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君课堂实录

王君课堂实录

《喂——出来》课堂实录王君洞察人性的蒙昧与觉悟【教学说明】人教版教材与教参把《喂——出来》定位为“环保”主题。

它说:“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小说警示世人,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终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这样的诠释当然无错。

但是如果我们止步于环保主题,文本丰富的资源就可能浪费了。

《喂——出来》作为星新一的经典名作,集中体现着星新一一贯的风格——情节曲折,叙述冷静,主题多元,余音袅袅,引人深思。

深入研究文本,我们会发现这篇小说充满了对我们人类自身的观照和反思,寄寓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我们完全可以带领学生突围。

师生共同努力,一起拔开文本的迷雾,真正亲近文本走进文本,实现对文本的合理的创新的阐释。

这是我上这堂课的出发点。

在教学手段的选择利用上,我也全力创新。

追求深度教学,教师更要善“导”:要善创“导”之情景,要丰富“导”之方法,要灵活“导”之技巧。

只有导得自然、及时、灵动、深入、无痕,才可能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情感品质在阅读中得到提升。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各种情境,尽量用丰富多彩的富有语文味儿的手段铺路搭桥,带领学生在富有创意而又扎实的语言品味中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课堂实录】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了吗?生:预习了。

师:那我考考大家,你怎么读这个题目啊?(生踊跃起来读,有的读得声音太小,有的读得速度太快)师:这个女孩儿,你读得很有意思。

你觉得你的处理和前边的同学相比谁更好?生:我觉得我读得好。

我的声音响亮,我还读出了拖音。

师:你为什么觉得应该这样处理呢?你能在原文中找出答案吗?生:书上是这样说的“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一声”。

首先,这是一个年轻人的叫声,而且是“使劲地大叫”,可是刚才的同学读得像个老人。

(众笑)师:你为什么会读出拖声呢?生:有一个破折号啊,说明这个“喂”字延续时间很长的。

师:你太棒了!读书非常仔细,还能独立地咬文嚼字。

来,同学们,像这个同学分析的一样来读好这个标题。

(生反复朗读“喂——出来”。

)师:大家再想想,年轻人最初喊“喂——出来”的时候,他可能希望洞子里什么东西出来啊?生:一只狐狸。

(众笑)师:有道理。

课文中前面谈到了有人怀疑这是狐狸洞。

生:我想他希望有金银财宝出来。

(众笑)生:我认为他希望有很多神仙出来。

(众笑)……师:同学们真聪明。

呆会儿我们研讨文本的时候啊,也一定要善于咬文嚼字,善于联想想像。

《喂——出来》这个故事围绕着一个什么东西展开?生:洞(投影展示一个巨大的“洞”字)师:关于洞,有很多词语,和观察有关的。

请说说。

(生自由说。

略)【师展示投影】洞察洞见洞悉洞晓洞达洞若观火洞烛其奸师:大声地读这些词语,记下来。

(生读,记录)师:这些词语启示我们应该怎样读书怎么观察事物呢?生:观察事物要有深度。

生:读书要仔细,要敏锐。

生:要从多角度去观察。

生:要有独特的思想。

(师展示投影,请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星新一把微型小说的题材拓宽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擅长于科幻小说。

他的小说有的驰骋于幻想中的未来世界,有的酷似童话和寓言,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以推理和悬念引人入胜,有的赋予妖精鬼怪以人情灵性等等。

星新一的微型小说往往选取一个巧妙的角度,别开生面,以小见大,宛如一面面精巧玲珑的小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师: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喂——出来》中的这个“洞”去洞察人生。

现在请你根据投影上的提示,用精炼的话概括地复述课文。

(投影展示)洞现——探洞——填洞——洞变(生复述“洞现——探洞——填洞”,老师简单点评点拨。

略)师:这是一个神奇的洞,请看啊,下面是“填洞公司”打的广告——(投影展示)本公司有一个绝妙的深不可测的洞!据学者们估计,其深度至少有五千米!这是容纳原子能反应堆的核废料等危险物品的最好场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师组织指导学生用各种生动的朗读方法来为这个洞“吆喝”,特别是要读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八个字,学生读得兴致盎然。

)师:这还是一个“品德高尚”“公德无量”的洞,请看——【师投影展示】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

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

渐渐地,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看上去就像透明的玻璃一样。

(师指导朗读,特别是读好最后一句以体会洞的“功勋”。

学生很有兴趣)师(沉痛地):但是,“洞变”还是发生了!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从“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顶上工作”到完。

(生读。

“铆”读错了,老师纠正,板书注音字型并组织齐读该词)师:年轻人的声音出来了,小石头出来了,接着,还会有些什么东西出来呢?我们生存的世界会接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当时洞变时候的录音,联系课文,发挥想像,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师放一分钟音频——地震、狂风、暴雨、闪电齐作……)生:我看到山崩地裂,天空变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漏洞,垃圾从这个漏洞中倾泻而出,整个世界黑沉沉的一片。

生:我看到闪电撕裂了世界,倾泻而下的各种垃圾顿时就把世界掩埋了。

生:装着原子能反应堆的大箱子也爆炸了,无数的婴儿变成了畸形,许多城市马上被毁灭了。

生:我听到了人们到处躲避的哀嚎,哭声震天。

师:告诉我孩子,此刻你在哪里?生:我也被垃圾掩埋了,我在痛苦地挣扎着和家人生离死别。

生:人们的秘密都曝光了,幸存的人们的生活陷入了尴尬。

生:黑云压城城欲摧,世界末日到来了!(老师的点评略)……师:报应来了,世界末日来了,人类的悲剧降临了。

我们不禁要问:谁之罪?【投影展示】谁之罪?师:同学们,此刻,与洞有关的各色人物都被推上了审判台。

现在,孩子们,你们就是律师,你们就是法官,请重新钻研文本,有理有据地讨论这个问题:谁应该成为被告?【投影展示】村里人(年轻人、老年人、村长、村民们……)、看热闹的人新闻记者学者投机商人政府官员职位较低的工作人员城市里的居民们小姑娘有的人警察罪犯一位工人(生自由阅读讨论)生:我认为投机商人应该成为被告,因为填洞公司就是他成立的。

生:我觉得村人们也有罪,就是他们同意把洞卖给商人的。

他们为了一点点私利把洞出卖了。

生:那村长也有罪,他开始不想卖,但最终没有能够坚持原则,他动摇了。

他立场不坚定。

生:我认为那些新闻记者也有罪,他们没有能够及时向大家传播正确的信息,他们根本就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有一个记者看到这个洞深不可测,就“一声不响地解掉了扎在自己腰间的那根结实的绳子”。

他被吓住了。

生:我认为学者有罪,他没有搞清楚这个洞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说要赶快把它填掉,他要不下这个定论,商人也不敢来买。

生:我觉得政府也有罪,因为是有关政府部门给商人发了营业许可证,填洞公司才敢营业的。

生:对,还有那些政府的外交部、国防部的官员们,他们都轻松地往这个洞里扔东西。

他们当中居然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他们才是罪魁祸首。

师:你会写“罪魁祸首”这个词吗?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

(学生上黑板写,但是写错了“罪”和“首”)生:那城市里边的居民们也一个跑不了,他们都往这个洞里丢东西,他们都有罪。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严格,都是铁面包公铁血法官。

既然大部分人都罪责难免。

那么我们继续深入探讨一个问题“谁是罪魁祸首”。

“罪魁祸首”这个词语容易错,大家看黑板,看看刚才的同学写对了没有。

(师组织修改朗读。

强调:“罪”容易写成“最”,“首”容易写成“手”,“祸”的偏旁容易写错)【投影展示】谁是罪魁祸首?生:我认为商人是罪魁祸首,他们要不是利欲熏心,他们要是稍微有点儿良知,也不会把事情搞得这么糟。

师:嗯。

我们把这个商人特别揪出来。

请找出成立填洞公司前后这个商人的想法的句子。

(生找)【投影展示商人言行的句子】有的人反反复复地打量着这个洞,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目光,心里不住地盘算着:是否可以从中牟取什么利润,要不趁早出高价买下这个洞的专利权?(指导学生个人和集体表情朗读,通过朗读去感受商人急切牟取利益的心理)师: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商人吗?从哪些词语你可以看出来?生:从“反反复复”地“打量”、“贪婪”、“盘算”中我感受到这个商人很精明,也很奸,是个奸商。

师:可不可以把“盘算”换为“计算”?生:不可以。

“盘算”是个贬义词,显得商人心中有鬼。

师:可不可以把“牟取”换为“赚取”。

生:不可以。

“牟取”也是个贬义词,有以不正当的手段赚钱的意思。

师:商人只以经济利益为最高追求目标,这叫做“利——”生:利欲熏心!(师板书提醒学生积累这个词语)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商人赚取利润本没有错,但是,如果昧着良心赚取利润,那就是社会的罪人了。

生:我认为学者是罪魁祸首。

如果不是他说必须要把洞填掉,商人也不敢来买。

【投影展示学者表现的句子】学者心里不禁有些发虚了,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吩咐道:“赶快把它埋掉!”虽说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但还是赶快处理掉为妙,免得堂堂学者当众出丑。

(指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表情朗读,力争读出学者“镇定自若、胸有成竹、不容置疑”的形象)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者啊?请你来点评一下。

生:虚伪的学者!生:狡猾的学者!生:没有真本事的学者!生:是个小人!生:虚荣的学者!生:死要面子,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老百姓的性命还重!师:对,这是一个让我们鄙视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他的轻率结论让他成为了社会的罪人。

生(激动):我觉得罪魁祸首是政府!他们批准了填洞公司的成立。

他们在整个事件中完全无所作为而且是瞎作为!这个政府没有洞察力,也没有领导力。

是他们一手制造了人民的灾难。

师:是的!政府是民众仰望的中心,应该成为民众的庇护神。

老百姓的愚昧有时候是可以原谅的,政府的愚昧却不可以原谅。

……师:同学们都很尖锐。

但是,如果你是他们的律师,你必须要为他们辩护的话,你又是否有话可说呢?生:这些人都有罪,但是也有情有可原之处。

那个洞实在是太神秘了,学者还没有能力去探究它的奥秘。

师: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的智慧很有限。

所以,我觉得小说中的人其实都很无辜。

生:商人确实是酿造这个悲剧的罪魁祸首之一。

但是如果没有学者的必须填洞的定论,没有政府发的营业许可证,他的想法就不可能实现。

师:是的,在一个社会中,各行各业都是互相牵制影响的。

如果这影响是良性的健康的,我们的社会就是健康的。

如果相反,我的社会必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生:其实我觉得故事中的大部分人既是刽子手也是受害者。

因为从始至终,大家都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他们并不想害别人,更不想害自己。

学者顾全面子,商人谋求利润,普通人想要一份轻松一些的生活,这固然不高尚,但是也还可以理解。

我觉得悲剧更在于人们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

师:在某一个层面上,人类是愚昧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