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务谈判最新版精品课件第六章

商务谈判最新版精品课件第六章


第一节 成交促成的策略
(九)书面确认促成法
书面确认是一项非常得力的工具,谈判者或在洽谈期间递交书面意见书,或 在休会期间书写确认信,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 1.书面形式比口头表述更为准确 2.书面材料有助于思考问题 3.书面材料可以增加报价的可靠感
(十)趁热打铁促成法 (十一)歼灭战促成法 (十二)车轮战术促成法
(五)诱导促成法
1.诱导对方同意你的看法,最后迫使对方得出结论。 2.诱导对方提出反对意见,从而导致尽快成交。
(六)检查性提问促成法 (七)冷冻促成法 (八)必然成交促成法
1.假定性成交。 (1)通过签字成交 (2)直接或间接的表示 (3)给对方选择的机会
2.自信必然成交。 3.着眼于未来的促成法。
案例——二手设备谈判
❖ 甲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后需处理一部分替换下来的设备,乙公 司得知消息后派老刘上门洽谈。卖方的小李说:“这些设备 都是七、八成新的,售价不能低于10万。”买方的老刘说: “你不要说得那么死嘛,我已经做过调查并向行家打听过, 这些设备最多也就值4万,而且应当包括安装费用在内。”
❖ 双方谈了一会,卖方首先做出让步。小李说:“好吧,看来 你们是真的需要这些设备,我们事先研究过,最低不能低于 8万,这样就8万吧,不过我们不负责运输和安装。如果你们 负责运输和安装的话,我们可以出价5万,你考虑如何?”
案例:日本人的车轮战术
在日美商人举行的一次技术协作谈判的时候,两国商人采取了不同的谈判 形式进行了四次交锋。
在谈判伊始,美方首席代表便拿着各种技术数据、谈判项目、设备费用等 一大堆材料,滔滔不绝地发表了本公司的意见,完全不顾日方代表的感 受。而日本代表则一言不发,仔细倾听并埋头作记录。当美方讲了几个 小时之后,向日本商人征求意见,日本公司的代表却显得迷迷茫茫,混 沌无知,反反复复他说:“我不明白”,“我们没作好准备”,“我们 事先也没搞技术数据”,“请给我们一些时间回去准备一下”。第一次 交锋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结束了。
❖ 老刘的公司定的底线是不高于6.5万就可以成交。双方都彼此把握住了对 方的签约意向,最后以6万元成交。卖方的小李非常满意,同样买方的 老刘也很满意,因为谈判的结果都在双方的可以接受范围之内。
即问即答
❖可以从那几个方面判断商务谈判的终结? ❖提示: ❖1、从涉及的交易条件来判断 ❖2、从谈判进行的时间来判断 ❖3、从谈判实施的策略来判断
签约现场的布置 待签合同文本的准备
座次安排
第二节 商务谈判签约
二、签约的程序
签约仪式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大体由以下步骤构成:
1. 参加签约仪式的双方代表及特约嘉宾按时步入签字仪式现场; 2. 签约者在签约台前入座,其他人员分主、客各站一边,按其身 份自里向外依次由高到低,列队于各自签约者的座位之后; 3. 双方助签人员分别站立在自己签约者的外侧; 4. 签约仪式开始后,助签人员翻开文本,指明具体的签字处,由 签字人签上自己的姓名,并由助签人员将己方签了字的文本递交 给对方助签人员,交换对方的文本再签字;
第一节 成交促成的策略
在这个故事里,印度画商之所以烧掉两幅画,目的是刺激那位美国商人 的购买欲望,因为他知道那三幅画都出自名家之手,烧掉了两幅,那么,物 以稀为贵,不怕他不买剩下的最后一幅。聪明的印度画商施展这一招果然灵 验,一笔生意得以成功。而那位美国商人是真心喜欢收藏古董字画的,所以, 宁肯出高价也要买下这幅珍宝。
即问即答
❖成交阶段需要做出最后让步时应注意哪些问 题?
❖1、选好最后让步的时机 ❖2、掌握好让步的幅度 ❖3、要求一定的回报
第二节 商务谈判签约
1
成的目标、条件和意见, 以契约(合同、协议书)的方 式肯定下来,经双方签字后 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谈判文 件的过程。
第二节 商务谈判签约
5.双方保存的协议文本都签好字以后,由双方的签字人自己 郑重地相互交换文本,同时握手致意、祝贺,双方站立人员 同时鼓掌; 6.协议文本交换后,服务人员用托盘端上香槟酒,双方签约 人员举杯同庆,以增添合作愉快气氛; 7.签约仪式结束后,双方可共同接受媒体采访。退场时,可 安排客方人员先走,主方送客后自己再离开。
价格,但是没有一个地方向他提供明确的最低价格。不过,他认为一部定价 为8万元的汽车,可降价4000元左右。 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形,很可能会去找汽车经销商的负责人直接谈判。张先生却 认为:那些负责人个个都精明强干,和他们谈判,成功机会太小。于是,他 找到一家由助理业务员负责的小型经销店,并告诉他们:“我正准备与一家 规模较大的汽车经销商成交,他们提供的条件很优惠,一心指望这桩生意能 够成交。张先生说完准备离去时,业务员叫住了他:“那么,您希望便宜多 少钱?” 张先生说:“6 000元。”业务员请他稍候一会儿,然后进去与负责人商量,结 果双方顺利成交。张先生比一般人少花了许多钱,买到了一部心爱的轿车。
1.如需撤销以前不利于己方的承诺,替补者可以用新的加入者身份,否定 前任已作的允诺或让步,要求从新开始; 2.如对方成交心切,有求于己方时,可以通过替补者的出现和谈判的从头 开始,给对方造成心理上怕拖、怕变的压力,从而迫使对方改变策略,承诺 原来不同意的让步,以达到己方目的和预期效果。
第一节 成交促成的策略
商务谈判
第六章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签约
第一节 第三节
第六章
第二节
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六章 商务谈判的成交与签约
知识目标:
1.了解促成交易的七个条件以及如何确认对方是否有意成交。 2.熟悉签约的仪式、程序以及签约仪式的准备。 3.掌握促成交易的策略、商务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和违约责任的处理方法。
能力目标:
2.强调产品的好处,促使对方做出决定。 3.满足对方特殊要求,促使对方做出决定。 例如: 买方:“我不喜欢这个产品的颜色。” 卖方:“如果我们更换你们满意的颜色,您能决定吗?” 买方:“如果提前交货就好了。” 卖方:“如果您现在能签字的话,我们马上就可以为你们准备,后天就 可以交货。”
第一节 成交促成的策略
第二次交锋的时候,日本公司以上次的谈判队伍不称职为理由,撤换了谈 判的人员,另外派遣了一个代表团前往美国进行谈判。他们全然不知上 次谈判的结果,一切犹如原来一样,日方代表显得在这个谈判项目中准 备不足,最终以研究为名结束了第二轮谈判。
第一节 成交促成的策略
几个月后,日方又如法炮制了第三轮谈判,这样,美方人 员大为恼火,认为日本人在这个项目上没有诚意,于是下了最 后通牒:如果半年后日本公司仍然如此,两国的协定将被迫取 消。随后美方解散谈判团,封闭所有的技术资料,准备以逸待 劳,等待至少半年后的最后一次谈判。

对方必须有成交的欲望

发现并准确把握每一次成交的时机
的 七
明确促成交易的各种因素

不应过早放弃成交的努力

为圆满结束做出精心安排

第一节 成交促成的策略
二、如何确认对方是否有意成交
谈判进入结束阶段,往往有以下两个明显标志:
1.达到谈判的基本目标 2.出现了交易信号
如果对方在谈判中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那就是说他已有成交的意图: (1)向你询问交货的时间 (2)向你打听新旧产品及有关产品的比价问题 (3)对质量和加工提出具体要求 (4)让你把价格说的确切一些 (5)要求将报盘的有效期延续几天 (6)要求实地试用产品 (7)提出了某些细节上的反对意见
❖ 此时卖方的小李已经看出对方已经没有太大的让步余地,目前的让步与 谈话已经表现出了他们的签约意向。公司里给他定的价格是不能低于5.5 万元。但小李并没有立刻同意对方的条件,很诚恳地对老刘说:“我跟 您实话实说吧,公司里定的价格是6万元,这是我们的底价了。贵公司 买一批设备也不差2000元吧?要不然我也实在没法交代。如果同意,我 们就马上签协议,您看怎么样?”
1.能够结合谈判实际情况,有效运用不同的促成交易策略达成交易。 2.懂得签约仪式相关礼仪、程序并能运用到实际的商务谈判签约活动中。 3.具有运用商务合同相关知识,正确处理有关商务合同各项事宜的能力。
先导案例
引例 :深圳市某企业曾和澳大利亚的一个商人合营一个
建筑材料的采石场。签订合同时只说明运走一车石头,澳方给 12元钱,可未注明运石车的载重量,只是当时澳方口头说明他 们的采石车一般载重量是5吨。对方就利用我方此处的疏漏,一 开始用5吨的车装运,后来派7吨的车也交12元,最后派12吨的 车来,还是交12元钱。因为合同上没有写明运石车的吨位,结 果使我方蒙受了不少损失。如果事先考虑周到,在合同上注明 是载重量为5吨的车,那么就不至于上当了。
所以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一定注意要概念明确,不 能含糊其辞,应用科学、标准化的用词来说明。特别是在质量 和数量的条款中,如果出现抽象的概念表达,缺乏具体的、准 确的数据和出现文字类疏忽,履约时很容易出现纠纷。
第一节 成交促成的策略
一、促成交易的七个条件

使对方信任谈判者和其公司的信誉

使对方完全了解企业的产品及产品的价值
第一节 成交促成的策略
(二)优惠促成法 (三)宠物成交法 (四)利益促成法
1.突出利益损失,促使对方做出决定。这种方法强调:对方如果不尽早购入 他们所需的产品,他们会错过目前这一时期的所有利益。
案例:在比利时某画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美国商人看中了印度画商
带来的三幅画,标价均为2500美元。美国商人不愿出此价钱,双方各执己 见,谈判陷入僵局。 终于,那位印度画商被惹火了,怒气冲冲的跑出去,当着美国人的面把其中 的一幅字画烧掉了。美国商人看到这么好的画被烧掉,十分心痛,赶忙问 印度画商剩下的两幅画愿意卖多少价,回答是两幅7500美元,美国商人思 来想去,拒绝了这个报价,这位印度画商心一横,又烧掉了其中一幅画。 美国人只好乞求他千万别再烧掉最后那幅画。当美国人再次询问这位印度 商人愿以多少价钱出售时,卖主说:“最后这幅画只能是三幅画的总价 钱。”最终,这位印度画商手中的最后一幅画以7500美元的价格拍板成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