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一、名词解释总需求曲线宏观生产函数长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总需求函数凯恩斯的AS-AD模型古典的AS-AD模型二、判断题(F,T)1.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相应移动。
()2.现代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可由费雪方程推出。
()3.名义货币供给不变时,价格水平的变动将引起总需求的变动。
()4.由IS-LM模型推出的总需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
()5.IS曲线的利率弹性越大,AD曲线越陡峭。
()6.货币乘数越大,AD曲线越平坦。
()7.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AD倾斜越陡峭。
()8.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AD曲线越平坦。
()9.当IS-LM模型出现古典理论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0.当IS-LM模型出现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1.财政政策通过对LM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2.货币政策通过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3.当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对应每一价格水平的总需求水平都有提高。
()14.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同比例的移动。
()15.总供给曲线同时反映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状态。
()16.当产出水平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时,意味着全部可用的生产资源均已得到充分利用。
()17.当劳动的边际产品一定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18.劳动需求曲线由均衡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所决定.的点组成。
()19.根据新古典总供给模型,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处既不存在失业,也不存在工作岗位的闲置。
()20.短期总供给曲线即古典理论的总供给曲线。
()21.新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均认为就业量决定产量。
()22.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意味着长期而言经济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23.长期总供给曲线即潜在产量线。
()24.在短期生产函数中,由于时间与其他因素的限制,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均不能改变。
()25.主流学派认为,经济在长期内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不必要的。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可由个别商品的需求(供给)曲线加总而得B.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和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均由ISLM模型导出C.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D.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2.价格水平上升导致()。
A.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左移B.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右移C.实际货币供给上升,De曲线左移D.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右移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国外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B.消费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C.投资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D.以上几个因素都存在4.其他条件不变时,()因素引起AD曲线左移。
A.价格水平下降B.政府支出减少C.税收减少、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般而言,在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均可变动B.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用资本量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C.充分就业量即所有劳动力都得到工作时的总就业量D.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用就业量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6.新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假设有()。
A.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工会对劳动力供给的一定程度的垄断B.劳动者存在"货币幻觉"C.货币工资率具有拖下刚性D.劳动供给和需求均可立即对工资率的变化作出反应7.在()的情况下,总供给水平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动。
A.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均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B.劳动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而劳动需求则不作反应C.劳动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而劳动供给则不作反应D.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均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作反应8.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前提假定是()。
A.价格不变B.收入不变C.生产函数不变D.不存在货币幻觉9.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则税收减少会导致()。
A.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上升B.价格水平上升,而实际产出不变C.实际产出上升,而价格水平不变D.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不变10.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当名义货币供给增加20%时()。
A.价格水平不变B.利率增加C.名义工资增加20%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20%11.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当政府支出增加时()。
A.利率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B.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C.对实际货币供给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D.对利率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12.在新古典理论的总供给曲线分析中,如已实现充分就业,则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
A.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B.对实际货币供给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C.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D.利率降低,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13.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税收降低会增加()。
A.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C.实际产出,但对价格水平无影响D.价格水平,但对实际产出无影响14.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政府支出减少会降低()。
A.产出和价格水平B.均衡的产出和实际工资水平C.均衡的产出和实际利率水平D.以上均有可能15.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总需求曲线左移会降低()。
A.实际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B.名义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C.劳动生产率和实际产出D.劳动需求、就业量和实际工资16.假设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当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下降时()。
A.总需求曲线在移B.价格水平降低C.实际产出增加D.总需求曲线右移E.价格水平降低F.实际产出增加G.总需求曲线左移H.价格水平上升I.实际产出减少D.总需求曲线右移,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四、计算题1.已知消费C=90+0.8 Yd、投资I=150-6r、税收T=100。
政府购买M=100、名义货币供给M=160、货币需求L=0.2 Y-4 r,试求当价格水平分别为1.00和1.25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2.在1题所决定的AD曲线和2题所决定的AS曲线基础上,可知价格水平为1时的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试求:(l)如税收增加20%,新的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是多少?此时AD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价格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化?(2)增税后AD-AS模型中均衡点的价格水平是多少?此时的实际货币供给是多少?试写出新的LM方程。
(3)价格水平变化后新的利率水平是多少?(4)价格水平变化前后的C、I、G和名义与实际工资是多少?3.如总供给曲线为AS=250、总需求曲线为AD=300-25 P,试求:(1)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2)如总需求上升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3)如总供给上升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4.设消费C=150+0.75 Yd。
税收T=80、政府支出G=60、投资I=100-5r、名义货币供给M=100、货币需求L=0.2 Y-4r,试求在价格水平P为1、1.25、2时,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
5.上题其他条件不变,如投资需求变为I=100-2.5r,试求:(1)P=l。
l.25、2时,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2)绘出AD曲线,与上题比较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6 .6题的其他条件不变,如货币需求L变为0.2Y-8r,试求:(l)P=l、l.25、2时,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2)绘出AD曲线,与6题比较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7.经济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为800,在P=l.25时,AD=AS。
已知C=120+0.7 5 Yd、I=140-10r、T=80、C=100、名义货币供给M=150、P=1.25.货币需求L=0.25 Y-8 r,试求:(1)政府购买增加25、价格水平上升至1.5前后的IS、LM方程c(2)P=1.25和1.5时的利率水平、C和I。
(3)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对产出的影响。
8.已知短期总供给函数为Y=15 N-0.05 N2、劳动需求函数从=155-11(W/P)。
劳动供给函数Ns=75+5 W,劳动者预期P=l的价格水平会持续下去。
如此时的经济活动处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l000,价格水平为1,名义工资W=5,就业量N=100,试求:(l)当政府支出增加导致AD曲线右移,且价格水平上升10%时,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就业量、总产出水平有何变化?(2)因价格水平上升10%,工人要求相应增加10%的名义工资由此导致总供给曲线左移,价格水平上升15%时,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就业量、总产出水平有何变化?9.假定消费C=1000+0.75 Yd、投资I=250-20r、税收T=ty=0.2 Y、政府购买G=150、名义货币供给M=600、货币需求L=0.5 Y-100r,试求:(1)总需求函数。
(2)价格水平为1时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10.设IS曲线的方程为r=0.415-0.0000185Y+0.00005G,LM曲线的方程为r=0.00001625Y-0.0001*M/P。
式中,r为利率,Y为收入,G为政府支出,P为价格水平,M为名义货币量。
试导出总需求曲线,并说明名义货币量和政府支出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2 如果总供给曲线为Ys=500,总需求曲线Yd为600-50P,(1)求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11.设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Y=2350+400P,总需求函数为Y=2000+750/P,求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12.假定短期供给函数为Y=14N-0.04N^2,劳动力需求Nd=175-12.5(W/P);劳动力供给Ns=70+5W,劳动者预期P=1的价格水平会维持下去。
如果经济开始时位于1000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价格水平为1;名义工资为6美元;实际工资为6美元;就业量为100。
试问:(1)当政府支出扩大使总需求曲线右移,总产出增加,价格水平上升到1.10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有何变化?(2)当工人要求增加10%的名义工资(因为价格水平上升了10%)使总供给曲线左移,总产量下降,价格水平上升到1.15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有何变化?(3)什么是长期的实际产出、实际工资和就业量?(4)为什么实际产出会超过1000美元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五、分析解答题1.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2.试比较IS-LM 模型与AD-AS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