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三)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
”这表明光荣革命A. 开启了英国权力中心在议会的政治格局B. 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C.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D. 标志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率先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光荣革命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和所学史实说明光荣革命改变的是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国家权力中心发生转移,答案为A。
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是责任内阁的成立,B错误。
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是到19世纪中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完善而形成,C错误。
标志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D错误。
2.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 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政治制度变革B. 保留国王但是实现了民主C. 各阶层沟通妥协最终实现制度变更D. 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答案】C【解析】1688年“光荣革命”是一次政治妥协,是一次各阶层沟通妥协最终实现制度变更的典范,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光荣革命”是各阶层沟通妥协导致了政治制度变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D均未体现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和“光荣革命”的基本含义,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1832年6月,英国议会选举改革的方案得到国王的批准,其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
英国的这次议会改革A. 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权力B. 满足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诉求C. 进一步加强了议会的权力D. 满足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1832年6月,英国议会选举改革的方案得到国王的批准”,可知是指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故选D。
AC在题干中无从体现。
B与史实不符,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
【名师点睛】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1)原因: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工人运动发展,工人阶级提出普选权;妇女运动兴起等。
(2)内容:修改议会选举规定,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议席,增加给新兴工商业城市。
(3)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19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
仅1887~1897这10年间,内阁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会议时间的84.5%,致使议员个人根本无法提出议案。
这反映出A. 议会不再是英国的权力中心B. 内阁和议会已没有本质区别C. 英国代议制民主制更趋完善D. 内阁成为英国实际权力核心【答案】D【解析】从材料来看,内阁虽然垄断了议会,但是依旧是议会在起主导作用,所以议会依旧是英国权力中心,故A 选项错误。
B选项说法错误,内阁与议会之间依然有明显区别;C选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出的是英国民主进程不利的一面;D选项说法正确,内阁垄断议会说明内阁实际上掌握了英国的权力。
5. 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联邦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
这实质上说明A. 各州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B. 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C. 美国对英国经济的依赖性D. 政府拥有法定货币发行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785年,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美国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因此选B。
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C选项与题意无关、D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政体的确立·联邦制6.为扭转货币发行的混乱状况,美国邦联政府根据《邦联条例》所授予的权限,于1781年进行金融制度改革,成立北美银行,发行纸币;但各州对此不屑一顾,到1786年有7个州继续发行自己的纸币,导致邦联政府金融改革的夭折。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A. 美国只是名义上获得独立B. 美国邦联制存在明显弊端C. 各州对《邦联条例》不满D. 各州与邦联矛盾不可调和【答案】B【解析】【分析】从材料给出的时间来看,1786年的时候美国还没有确立联邦制,而是在邦联制之下,所以才导致了邦联政府金融改革的夭折,说明邦联制弊端存在,故B正确。
A选项说法错误,美国独立是实质上的,并不是名义上的;C选项从材料无法体现;D选项错在“不可调和”上。
【详解】7.1787美国宪法第1条第8款规定:“必要和适当的条款”授予代表民意的国会制定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
该条款A. 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依据B. 使各州获得充分的自治权C. 干扰了罗斯福新政的推行D. 确保了法院司法的独立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按照材料意思,宪法规定国会可以制定政府需要的法律,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表达各州的自治权问题,故B项错误;从该条款的精神来看,理论上是有利于罗斯福新政推行的,而不是干扰或限制,因为罗斯福行使的权力是政府行政权,故C项错误;材料介绍了国会和政府的信息,没有涉及法院,故D 项错误。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美国宪法【名师点睛】材料型选择题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境,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解题技巧:(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
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的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
8.富兰克林等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建立一院制议会,反对设置“带有贵族气味”的上院,而另外一些代表则提出了后来被制宪会议采纳的观点:上院议员的存在可以缓和下院中过激的立法行为。
据此判断,美国建立国会所依据的政治原则是A. 联邦主义B. 权力制衡C. 人民主权D. 议会至上【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上议院和下议院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美国政体充分体现出权力的制衡原则,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选项没有体现人民权力的问题;D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议院之间的权力关系问题。
9.约翰·麦克里兰说:“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国家的行动已经愈来愈被看成我们透过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而产生的行动: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
”作者意在说明A. 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B. 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C. 宪政与民主的内在冲突D. 民主制度建立的艰难过程【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可知是指民主和国家权力之间存在着矛盾,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是作者的意图。
10.法国在其大革命之后的几十年间,政治斗争激烈,政体频繁更迭,但经济却在不断发展。
对此现象理解准确的是A. 政局动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 法国的共和之路非常艰难和曲折C. 法国的共和政体逐渐得到了巩固D. 法国总体上顺应了现代化的潮流【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说道政治环境混乱下经济却得到发展可以看出,法国的发展是符合资产阶级发展规律的,虽然有所起伏,但是依旧顺应了现代化,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说法错误,政局动荡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没有政局动荡法国发展的会更好;B选项没有体现经济继续发展的原因;C选项错误,法国大革命之后几十年民主共和政体摇摆不定,还没有最终确定和巩固。
点睛:本题容易误选C选项,因为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下来,但是材料给出的是时间是法国在其大革命之后的几十年间,这一阶段民主共和政治并不占优势,所以不可能得出法国的共和政体逐渐得到了巩固的结论。
11.对于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人指出:在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稳定性的时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
这意在说明德国体制A. 留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隐患B. 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C. 有利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D. 有利于内部改造的进行【答案】A【解析】德国建立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是对内部发展改造的回避和阻挠,按材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说明这种改革会导致对外的扩张,故A项正确;德国体制维护了社会稳定,但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德国体制属于资产阶级代议政体,有利于德国民主政治发展,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项错误;德国体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色彩,内部改进不大,故D项错误。
1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那些程序?A. 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B. 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D. 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大权独揽,可以直接宣战,排除ABD;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法国总统权力较大,有权对外宣战,但是,需要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所以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二、非选择题(13题20分,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华盛顿传》材料三 2016年11月9日,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战胜他的对手——前美国第一夫人、民主党候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赢得总统选举,成为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