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3一.现代文阅读(共50小题)1.(二)快乐的种子一位母亲因为意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悲伤过度而不思饮食。
她向镇上的智者求助,只要能让儿子复活,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智者让她去寻找快乐的芥末种子,它必须来自一个完全没有忧伤的幸福家庭。
她知道镇子上每一家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悲伤的插曲。
于是,她决定远行。
她来到另一个看起来很富裕祥和的镇子里,敲开了一户有漂亮花园人家的大门。
当她询问人家是否完全幸福时,女主人哀伤地摇了摇头,噙着泪水说她年幼的儿子刚刚查出来患上了不治之症。
她来到另外一家,这户人家的房子看起来很气派,没等她敲门,门已经打开了,出来的一对男女行色匆匆。
她忙问是否有事情发生,他们头也不回地答道,80岁的老父亲刚刚因为跌倒骨折了。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她呆呆地站在那里。
为了儿子,可不能灰心,她给自己打气。
于是,她不辞辛苦地敲开了一户又一户的门,可结果都令她万分失望,没有一个家庭是完全幸福的。
长时间的颠簸,加上沮丧的心情和落满灰尘的衣衫,使她看上去有些像乞丐。
她的确是个乞丐,到处乞求快乐的芥末种子,终日奔波却不得。
她茫然前行,饥肠辘辘。
眼前的一户人家不用打听,她就知道他们肯定很悲伤了,因为他们正在发丧。
她颓然地瘫坐在地上,这时一位胸前佩戴白花的人默默地扶她起来,让她坐在椅子上,并且为她端来一杯热水和一些糕点。
她的眼睛湿润了,人家失去亲人,却能给她一份温暖。
她反思着,尽管我有丧子之痛,但有谁比自己更适合去安抚那些同样需要慰藉的人呢?她黯然的心灵被自己的想法照耀得豁然开朗。
于是,她依然去敲开每户人家的门,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她忙于帮助他人摆脱一个又一个不幸和哀愁,以至于忘记询问芥末种子。
而实际上,那颗芥末种子已经在她的心里发芽、成长。
原来,快乐的种子是发自心底的给予。
(1)写出下面两个词的反义词。
富﹣温暖﹣(2)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她不辞辛苦地敲开了一户又一户的门,可结果为什么都令她万分失望?(4)她在遇到了什么事情之后进行了反思?(5)试分析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
2.请给我一个说话的机会一个男子喘着粗气跑上楼,“哐当”一声推开门,把我们办公室里的人都吓了一跳,他怔怔地站在门口,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失态。
“你找谁?”有人问。
“我……”男子吞吐说□“我想要杯热水。
”此话一出,立刻激起了公愤。
“出去,我们这里不卖水!”几个声音同时喊着□男子被声浪轰退了好几步,他正欲解释什么,“出去出去”的声音却连绵不绝,压得他什么也说不出,只得落寞地转身,垂头走了出去。
我注意到男子忧郁的眼神,我很想知道,他为什么会鲁莽地冲进一间办公室,只为了一杯热水。
为了不至于和房间里的愤怒气息对抗,我从电脑桌前轻轻站起来,追了出去。
在楼梯转角处,我叫住了男子,问他要水的理由。
男子告诉我,他正和父亲走在街上,突然父亲胸口绞痛,老毛病又犯了。
他父亲随身带着药,可因为胃寒,必须要靠热水吞服药,情急中,男子才跑进最近的办公楼,他所有的希望只是一杯热水。
我转身回去,从饮水机上倒了一杯热水给男子,接过水后,男子对我千恩万谢。
我觉得这样的感激过了,不就是一杯水么?可他说出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不仅仅是一杯水,让我万分感激的是,你给了我一个陈述理由的机会。
”这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要求,可在我们的社会里,却几乎变成了一种奢望。
当我忘带钥匙,卡在自己单元口的铁门前时,我按了邻居家的门铃,希望他们能帮我开门,可没等我把话说完,就匆匆挂掉了话筒。
我想说,我住五楼,名字叫某某,却没人给我一个陈述理由的机会;我去陌生的单位办事,我不是百事通,如果找到不合适的问询者,对方会用极不耐烦的话语或眼神逼我离开。
我想说,我奔波了多次,我找得好苦,我的家人处在危难中,或者我带着全部的希望来到此地,但在多数情况下,我等不来一个机会,只是听我说说理由的机会!一个贸然进入办公室要水的男子,一个被铁门挡在楼外的我,或者是一个来回奔波,只为了打听到一条信息的你,多么希望,有人能不那么愤怒,和颜悦色地问:“告诉我,为什么你会找到我。
”即使他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但至少,他给了一次机会,让我们能不那么踌躇、那么战战兢兢地说出理由。
听别人去陈述理由,也许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可那一分钟,也许是一次给予双方的机会,彼此收获温暖和感动。
这样的机会,诠释着什么是爱和宽容。
(1)在文中“□”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句式变变变。
①这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要求。
(改成反问句)②男子告诉我,他正和父亲走在街上,突然父亲胸口绞痛,老毛病又犯了。
(改成直接引语)(3)短文主要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风气?(4)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3.课外阅读2角5分的奖励我家附近有一个熟肉铺,有时我到铺里买些烤猪肉之类的食品,带回家当午饭。
我从来不用铺子里给的纸盒和塑料袋,而总是拿着一个方塑料盒去买食品,这样回到家后也省得再把盒子里的食品腾到碟子里。
一天,我让老板娘给我割了一块肉。
她微笑着对我说:“七块两毛五。
”当我拿出钱包取钱时,她用赞许的语气说:“给七块钱吧!两毛五就算了。
我想鼓励人们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也真希望每个人都能像你这样。
”像学生得到校长的表扬一样,我高兴得发狂。
并且我得到了一份小小的环境保护奖﹣﹣她给了我两角五分的折扣。
你可能会说:两角五分算得了什么!可是我却很激动。
回到家后,我就忍不住向人们夸耀我得到的这份奖金。
我先给在国外的儿子通了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我又向别人讲了又讲。
家人对我的行为都迷惑不解。
是啊,两角五分的奖金有什么特别呢?政治家总是在讲“热爱祖国”,在我看来,“热爱祖国”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热爱的具体体现是:节约能源、减少生活垃圾、不污染环境。
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
我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带着手工编制的竹篓到集市上买东西,豆腐和猪肉都包在绿色的荷叶里,它们最后都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
我还记得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几句诗,这几句诗是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我教给他们的。
让我们用肥大的荷叶/包裹起皎洁的月光带回家/把它夹在一本唐诗书里/压得平平展展,像思念亲爱的人那样真的,用来做包装的荷叶是多么美啊!我们还用竹叶来包米饭团。
有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山民们用中空的竹筒盛装米饭。
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的不同啊!这也是我上集市时总带着塑料盒的原因。
当然,保护环境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但是这些不便不过是我们热爱祖国所付出的代价而已!常常有卖主问我为什么不要塑料袋时,旁边的人会代我解释:她要保护环境!我对他们的理解表示衷心感谢。
还有那两角五分的奖金,在我一生获得的奖金中,它是最宝贵的一次!(1)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赞许﹣﹣夸耀﹣﹣写反义词:增强﹣﹣保护﹣﹣(2)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算:A 作罢,不再计较B计算数目C当做、认做,值A、给7块钱吧!2角5分就算了。
B、你可能会说:2角5分算得了什么?②腾:A奔跑或跳跃B空出来,挪移C升到空中A、省得再把盒子里的食品腾到碟子里。
B、万马奔腾。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含义,完成填空或画线题。
①这“2角5分”是对“我”这样做的奖赏,是对“我”具有意识的肯定。
②“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
”日常生活中,人们污染环境的罪过还有等③“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不同啊!”“过去用的包装物”在短文中指的是、等。
使用它们的好处是。
作者至今还记得并在文中引用余光中的诗,表达了她对过去那些包装物的感情。
(4)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怎样的意愿?请用“﹣﹣﹣”画出原文中的语句。
(5)环境保护其实是容易做到的,但我们身边的人常常做不到,请你写一句警示语告诫大家注意保护环境。
4.阅读理解《敬重卑微》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体积,精神。
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比较句子,写出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小小生灵,活得滋润,活得有秩序有意义①“想不到“、“竟“:②两个“如此“:(3)、文中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
它常用来比喻。
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4)、读第⑤、第⑥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⑤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这一句相照应。
用“﹣﹣﹣”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②第⑥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③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
(5)、学海拾贝。
①“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②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5.阅读短文并完成后面各题上将与下士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
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统治者。
乔治•华盛顿是个伟人,但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的诚实、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
有一天,他穿着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
他所遇到的士兵,没一个认出他。
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筑街垒。
“加把劲!”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水泥块的士兵们喊道:“一、二、加把劲!”但是,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头都不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