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时间当作朋友ppt课件

把时间当作朋友ppt课件



如何正确估算时间? 及时行动
侯世达法则: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 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 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 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 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有些任务是熟悉的,正确估算时间往往较容易;有些陌生 的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遇到各种所谓的“意外”。其 实他们根本不是意外,只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 • 面对任务,明明已经焦虑到不行,拖延的人为什么还迟 迟不开始行动?一个常见的原因是错误地估算任务完成 的时间,可本质原因来源于恐惧——无论是来源于内部, 还是外部的恐惧。 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 错和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 但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认知错误,即认为那些 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直接做好的。那些犯了 错、做不好的人根本内办法不自卑、不怀疑自己…做事 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 具规模。遇到困难,心平气和地面对就好了,因为这只 不过是生活常态。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一个人一旦开 始做事情,被嘲弄、被耻笑的概率将远远高于被快讲的 几率。因为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做 好。


学习技能的重要性
心智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 形成?
• •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时,人们常常会问:“学习 这东西有什么用?” 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 “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了大量的 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而“不知道那 东西到底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决 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决定去学的 原因。 在学与不学的过程中,也渐渐形成一种心智。 选择学的人,只是自顾自学了,许多年后他自然找 到这项技能的用处,享受它所带来的好处。于是这 个既有的经验成为他心智的一部分。当他再遇到新 的学习机会时,他自然会采取同样的策略——管他 有什么用,学呗,学了总有用处。 再说不学的人,当然不会知道这东西对他究竟有什 么用处,当需要用到这项依然会选择 放弃,“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现在学也来不及了”! 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他的心智,最终,他 面临同样的机会时,还是会与过去一样,作出同样 的选择。

真正的梦想? 与时间做朋友
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 的人的敌人。
•人们往往对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并不满意,他们都心怀 梦想,一个“无论如何早晚都要从事的梦想职业”,而不幸 的是,很多人正因如此沦为平庸之辈。 •从一个人开始从事一个职业的那一瞬间起,只要足够努 力、认真,他的能力就会不断积累。如果这个人实际上 向往的是另外一个职业,那么他的所谓“梦想”几乎必然使 他在当前这份职业上心不在焉,没什么积累。天长日久, 这个人在当前的职业中逐渐落后于那些认真做事的人。 但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奋起直追,反过来,更可能 的是把“反正我的梦想不是这个”当做借口。心怀“梦想”的 时间越长,它的沉默成本就越高。很多人都在无意间被 自己的梦想绑架。 •其实世界上80% 的职业并不过分依赖天分,更可能几乎 只依赖积累。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 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情。 如何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 否真实!
• • • • • •
人为什么浮躁? 如何正确定义“完美主 义者”?



浮躁的原因: 1.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讲速成) 2.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是不能跨越的。 3.自我满意度不断下降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间,而且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出路——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 一蹴而就。这条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种非常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 美主义倾向。因为他们不现实,所以他们脆弱,很容易 受伤。有些人会故意把自己标榜成完美主义者,是他们 抬高自己的手段,也是不去做一些事情的借口——“做 不好的事情我不做”。往往结果一事无成。 一些真正优秀的人也被称为完美主义者,事实上,这种 描述并不准确。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是有能力 做到更接近完美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 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至多只能做到接近完美,或 者更接近完美。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忍 耐各种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 情,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
我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希望一切 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只是我们永远做不到。 • 大部分人都有钻牛角尖的习惯,只是程度不同—— 因为对未知的恐惧早已根植在人类的基因中。未知 的因素会给人们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 • 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 1.首先,我们要承认自己不可能全知全晓。有些问题, 暂时不去问为什么可能更划算。 2.其次,我们要了解未知分为两种:一种是永远不可能 如何克服未知带来的恐惧? 解决的;另一种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也许能够解决的。 第二种未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第一章的内容需要 在掌握后面某一章的知识之后才能深入了解。”想要 马上解决当时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也是爱钻牛角尖 的人常常吃亏的一个原因。很多事情只有长大之后 才能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 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 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进。不一定当什么 时候,在什么地方,因什么由头,它们之中的一部 分就有了明确的解决方案。 • 注意,一定要把问题记下来,以防忘记而失去获得 答案的机会。
把时间当作朋 友



什么是心智?

心智是一个人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经验的 总和,也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 心智和智商不同。大多数人都拥有正常的智 商,但是并非每个拥有正常智商的人都拥有 正常的心智。 心智被开启之前,一个人可以用他作为人类 拥有的智商正常地生活——当然有好有坏; 当一个人心智开启之后,他将面临一个崭新 的世界——尽管依然有好有坏。在这个崭新 的世界里,一切都可能与从前不一样,因为 他要用开启了的心智,重新去理解,去判断。 “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心智一旦开启, 就可能因为学习而像病毒一样疯狂发展,与 此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地大幅增长。 心智可以发展,可以培养,可以重建,甚至 可以反复重建,没有封顶;反过来,如果过 程中出现一些差错,那么心智的发展就可能 出现停滞,甚至倒退,没有保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