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复习生物与环境单元训练

第八章复习生物与环境单元训练

第八章复习生物与环境单元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一组动物行为中,依次分别受光、温度、水分直截了当阻碍的是()A.动物的夏眠、动物的换毛、动物的冬眠B.动物的冬眠、鸟类的换羽、鱼类的洄游C.鸟类的迁徙、动物的冬眠、鸟类的换羽D.鸟类的换羽、鱼类的洄游、动物的夏眠2.在其他条件都适宜时,下列因素中增强哪一项,对提高家禽产卵量阻碍最大()A.光照强度B.每日光照时刻C.食物D.温度3.图8-9-1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图,曲线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和由于有限空间资源的限制,使种内斗争最为剧烈的一段分别是()图8-9-1A.E点、CD段B.E点、DE段C.D点、EF段D.D点、FG段4.推测某地人口以后进展趋势的要紧依据是()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性别比例D.年龄结构5.将水域生态系统区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的依据是()A.水域的宽度和深度B.水中盐度的高低C.水中有机物的含量D.水中O2的含有量6.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7.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8.当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群占有同一生境时,最有可能发生()A.竞争B.突变C.地理隔离D.互利共生9.棉红蛉虫是棉田的害虫,它的蛹生活在茧内。

金小蜂将卵产在茧内的蛹体内,金小蜂幼虫以蛹为食。

以上事实揭示的生物现象是()①互利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内斗争⑤种间斗争A.①⑤B.①③⑤C.②④D.②⑤10.某一资源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如图8-9-2所示,既要获得最大的捕捉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到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图8-9-2A.a B.bC.c D.d11.图8-9-3所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下列哪组生物()图8-9-3A.水稻和稗草B.食草昆虫和草C.兔和鼠D.衣藻和甲藻12.在图8-9-4中,小方格代表不同的环境因子(空间、温度等),4个不规则的图形代表Ⅰ、Ⅱ、Ⅲ、Ⅳ4种生物在不同环境因子中的生存情形。

假如资源是有限的,最有可能被排除的生物是()图8-9-4A.ⅠB.ⅡC.ⅢD.Ⅳ1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通常指()A.系统的能量输入、传递和输出的全过程B.阳光辐射能输入系统的过程C.系统营养结构内能量的单方向传递的过程D.系统内能量以呼吸热形式输出的过程14.在地球表面气候条件下,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要紧因素是()A.温度和水分B.空气含氧量及风力C.大雾和含氧量D.日照强度和风力大小1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B.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C.种群中的个体间可相互交配繁育D.同种个体间常因空间、食物和竞争交配权而发生竞争16.对“葵花朵朵向太阳”这一现象,归纳错误的是()A.从现象上看,这是向光性的表现B.从生理上看,这属于应激性C.从生态学上看,这是适应性的表现D.从反射上分类,这属于非条件反射17.组成食物链的营养级一样可不能多于五个,其缘故是()A.环境承载能力有限B.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C.捕食者不能完全消化吸取被捕食者D.包括A、B、C18.细菌、真菌对每个生态系统来说差不多上专门重要的,这是因为它们()A.能够固定大气中的CO2B.是捕食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C.对能量传递有重要关心D.能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被生产者利用19.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种群概念受一定的时刻、空间限制②种群是群落内同种个体的总和③种群一经形成,其特点不变④种群的特点是单独个体所不具有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0.人类的下列活动中,最易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固性的是()A.大力营造草场防护林B.大兴草原水利C.科学捕杀草原鼠类和各种害虫D.尽力捕猎有经济价值的黄鼬、狐等动物21.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剂能力最大的是()A.温带草原B.北极苔原C.北方针叶林D.南方森林22.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能够直截了当进行碳循环B.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能够直截了当进行碳循环C.物质循环沿着食物链进行D.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范畴内独立地进行23.在下列四个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相等。

假如物种甲是人类所需的资源,那么提供给甲能量最多的生态系统是()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最本质的是()A.异养B.包括细菌、真菌C.营腐生生活D.处在食物链中25.对“水稻→螟虫→青蛙”这条食物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螟虫属于初级消费者B.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C.爱护青蛙能够提高水稻产量D.大量捕捉青蛙,螟虫数量会无限增加26.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害虫B.一片山林中所有的鸟C.一个池塘里的浮游生物D.一片山林中全部的马尾松27.在下面的4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在环境变化时灭绝的可能性最大()28.阻碍一片稻田里螟虫种群密度的直截了当因素中不包括()A.水稻的长势B.季节的变化C.青蛙的数量D.土壤理化特性29.一些昆虫的爱护色越来越逼真,而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敏捷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优势,这说明()A.适应具有相对性B.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C.自然选择作用不明显D.双方在生存斗争中不分胜负30.有一种草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阻止取食这种草的鳞翅昆虫分泌保幼激素,其结果是使这些昆虫迅速变态成为成虫,从而减少对牧草的危害。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种间斗争B.适应的相对性C.自然选择D.生态平稳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0分)图8-9-5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图8-9-5(1)A曲线呈__________型,表示种群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的增长,B曲线呈__________型,表示种群在__________环境中的增长,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B曲线中种群的增长包括四个时期即为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3)全地区统一投药灭鼠,短期内能操纵鼠害,但专门快又会鼠灾泛滥,试依照种群变动的曲线,说明其缘故。

(4)针对用药过后,鼠害再次泛滥这一情形,从生态学知识考虑,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32.(8分)1957年奥德姆(H.Odum)对银泉水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分析获得下表数据,依照该资料分析说明下列问题:营养级别从上个营养级摄入能量数(kJ/m2/年)呼吸消耗能量数(kJ/m2/年)Ⅰ501.2Ⅱ141.0 79.1Ⅲ15.9 13.2Ⅳ0.9 0.5分解者221.7 192.5 (1)该系统从第Ⅱ营养级到第Ⅲ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从第Ⅲ营养级到第Ⅳ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生产者的呼吸量约为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56.7%,总初级生产量为__________。

(3)该系统能量沿着生产——消费结构的食物链各营养级依次传递的平均效率为__________。

33.(5分)(2002年广东高考题)图8-9-6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

据图回答。

图8-9-6(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步增少,阻碍这一变化的要紧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

生产者中,要紧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__。

(2)近海水域水深__________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3)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要紧是__________者和__________者。

34.(10分)图8-9-7表示某生态系统进展过程中总数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图8-9-7(1)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展的时期。

从第40(年)开始进入__________时期,现在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

(2)依照曲线A,分析曲线B下降的要紧缘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系统为海洋生态系统,在100(年)中阻碍曲线B变化的最要紧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5.(7分)图8-9-8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定量分析图解。

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

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能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

请回答:图8-9-8(1)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转化效率为______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的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缘故有:①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__;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____利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解析:动物换毛、鸟类换羽及迁徙要紧受光阻碍;动物的冬眠要紧受温度阻碍;动物的夏眠则是由于夏季洪涝造成的;鱼类的洄游缘故有三:一为生殖洄游,二为索饵洄游,三为越冬洄游(受温度阻碍)。

答案:D2.解析:光照时刻延长可通过神经体液调剂,促进性腺的发育在食物等供给正常的条件下,能够多产卵。

答案:B3.解析:D点斜率最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

FG段,在有限的空间资源条件下,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种群密度最大,种内斗争最为剧烈。

答案:D4.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关于推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D5.解析:海水的盐度是阻碍海洋生物的要紧非生物因素之一。

答案:B6.解析: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将无机物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淌预备条件;分解者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所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