票表决2,答辩应注意的问题(1)态度从容(2)要讲解ppt,不要一味地念(3)谦虚真实第九章文献检索概述一,文献检索基础知识(一)文献1,文献的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或信息的一切载体。
2,文献的类型(1)按加工深度的级别与层次分①零次文献零次文献--尚未经过系统整理形成正式文献的零散资料。
②一次文献一次文献--作者以生产和科研所取得的成果为依据创作的原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