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 标段工程八字墙施工方案中国中铁编制: ___________ 复核: 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XXXXX )总承包管理部二0—五年七月8.模板拆除 8一、 首件目的 ........................................................ 0 二、 编制依据 ......................................................... 0 三、 工程概况 01. 工程简介2. .............................................................................. 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 (1)四、总体施工方案 ........................... 五、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1 .测量放样 ............................ 5 2 .基坑开挖 ............................ 5 3 .基底处理 ............................ 5 4 .基底检测 ............................ 5 5 .基础模板安装及浇筑 ........................ 6 6. 八字墙模板安装及浇筑 . (7)2. 原材准备 ...........3. 人员配备 ...........4. 机械、仪器配备.……六、 进度计划 ..............七、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2 3 (4)4 (5)7. 八字墙养生 (8)8.模板拆除8八、质量保证措施 ..........................九、安全保证措施 (10)十、环境保护措施 (12)1.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12)2. 水环保措施 (12)3. 大气污染及粉尘污染防治 (12)1^一、文明施工13八字墙施工方案一、首件目的我项目部选定XXXXZX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的八字墙为首件。
通过首件施工总结浇注过程中各项指标及施工工艺,以验证施工组织过程中的机械配备、技术及预防措施、组织方式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确定最终的施工技术方案,以指导后续工程的施工。
二、编制依据1. 《XXXXX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及补遗书。
2. XXXXXXX^路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3. 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其它交通部部颁标准、规范、规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相关工程定额。
4.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推行高速和一级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及《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和一级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
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JTGF80/1-2004)。
6. 现场踏勘调查获取的当地资源、水文气象、交通情况、施工环境和风俗习惯等。
三、工程概况1. 工程简介XXXXX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段位于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该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第六条放射线(北京至乌鲁木齐)的一部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公路网“ 8横9纵8支8环线”第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连接内蒙古西北部、甘肃北部和新疆最为便捷的公路通道。
项目起点位于京藏高速公路临河互通立交西2.5公里处,与已建的京藏高速公路相接,经陕坝、青山、敖伦布拉格、乌力吉、苏宏图、雅干、额济纳旗、路井,止于白疙瘩(蒙甘界),接甘肃省拟建的白疙瘩(蒙甘界)至明水(甘新界)高速公路,全长930.558km。
本涵洞里程桩号为XXXX形式为1-4 x i.5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其八字墙及基础为C30混凝土浇筑。
八字墙下设40cm厚砂砾垫层,基础厚60cm。
墙高2.47m,上部宽46cm下部宽112cm内侧竖直,外侧坡度为3.75:1。
左右两侧八字墙均与涵身轴线成30度夹角。
2. 气象、水文、地质资料(1)气象本涵洞位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区域。
主要气候特征为:寒暑显著,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长,干湿季和季风进退均较显著。
春季气温回升缓慢,秋季天高气爽,降雨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易受暴雪侵袭。
(2)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7、8、月,2008 年8月测得有记录以来最大降水量为44.1毫米。
年蒸发量为3136.6〜4217.8 毫米。
(3)风况本地区季风盛行西风和西北风,春季气候多变,大风最多。
年平均风速3.2~4.7米/秒。
大风日数38.4〜61.1天,沙尘暴日数10.7〜28.6天,扬沙日数4.0〜53.1天;一般10月下旬结冰,次年3月末解冻,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20〜163cm四、总体施工方案八字墙及基础为C30昆凝土浇筑。
考虑墙体的不规则性,拟采用小型钢模和优质竹胶板配合使用的施工方案。
养护采用覆盖洒水保湿养护。
施工用水采用水车送水供应;混凝土于拌和站中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汽车起重机吊装料斗浇筑。
五、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施工前技术人员符合设计图纸,有疑问的及时沟通上报。
(2)熟悉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
(3)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学习完毕。
(4)对施工队伍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5)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
(6)基底承载力满足要求,可以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2. 原材准备(1)技术人员根据工期安排,提前按设计图向物机部提供模板、水泥、砂石料、外加剂等材料、机械需求计划,保证原材料提前进场,并由工区试验室对原材料进行抽检。
物机部对原材料外观把关,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
试验室抽检试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
(2)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水: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SO2-4计超过水的质量0.27mg/cm3的水不得使用。
水泥:水泥在混凝土原材料中起主导作用,同一品种标号的水泥。
每批进场水泥,都必须附有质保单等文件,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试验。
砂:砂采用级配合理,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中(粗)砂,砂中有害杂质含量不超过规范规定,并按要求进行抽检试验。
碎石:本分项工程采用连续级配、质地坚硬、有足够强度、表面洁净的碎石;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
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n,以防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达到本分项混凝土标号的要求,并做好抽检试验。
所有混凝土使用的砂子、碎石,选用同一产源、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粗细骨料,确保执行同一配合比;采用同一色泽的原材,使混凝土的色差能保持在可调节范围;进入拌和站后经筛分、水洗后进入封闭的大棚内存放。
碎石水洗设置沉淀池。
(3)钢模打磨和刷隔离剂。
(4)砂、石、水泥和外加剂取样试验并报验。
水泥按批次对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及同一出厂日期进行试验。
散装水泥以每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以200t为一批,不足时亦按一批抽检。
粗集料、细集料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n3或600t 为一验收批进行试验。
(5)机械设备调试完毕。
3. 人员配备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试验负责人:质检负责人:施工技术员:试验员:民工十名。
4. 机械、仪器配备机械设备按照合同要求已全部进场,现场机械配置满足涵洞基础施工要求。
施工机械配置表如下: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如下:六、进度计划1.2015年7月6日完成八字墙基础开挖2.2015年7月8日-2015年7月9日完成八字墙基础施工3.2015年7月9日-2015年7月12日完成八字墙施工七、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1. 测量放样由项目部测量队根据八字墙设计图纸及复核、批准后的导线点准确测设该八字墙准确位置。
(1)进行该八字墙所处位置的原始地面线的复测工作,以核实图纸上结构尺寸、形状和基础标高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确定出需挖基础的平面位置:注意其砌体的上口宽度、砌体的结构几何尺寸和砌体的高度等后再复核其基础的平面位置。
2. 基坑开挖必须按照施工放样的平面位置进行施工开挖,开挖边坡为1: 0.5。
开挖到设计位置时,对基底分段清理整平,检测地基承载力,并经业主、监理、地勘和设计单位检验其基槽的平面几何尺寸和承载力合格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作业。
3. 基底处理(1)当挖机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CM后,用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并碾压。
(2)机械开挖时应避免超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人工清除,超挖部分禁止回填虚土,须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及工艺回填。
4. 基底检测基础开挖完成后由项目部试验室进行基底承载力检测及基底的尺寸的检测,自检合格后报业主、监理、地勘和设计单位检验其基槽的平面几何尺寸和承载力,合格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作业,否则应进行换土或其它加固措施,基底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浇筑基础或换填基础砂砾石。
5 .基础模板安装及浇筑(1)八字墙基础模板采用木模拼装。
基础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刨光且应保持平整,木模板的接缝可制作成平缝、搭接缝或企口缝,当采用平缝时,应有防止漏浆的措施;转角处应加嵌条或做成斜角。
安装侧模时,支撑应牢固,防止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时产生移位。
(2)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①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 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②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
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③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④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3)混凝土浇筑①混凝土拌和站必须配备拌制设备和计量装置,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并严格按配合比拌和。
②混凝土搅拌均匀,颜色一致。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如运到灌筑地点混凝土有离析现象,灌注前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并不得再次加水。
③从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④使用插入式震动器时,混凝土灌筑分层厚度不大30cm振动时间20〜30s,操作时依次垂直插入混凝土内,拨出时速度要缓慢,相邻两个插入位置的距离不大于振动器的有效振动范围且不大于50cm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为5〜10cm⑤混凝土灌注完毕10〜12h以内,就要用麻袋覆盖并浇水养护。
养护期限不得少于7天。
浇水以能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度。
当气温低5度时,混凝土严密覆盖,保温保湿,不浇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