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实录及后记第一部分:梳理情节人物,初步思考主题师: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皇帝的新装》中涉及到的人物很多。
大家先给他们分分类。
生:骗子、皇帝、大臣、百姓。
师:百姓就一类吗?生:是百姓和小孩子。
师:好!大概是五类人。
这是一个关于“骗”的故事,整个情节都围绕“骗”展开。
如果说骗子设骗,那么其他人呢?请说说,用四个字。
生:小孩儿揭骗。
生:骗子谋骗。
生:皇帝受骗。
生:百姓帮骗。
生:大臣助骗。
生:百姓传骗。
生:皇帝挨骗。
……师:都不错。
这节课我重点讨论一个问题:《皇帝的新装》这个骗局,在外人看来并不算高明。
可是所有人居然都被骗了。
这是一个喜剧,更是一个悲剧。
从这个悲剧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人性的弱点。
那么,《皇帝的新装》启示我们,如何才能不被骗呢?请大家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
我提供一个思路:你如果弄清清楚这些人为什么被骗,那么答案就出来了。
生:我说皇帝。
皇帝被骗是因为他害怕被人认为是愚蠢的,不可救药的,所以被骗。
师:再进一步,把最深沉次的原因说出来。
他为啥害怕被人认为是愚蠢不可救药的呢?生:他怕当不成皇帝了,怕丢失皇位。
师: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他没有“必须当皇帝”的欲望,他就可能不会骗。
生:对。
其他大臣也是这样的。
他们怕丢官,怕被降职,所以,他们都被骗了。
师:哦,被骗的原因是因为名利的牵制。
很好!老百姓呢?他们无名无利呀,为啥也被骗?生:他们怕被人瞧不起。
师:哦,原来是一种可怕的──生:虚荣心。
师:还有其他的原因吗?生:关键是其他人都这样说,他们就不相信自己了。
师: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生:从众的心理。
生:随大流的心理。
师:真好!“大家”说的就是真理,“集体”说的就是真理。
我以为只有中国人才会有这个毛病,原来外国人也有呢。
这是人性吧?中国的大儒梁漱溟老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个人永远不会被发现”。
看来欧洲文化也是一样的啊。
谁来概括一下,这样说:如果他们,就不会被骗。
生:如果他们不被名利支配,就不会被骗。
生:如果他们不想贪图高官厚禄,就不会被骗。
生:如果他们都没有虚荣心,就不会被骗。
生:如果他们都相信自我,就不会被骗。
生:如果他们都很勇敢,有自己的思想,就不会被骗。
生:如果他们都不迷信权威,就不会被骗。
……第二部分:深入探讨,研究人性弱点师:真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再往前一步,看是不是还可以看到人性的更多的弱点。
我们主要以皇帝为例。
现在请同学们读开头。
用童话讲故事的声调来读。
[投影展示]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请生绘声绘色讲故事)师:这个开头很精彩,一定要读懂。
来,一字一句地读。
这个皇帝人生的最大的兴趣是什么?生:穿得漂亮。
师:漂亮!请用红笔圈上这个关键词核心词提挈全文的词。
(生动笔。
师板书)师:为了“漂亮”,皇帝什么都舍得。
我们看,安徒生把这点儿写到了极致。
先是不惜──读──生: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师:作为皇帝,他关心国家财政吗?生:不关心!师:国库都不关心。
军队呢?生:不关心!师:居然有这里的皇帝,连军权都不感兴趣。
“也不喜欢去看戏”──看戏是什么?生:是艺术享受!师:对高雅艺术没有兴趣。
“也不喜欢游公园”,好个“也”!“游公园”是什么?生:休闲,玩儿!师:哟,居然对休闲都不感兴趣。
这个皇帝好奇怪。
照此推论,他会对美女感兴趣吗?生:不会不会!师:江山不爱,美人不爱,他只爱什么?生:爱漂亮!(师在黑板上“漂亮”二字上重重着力)师:然后骗子来了。
我们先读读骗子的广告词。
吆喝一下。
用第一人称。
然后你来评价一下这广告词写得咋样,抓住了皇帝心理吗?[投影展示]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见到的最美丽的布。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丽,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请学生绘声绘色地“吆喝”,用第一人称)生:这广告词不错。
一来就抓住了“美丽”这关键词。
师:这是广告词的“总起句”。
再仔细看接下来的“分写部分”,在前后安排上有什么玄妙没有?生:骗子也是先说“美丽”,然后才说奇异的特性。
师:你觉得骗子聪明吗?生:聪明!他们是抓住了皇帝的心理的,先说漂亮啊,美丽啊,这些皇帝最关注的东西。
师:这就叫攻心为上。
你最看重什么,我就用什么来迷惑你。
好,我们结合第一段的内容,这个除了美丽漂亮什么都不爱的皇帝,按照正常的逻辑,当他听到这样的广告词,他会怎么想?注意,按照正常的逻辑!请你设计皇帝的心理活动。
[投影展示]“那正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生:哇,这么美丽的布,如果做出衣服来,我一定是举世无双的美丽皇帝。
生:哈哈哈,我拥有这么漂亮的布料,我肯定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皇帝了!生:我马上就会成为天下第一美皇帝!……师:可是,这个江山不爱美人也不爱的皇帝却没有这么想。
他想的居然是──[投影展示]“那正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我的王国里哪些人和自己的职位不相称;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
师:你看出了什么?请你评价这个皇帝。
生:哦,原来他最爱的不是漂亮!生:这个地方和前文相冲突了。
皇帝的关注发生了变化!生:皇帝更爱的是窥探别人的隐私。
生:好像,好像……这在那些宫廷剧中叫“驭人之术”,皇帝对控制人感兴趣。
师:“哪些人”中包括他自己吗?你看出他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评价了吗?生:他好像很自信,一点儿都没有想到可能自己会看不见。
生:他相信别人是一定会有看不见这布料的。
师:同学们很聪慧。
从这一段中,我们起码应该看到两点:第一,皇帝最爱的其实不是新装。
也许他自己都不太知道这点儿呢。
他并不了解自己。
第二,此刻的皇帝,是超级自信的。
接着看──(师板书“不懂得自我”“盲目相信自我”“完全否定他人”) [投影展示]“我倒很想知道,他们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
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料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
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请多位学生绘声绘色朗读。
指导学生读出皇帝心理的一波三折)师:来,细细地琢磨一下这段儿心理活动,你发现皇帝发生变化了吗?生:他好像不太自信了。
生:他开始怀疑自己了。
生:他有点儿害怕了。
生:这段儿皇帝好像想得很多,很矛盾。
师:最能表现皇帝矛盾心理的有哪些词语?生:的确、虽然如此、不过……师:看来皇帝不是一个完全不会反省自己的人。
他也在想,只是想得遮遮掩掩,想得朦朦胧胧罢了。
继续看──(师板书:开始怀疑自我)[投影展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请学生表演诵读。
教师指导。
读好叹号、句号、问号。
特别提示学生有句号的句子要小声地读,做出怕别人知道的样子。
把两个反问句变化肯定句式来读体会皇帝的慌张)师:如果说,在等待骗子做衣服的时候,皇帝只是略微有点儿怀疑自己的话,那么,此刻,你觉得皇帝的心态已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生:他完全不相信自己了。
生:他彻底崩溃了!师:是心理上彻底崩溃了。
如果他很强大,很自信的话,他应该怎么想?来,设计一下──[投影展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生:好哇!这两个骗子,给我抓起来!生:根本就没有什么布?这两个小兔崽子,敢撒弥天大谎,拖出去宰了!师:如果旁边的大臣还是一个劲儿地说“漂亮漂亮漂亮”,他会怎么说?生:你们敢合伙来骗我!都给我拖出去!生:这点儿雕虫小技就想蒙我,把我当白痴了!?统统撤职!师:好,如果现在每一个同学都是无比自信的皇帝。
王老师就是那两个骗子,请大家教训我。
(生拍桌子怒斥,场面非常热烈)师:做一个自信的人很爽啊!可惜,皇帝不是这样的──[投影展示]……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
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指导生表演读)师:“他不愿意说”,“不愿意说”的背后是“不愿意”什么呢?生:不愿意丢掉皇位。
师:虽然他是个很糟糕的皇帝,根本不适合做皇帝。
生:不愿意被别人说自己蠢。
师:其实他确实很蠢。
生:不愿意被一种恐怖支配。
师:抓“骇人听闻”这个词语抓得好。
这个皇帝不知道,自己骗自己是最大的恐怖。
生:不愿意被别人嘲笑。
师: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最后成为了千古笑谈。
不敢面对最后还是要面对。
躲是躲不过的!来,我们读结尾──(师板书“彻底否定自我”)[投影展示]“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
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指导学生演读)师:来,先来琢磨一下“更骄傲”,他都这么狼狈了,为什么还要更骄傲?生:保全自己的面子。
生:虚荣心!生:皇帝的尊严啊!师:哎!过于爱自己,其实就是害自己不是?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错误的人,必将把自己推到最尴尬的境地,甚至是走投无路的境地。
(师板书:不敢面对失败的自我)师:大家再想象一下,皇帝回宫后,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故事?生:他冻感冒了,一病不起,死掉了。
师:这个丑丢大了,死了也好。
生:他一回去就找借口杀掉了那两个大臣。
师:我看是可能的。
“找借口”,这个细节设计得好!生:他到处找那两个骗子,可是根本找不到,早逃了。
他只好自认倒霉。
师:自认倒霉,这个很符合故事中人物的心理。
生:他回宫继续摆架子,大宴宾客,厚赏骗子,撑着面子把骗局进行到底。
师:这种可能性很大。
生:我觉得经历了这么个臭事儿,皇帝还是有觉醒的可能的。
……师:悲剧是继续呢还是画上休止符,全看皇帝醒悟不醒悟,敢不敢面对自己啊!第三部分: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师:这是个童话。
你们觉得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呢?生:不太可能。
谁会那么傻?师:那我们看几个故事。
有些还是我们很熟悉,背诵过的。
[投影展示]一天,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中是否有苹果的气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