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福利费管理办法
本办法规定了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会计政策、预算管理及分级审批权限等内容。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然而,鼓励根据本办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中,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办法。
财企〔2009〕242号关于企业加强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
3 术语及定义
本办法采用下列定义。
职工福利费:是指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
4 职责
4.1 财务处是职工福利费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司职工福利费管理制度、编制年度预算、按规定比例收取各单位职工福利费,负责公司统一管理的职工福利费的开支安排,负责对各单位职工福利费提取与使用情况进行管理。
4.2 各单位财务部门负责本单位职工福利费的提取与开支管理。
4.3 工会等相关部门负责编制职工福利费专项预算,报财务部门审核后纳入职工福利费总体预算管理。
4.4 职代会生活福利委员会参与有关职工福利政策的制定与审议。
5 管理内容
5.1 职工福利费开支范围
5.1.1 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职工疗养费用、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供暖费补贴等。
5.1.2 以货币形式发放的防暑降温费。
5.1.3 未纳入医疗统筹的职工医疗费用。
5.1.4 为单位内部服务的非经营性质的职工食堂、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集体宿舍等集体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以及集体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用。
5.1.5 集体福利设施购买、维修支出。
5.1.6 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
5.1.7 离退休人员(不包括有偿解除合同人员,下同)统筹外费用。
矿区服务系统代发的其他驻矿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不计入矿区服务系统的职工福利费。
5.1.8 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父母奖金、职工体检费、探亲假路费,以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的其他支出等。
5.2 职工福利费的会计政策
5.2.1 职工福利费实行公司统一安排和各单位自行安排两级管理方式,各
单位每月按照工资提取数(不包含计入应付工资的住房补贴、误餐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各项补贴)的14%计提福利费,其中工资提取数的0.9%上交公司统一安排使用,其余13.1%由各单位自行安排使用。
5.2.2 各单位提取的福利费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福利费提取数”科目,上交的福利费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福利费上交数”科目。
5.2.3 各单位已提取实际未使用的福利费结余,在年末按原渠道冲回。
职工福利费严禁超支,“应付福利费”科目年末不允许有余额。
5.3 职工福利费的管理
5.3.1 职工福利费全额纳入公司财务预算管理。
每年末,财务处会同相关部门编制职工福利费的下一年度预算。
工会等部门每年11月份将福利费专项预算报至财务处,财务处审核后,汇总编制公司福利费预算,经公司总会计师审批后报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及职工代表大会审定。
5.3.2 职工福利费由公司相关部门每年根据审定后的福利费预算制定控制措施,落实控制责任。
5.4 职工福利费的审批权限
5.4.1 总经理办公会议负责审定职工福利费管理办法。
5.4.2 对于预算外福利费开支项目,使用部门需报财务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报有关领导审批。
公司统一安排的预算外福利费开支,单项超过50万元的由公司总经理审批;50万元以下由公司总会计师审批。
5.5 公司各单位应根据本办法明确本单位的职工福利费管理和开支审批权限。
5.6 直接发放给职工个人或为职工个人支付的福利费,凡应计缴个人所得税的,按国家相关规定纳税。
5.7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提取、使用职工福利费,不得随意扩大福利费开支范围和提高标准。
编写部门:财务处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