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草地学-第二章草地生态学基础1分析
草地学-第二章草地生态学基础1分析
草 地
夏季短波光较多,冬季长波光 增多
生 一天之内中午短波光较多,早晚 长波光增多
态 学
生态作用
基
紫外线、短波的蓝紫光抑制植物的生长
础
红光、红外线具有 延长 植物生长的作用
14
紫外线、短波的蓝紫光抑制植物的生长, 如青藏高原地区植物大多低矮。
第 二 章 草 地 生 态 学 基 础
15
第 二 章 草 地 生 态 学 基 础
第二章 草地生态学基础
参考书: 周寿荣 《草地生态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曲仲湘等 《植物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第 二 章 草 地 生 态 学 基 础
2
第 二 章 草 地 生 态 学 基 础
3
第一节 草地植物与环境
第 二 章 草 地 生 态 学 基 础
4
淮南 为橘
淮北 为枳
“万物生长靠太阳”
章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靠来自太阳辐射并进入生物圈的
草
能量流来维持的
地 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是由光照强度、日照长度、光谱
生 态
成分构成
学 光能条件与植物的生物学产量有直接关系 基 础 光合产物的多少是植物高产最根本的生理基础
提高光能利用率是进一步提高植物产量的根本途径
11
1、光的性质及其变化
第
量上还是在质(光谱组成)上都发生程度不
二 章
同的减弱和变化。
草
地 散射质点小于辐射波长时,辐射波长越短,
生 态
散射强度越大。
学
基 ▪短波光线的散射强度很大,大气对它
础 的透明度很差,晴朗天空呈蓝色。
13
光谱成分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
第 二
低纬度处短波光多,随纬度增高长波光增多
章 随海拔的升高,短波光的量也增多
础 人类活动 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利用、改造以及破坏过
程中给植物带来的有利、有害影响。
8
植物生态学(Plant Ecology):
第
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包括
二
个体生态学、群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
章
和生态系统四个部分。
草
地
生 态
草地生态学(Grassland Ecology):
学
研究草地植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是运用生态
二
章
草 地
光照强度也影响植物发育:植物体被遮光后 同化量减少;光照减弱也会引起结实不良
生
态 学
光照强度对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的作用:强
基
光下可增加果实的含糖量和耐贮性,且着色
础
良好
19
当植物体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
第 二
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称 为 光补偿点 。
章 当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以上继续增加时,
第 气候因子 光、温度、水、空气等
二 土壤因子 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肥力、土
章
壤生物等
草 地形(理)因子 地球表面上的海洋和陆地、山川湖
地 生 态 学
沼、平原、高原、丘陵、坡度坡向、经度纬度等,是 间接因子,通过地形的变化影响气候和土壤,从而影 响植物。
基 生物因子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17
2、光量的生态作用
第
二 章
①光照强度
草 光照强度的变化
地 空间变化&时间变化
生 态
光照强度随纬度的增加而 减弱
学 基
光照强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 增强
础 光照强度也受山地的坡向影响:在坡地上太阳
光线的入射角随坡向和坡度而变化。
18
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
第 光是光合作用能量的来源:黄化现象
光是太阳的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投
第 二
射到地球表面的辐射线。 主要波长范围是150~4000nm
章 草
地 波长
紫外线 <380nm 可见光 380-760nm
生 态
红外线 >760nm
学
基
础
12
太阳辐射在遇到大气层的各种成分时,一部
分被反射回宇宙空间,一部分被吸收,一部
分被散射,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不论在
草 地
光合速率就呈比例地增加,光合速率和光
生
强呈直线关系。如光辐射继续加强超过一
态 学
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转慢;当达
基
到某一光强度时,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
础
这种现象称为 光饱和现象 ,这时的光照
强度为 光饱和点 。
20
第
二 自然界中不同环境的光照强度不同,植
章 物长期适应于不同光照条件,从而形成
第 二 章
草
地
生
态 学 基 础
植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是自然界客观存 在的,但是人们对其规律的认识,则经 过较长的历史过程。
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与环境关 系的科学。
5
第
二 生态学中所理解的环境,是指生物周围客观存
章
在的各种自然条件,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
草
物的条件。
地
生
态
任何一种综合性环境中,都包含着许多性质不
学
同的单因子。每一单因子在综合环境中的质量、
基 础
性能和强度等都会对植物起着主要的或次要
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有利的或有害的生态作
用。
6
第
二 环境因子:
章 草
环境中的每个自然条件。
地 生态因子:
生
态
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学 基
生态环境:
础
生态因子的综合自然总称.
7
根据因子的性质通常可以划分为五类:
基 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的 础 结构、功能、生物生产、动态、生态调控,并探
索其实现高效、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科学。
9
一、草地植物Leabharlann 光照第二二、草地植物与温度
章
草
三、草地植物与水分
地
生
态 四、草地植物与土壤
学
基
础 五、草地植物与地形
六、 草地植物与其它生物
10
一、草地植物与光照
第 二
16
光 可见光区 称为生理有效辐射或光合有效辐
合 射。大约占太阳总辐射的40-50%左右
作 光合作用光谱 红光>蓝紫光
第
用
二 章
生理有效光——红橙光
草 生理无效光——绿光 反射&透过
地 不同波长光对光合产物的影响:
生 态
长波光占优势(红光)
学
基
糖
础
碳素
氨基酸&蛋白质
短波光占优势(蓝紫光)
基 草原和沙漠植物都是阳性植物,如苜蓿、
础
三叶草、冰草、针茅等。
22
第 二 章 草 地 生 态 学 基 础
23
第 阴性植物:
二 章
能在遮荫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植物,阳光
草 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减弱。
地 特征:植株细高,单生,疏丛生,叶子
生 态
较薄,角质层和机械组织不发达,栅栏
学 基 础
组织和海绵组织区别不明显。如酢浆草、 苔藓植物。
草 地
不同的生态类型
生 态
➢以光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
学
基
础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
21
阳性植物:
第 二
在全日照或强光下才能生长健壮,在遮荫
章 或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
草 地
特征:植株矮小,密丛生,叶肉厚,栅栏、
生 海绵组织发达,粗糙有毛,角质层和表
态 学
皮较厚,机械组织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