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一季度药剂科“三基”培训资料一、填空1.医疗机构的药剂人员调配处方时,必须经过核对。
2.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3.国家药品标准包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药品标准。
4.应用氯丙嗪长期较大剂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帕金森氏症,2、静坐不能,3、急性肌张力障碍,4、迟发性运动障碍。
5.镇咳药根据作用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末梢性(外周性)镇咳药。
6.处方调剂程序为审核、调配、核对、发药。
7.我院使用的麻醉药品品种及规格有①吗啡类:盐酸吗啡注射液10mg/支,吗啡控释片30mg*10片/盒;②可待因类:磷酸可待因片15mg*20 片/盒;③合成麻醉药品类: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mg/支,盐酸哌替啶片50mg*20片/盒,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mg/支。
8.中药保护品种保护期限:一级保护品种分别为30年、20年、10年,二级保护品种为7年。
9.药物在体内起效取决于药物的吸收和分布,作用终止取决于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药物的消除主要依靠体内的生物转化及排泄,多数药物的氧化在肝脏,由肝微粒体酶促使其实现。
10.给予糖皮质激素时,对于合并有慢性感染的患者,必须合用抗菌药物,其理由是防止感染扩散。
11.我院使用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品种及规格有盐酸氯胺酮注射液100mg/支。
12.《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明珍所著,载药1892种,它完善了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法。
13.处方保存期限:普通处方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2年、麻醉药品处方3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2年、急诊处方1年、儿科处方1年、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3年。
14.持“卡”病人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量:注射剂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它剂型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15.阿托品能阻滞M-胆碱受体,属抗胆碱类药。
常规剂量能松弛内脏平滑肌,用于解除消化道痉挛。
大剂量可使血管平滑肌松驰,解除血管痉挛,可用于抢救中毒性休克病人。
16.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17.我院使用的毒性药品有注射液:阿托品0.5mg/支、5mg/支,西地兰0.4mg/支,东莨菪碱0.3mg支;片剂:阿托品0.3mg/片;滴眼液:毛果芸香碱10ml:0.1g/支。
18.为门(急)诊患者开具麻醉药品,每张处方量:注射剂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它剂型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19.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收载药品844种。
20.《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医院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二、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假药指以下两种情形:①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3.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4.治疗药物监测(TDM)指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并利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原理和公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毒性反应。
5.中药的四气、五味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中药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方面。
6.劣药指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
7.药品通用名称指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
8.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作用的药品。
9.麻醉药品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10.药物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 表示。
11.医疗用毒性药品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简称毒性药品。
12.热原是指由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致热性物质。
13.执业药师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14.药物治疗量指药物的常用量,为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
(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
)15.生物利用度及测定方法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循环的速度和浓度。
有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和尿药浓度测定方法。
16.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17.药品批准文号的基本格式国药准字H(Z、S、J)+前1 2位(原批准文号的来源省或部门)+年号+4位顺序号其中:前两位10 来源卫生部,19 20 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来源各省。
(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药,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药品)。
18.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19.成瘾性是指长期连续用药后,中断给药时出现戒断症状。
20.首过效应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被吸收后,通过肝脏时部分被灭活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
又称:首关效应、首关消除、第一关卡效应。
三、简答1.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①除预防性应用外,有用药指征(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检查结果)方可应用抗菌药物。
②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
③按照药物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④分级使用抗菌药物。
⑤合理联合应用。
⑥制定用药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种类及抗菌药物作用特点而定。
2.试述阿司匹林的基本作用。
①解热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而起作用,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而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②镇痛作用: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能减轻炎症活性物质的刺激,用于各种慢性钝痛,如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
③抗炎抗风湿作用:对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肯定,但无病因治疗作用。
④抗血栓形成: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作用。
3.中草药学中的药物分类方法有哪些?分类说明。
主要有四类分类方法: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理气药,2.按药用部位分类:如根类、茎类、叶类,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生物碱类、甙类,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如先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等,再分为文麻黄科、桔梗科等。
通常采用第4种分类方法。
4.我院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品种及规格有哪些?安定注射液10mg/支、片剂2.5mg/片苯巴比妥注射液100mg/支、片剂30mg/片艾司唑仑片剂1mg/片咪达唑仑注射液10mg/支麻黄素注射液、片剂按第二类精神药品要求管理。
5.氨茶碱为什么既能治疗支气管哮喘,又能治疗心源性哮喘?氨茶碱能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减少,细胞内c-AMP水平提高,困此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还有阻断腺苷受体作用而使平滑肌松驰,困此用药后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增加肺通气量。
还可以减少炎症细胞向支气管浸润,具有抗炎作用。
上述作用可治疗支气管哮喘。
氨茶碱有直接兴奋心肌,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的作用,还有扩张冠脉、松驰支气管和利尿作用,上述作用都有助于缓解循环系统功能的不足。
故能治疗心源性哮喘。
6.依据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方式,抗生素分为哪几类?代表药物有哪些?主要分为三类:①速效杀菌剂:能迅速杀灭繁殖期细菌,如青霉素类、头孢类;②缓效杀菌剂:主要杀灭静止期细菌,如氨基糖苷类、利福霉素类;③速效抑菌剂:主要抑制细菌生长,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等。
7.氨基糖苷类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过敏性休克等;②耳毒性:如前庭功能损害致眩晕、呕吐、眼球震颤等;如耳蜗神经损害致耳鸣、听力下降、耳聋等;③肾毒性:表现为蛋白尿、尿中红细胞、无尿等;④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如神经肌肉麻痹、呼吸抑制或停止等。
8.非甾体抗炎药按化学结构分为哪几类?代表药物有哪些?可分为5类:①水杨酸类:如阿斯匹林;②吡唑烷酮类:如保泰松;③芳基烷酸类:如萘普生;④吲哚类:如吲哚美辛;⑤邻氨基苯甲酸类:如氯灭酸。
9.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的“四查十对”是什么?一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二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三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四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10.为什么过敏性休克应首选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具有直接兴奋α、β肾上腺素受体作用。
兴奋心脏的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兴奋血管α受体,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亦使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兴奋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驰,并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物质。
上述作用,恰好能解除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11.中药分为几大类?分别包括哪些?一般分为四大类:①植物类: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②动物类:包括动物的骨、皮、脏器、结石等;③矿物类:包括原矿物及加工品;④其它加工品及中成药:包括膏、丹、丸、散,片剂、针剂。
12.药物名称心律平…普罗帕酮倍他乐克…美托洛尔心痛定…硝苯地平力其丁…酚妥拉明先锋5号…头孢唑林灭吐灵…甲氧氯普胺心得安…普萘洛尔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平痛新…奈福泮安体舒通…螺内酯舒乐安定…艾司唑仑匹罗卡品…毛果芸香碱他巴唑…甲巯咪唑优降糖…格列本脲消炎痛…吲哚美辛度冷丁…盐酸哌替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