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作文开篇六法之对比开篇法例文:《初春的夕阳》:人们都喜爱观赏朝阳,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候的壮观景象。
许多中外名人都热情地歌颂过日出,海涅就曾记述过在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也作过精湛的描绘。
但古往今来,人们对落日的观赏,描绘、吟咏却比较少。
虽然古人也曾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但是总写得有些萧瑟之感。
《春》:那绚丽多彩的夏,我不喜欢她,她太热情;那果实累累的秋呢,我也不爱她,她太深沉;那冰冷刺骨的冬,更让人感到她的冷酷无情;只有春,那婷婷少女般的春,那充满活力的春,那生气勃勃的春为我所爱恋。
对比开篇法提示:把两个同类的景物放在一起,去进行一褒一贬或一扬一抑,而构成对比。
使用这种方法作为文章的开篇,叫做对比开篇法,使用这种方法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要明确的表现出赞扬什么。
2、对比的范围要因人、因事、因景而异。
3、对比开篇只在开篇局部进行。
4、对比多用转折句式,要委婉自然。
写景作文开篇六法之设问开篇法例文:《我爱露珠》:春天,万物萌生。
你喜欢什么呢?时妩媚多姿的花朵,时纤细小巧的青草,是轻盈如纱的白云,还是活泼可爱的紫燕?这一切,自然都有迷人之处,然而我最喜欢的是那小小的露珠!《走向大自然》:你心里烦恼吗?你身体疲倦吗?走向大自然吧!让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洗去你的烦恼,驱走你的疲倦。
设问开篇法提示:设问是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
以这种方式做文章的开篇,叫做设问开篇法。
使用这种方法能启发人的思考,鲜明人物的思想活动。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这种方法,是自问自答,是无疑而问的。
2、有问不答,不是设问。
扩写(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书大夫”》(扩写),领会扩写文章的意义、要求、方法、步骤,2、读懂提供的扩写材料《风雨中》,领会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明确应当着力扩写的部分。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愿望。
同学们觉得写作文难在哪里?(写不长,达不到老师规定的字数等)2、这堂课我们先来共同探讨如何把文章写具体。
先听教师读一段文字:小明十分调皮。
有一天中午自习的时候,教师布置大家看《新人文读本》,并安排了班级干部值日。
可是,教师前脚刚走,小明就在同座的男同学头上扎了一根小辫子。
前天上课的时候,他居然和同学打赌吃巧克力豆。
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他就乘机往嘴里丢一颗,结果一课吃了十颗巧克力豆。
昨天课间休息的时候,他把吹满气的气球悄悄地放在同座的凳子上。
同座一屁股坐下来,只听“啪”的一声响,同座吓得跳起来,他却拍着手笑。
这段文字为什么这样生动呢?是因为用事实说话。
(板书:用事实说话)3、教师进一步引导:前几年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小芳》,是这样唱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好看。
”到底美在哪里呢?这就要有具体的形象。
所以歌中唱道:“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通过大眼睛和粗长的辫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让学生比较:A、冯巩对观众很热情。
B、冯巩对观众很热情,他一走上舞台,就快步走向观众,一边挥手一边笑容满面地在大声喊着:“朋友们,想死你们了!”比较后小结:前一句很空洞,后一句通过他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描绘出他的形象,就能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因此,要把文章写具体,还要用形象表达。
(板书:用形象表达)4、指导学生练习用事实说话,用形象表达。
①把“这本书破得很厉害”这句话写具体。
教师拿出一本破书,边让学生看,边指导学生用事实说话。
(如讲清楚封面、书页等破损的事实。
)②大成精心修补这本书。
(引导学生想象大成都做了些什么。
)③天下起了大雨。
[要求学生填句子:天空(),雨点打在窗玻璃上(),地上一会儿就()。
]④小刚等着爸爸来接他,心里非常着急。
⑤教师冒雨送小刚回家。
⑥爸爸刚要出门给小刚送雨衣,看到教师送小刚回来了,十分感激。
5、出示本课学习任务:扩写。
(板书:扩写)①读例文,比较例文把扩写材料中的哪些句子写具体了,哪些句子没有扩写。
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把“我到他家去玩”写具体呢?讨论后板书:扩重点。
②讨论:如何找重点?分析例文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赞颂谁?再根据中心找重点。
(板书:找重点)6、找《风雨中》一文的重点:风雨中一天下午放学后,突然下起了大雨。
天色暗了下来,左腿残疾的苗小刚等着爸爸来接他,心里非常着急。
刘老师看见了,冒雨把他送回家去。
苗小刚的爸爸、妈妈送一位邻居到时医院看病刚回来,一看见儿子被刘老师送回来了,非常感激。
读后讨论:这篇材料主要是为了赞扬谁?(刘老师)扩写重点是什么?(刘老师冒雨送学生回家。
)7、学生完成扩写《风雨中》的练习。
附板书:用事实说话找重点——扩重点用形象表达扩写材料:“书大夫”谢大成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
他对工作很负责任,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书大夫”。
一天放学后,我到他家去玩,他正在精心修补一本破损得很厉害的《张天翼童话选集》呢。
他真是名副其实的“书大夫”。
扩写后的例文:“书大夫”谢大成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
他对工作很负责任。
同学们还书的时候,他总要认真检查,发现有破损的,便不声不响地拿回家去修补。
因此,大家送给他一个“书大夫”的雅号。
一天放学,我到他家去玩,他正在修补一本《张天翼童话选集》。
这本书的封面很脏,快掉下来了。
最后两页已经掉下来了,夹在书里。
我说:“这书还值得修补吗?”“看你说的!书破,说明书好,看的人多。
这本书没少一个字,修补一下照样看。
”说着,他先用透明胶带把撕破的那一页粘好,然后象介绍经验似的对我说:“带字的书页,要用透明胶带修补,这样不影响读。
”接着用胶水把封面和掉下来的两页粘好。
最后,又找来一张牛皮纸,给它包了个皮儿,并在上面工工整整写了“张天翼童话选集”几个字。
我由衷地赞叹道:“你真是个名副其实的‘书大夫’哇!”“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辅导场景作文”如何让学生的习作下笔成文语出惊人?首先要教学生学会观察。
如今的小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习作素材就在身边,无处不在。
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往往对这些鲜活的素材熟视无睹,所以出现小学生习作最大问题——没内容可写。
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比如,小学的语文课本中经常有让学生写小动物、自然景物、场景等的习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如观察的时间、方位、顺序以及抓住事物的特点等。
只有先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才能使学生“独具慧眼”积累习作素材。
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心体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习作素材自然如泉涌。
其次要注重学生“说”的训练。
小学生的习作归根到底就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
那么,连话都说不完整,意思都表达不清楚的小学生,很难想象他的习作会有质量。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如“看图说话”、“说一说”、“口语交际”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还有,除语文教材中的方式外,教师要积极创设各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比如:可以采取故事会、班队会、活动课等形式。
学生会“说”了,习作自然会写了,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就提高了。
第三要教学生会“想”。
这里所说的“想”,即包括想象,又包括回想。
小学生正是异想天开的年龄,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掘学生的智慧和灵感。
习作不可能每一次都是先观察再习作,多数是看到习作要求,再回想起合适的素材,加上自己的再加工、再创造而成的。
这种素材的时间有长有短,在学生的记忆中各不一样。
教师要教会学生“想”,选择合适的素材,加上适合的想像。
教师可以教学生利用“身临其境”的方法,如“这件事的主人公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还可以利用故事会等形式,展开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想像一些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等等,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要指导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它也是习作的基矗有了丰富的阅读量,学生的习作自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好的图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除了利用课余时间读书外,也可利用语文课堂指导学生阅读。
一篇好的文章,教学过程结束了,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创造,再拓展,可以利用一些访写、改写、体会等形式进行再加工。
教学生有了质和量的阅读,无论从习作的内容、形式上都会获益匪浅。
总之,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语文教师要从“看”、“说”、“想”、“读”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定会下笔成文,语出惊人。
【扩展阅读篇】作文是决定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
那么怎样让考试作文得高分呢?我觉得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1、题和立意凡考试作文必须审题,原因是考生要在同一环境下,作公平的竞争。
审题,就是要对试题展现的所有内容作全面、准确的审读和理解,把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把题目的各种限制审清楚,明确要我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真正做到全面领会,深刻把握,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写作文。
高考作文评判明确规定,凡审题有问题的试卷最后得分一般都不超过二类卷最低分。
由此可见,审题的准确与否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
立意,就是要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察、认识生活,提炼主题,使主题体现时代的精神,既反映时代,也作用于时代,跳动时代的脉搏,推动着时代的前进。
文章的“意”,其实就是作者在体验生活中逐步孕育而成的一种思想,是作者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撞击”的产物,它反映作者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近两年的作文教改提倡学生写真实生活、真实自我,有些同学忽视了对文章思想倾向的把握,看问题不全面,观点偏激,更有甚者由腐败现象而怀疑党的领导和党的政策。
尽管当今的中国社会政治清明,言论自由,话说错了不会追查什么政治问题,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正确的是非观还是应该有的。
这一点必须注意。
2、标题和段落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自拟题目写作,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
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
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5分以上。
这是因为阅卷老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