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收名词解释
1、税收: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利,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有一种形式,
2、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亦称纳税主体,是税收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税款的直接缴纳者。
3、税率:是应征税款占单位课税对象的比例
4、减免税: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5、负征税:指税法规定的在征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即不论纳税人收入大小,只对减去一定数额后的余额征税
6、起征点:指纳税规定的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起点,即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
7、税目:是在税法中队征税对象分类对象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应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的界定
8、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纳税人已经纳入税务机关监督管理的一项证明9、纳税申报:指纳税人就计算税款的有关项向税务机关提出的书面报告,市水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10、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或征税客体是对什么东西征税,及国家征税的标记物
11纳税期限: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间隔时间12、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根据其税收政策,税收原则,结合本国的国情和财政政策需要制定的各项税收法律法国及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13、计税依据:又称为税基,是指税制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
14、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个课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固定的征收比例。
15、累进税率: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随着数量的增加,征收比例也随之升高的一种税率。
16、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率,是根据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
17、加成征收:是根据税制规定的税率征税以后,再以应纳税额为依据加征一定成数的税额。
18、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纳税人的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和个人。
19、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20、消费税:是以消费品和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21、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收入额征收的一种税。
116
22、完税价格:是指以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成交价格为基础,由海关审定的价格。
23、财政关税: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征收的关税。
24、保护关税:是为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而征收的关税。
.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因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25、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税收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是专门为计算所得税服务的。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以税法为依据,在计税收入的基础上扣除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后的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