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信息窗2红点2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
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
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每人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卡(一张等分成10个长方形,一张等分成100个小正方形)、0.5分米和0.50分米的纸条、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我是小小魔法师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 1 1,这三个数相等吗?
教师在1的后面添写0,板书:1 10 100,这三个数还相等吗?你有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启发学生加上长度单位后就可以相等了。

1米= 10分米= 100厘米,1 分米= 10厘米=100毫米。

(设计意图:学生想当魔法师的愿望强烈,激起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新知学习做铺垫。


2.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再一次走进动物世界,进一步学习有关小数的其它知识,好吗?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哪个动物的尾巴长呢?
师质疑:哪个动物的尾巴长?实际上是比较什么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哪个动物的尾巴长?实际上就是比较0.5和0.50哪个数大。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大胆猜测。

师:0.5与0.50到底哪一个数大?同学们不妨猜一猜。

预测:有的同学说0.5分米大,有的同学说0.50分米大,还有的同学说两个数一样大。

师:这只是我们猜想的结果,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用事实说话,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验证)
2.实验操作。

出示问题:0.5和0.50哪个数大?
探究提示:
⑴做一做,利用老师提供的纸条或正方形方格纸等学具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⑵比一比,根据上面的验证比较一下0.5和0.50哪个大?
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利用学具来研究,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几种学具,
1号学具袋:8张纸条,4张长0.5分米,4张长0.50分米,一把直尺;
2号学具袋:8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卡,4张等分成10个长方形,4张等分成100个小正方形;
3号学具袋:一张数位表。

教师边说边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学具,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证明0.5=0.50,按要求完成我们的活动。

温馨提示:
1.四人一组,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选用哪种学具来研究;由小组长分发每人一份。

2.想一想,怎样利用学具来证明0.5=0.50,然后动手做。

3.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汇报交流,验证猜想。

谁愿意把你的研究成果汇报一下?
学生的汇报与展台展示同步,师生相互评价,质疑对话。

学生作品预设:
●借助直尺。

从直尺图上,你有何发现?
0.5分米是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
的5份,就是5厘米;0.50分米是把1分米平均
分成100份,取其中的50份,就是50毫米;5
厘米=50毫米,所以0.5分米=0.50分米。

所以
0.5与0.50相等。

教师可配合展示图片进行理解。

●借助数位顺序表。

十位个位小数点十分位百分位
0 · 5
0 · 5 0
从数位顺序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数位顺序表填写,依据小数的意义,十分位上的5表示5个0.1,而百分位上的0表示0个0.01,也就是没有,所以写0或不写0都一样,因此我们就认为0.5=0.50。

●借助正方形纸片。

师:同学们根据图,想到了什么?
能自己说出什么吗?小组讨论交流,独
立解答,师巡视。

最后师指名回答。

生:把写0.5的正方形纸涂了5
份,写0.50的正方形纸涂了50份,然
后把它们叠放在一起,涂色部分正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0.5=0.50。

师:为什么这一张(师举起生手中的正方形)涂了5份,而另一张涂50份呢?能解释一下吗?
生:这一张纸平均分成10份,涂5份就是十分之五,十分之五就是0.5;而这一张纸平均分成100份,涂50份就是一百分之五十,一百分之五十就是0.50。

2. 举例验证,得出性质。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验证了0.5=0.50 这个猜想。

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呢?同学们还能列举出更多的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吗?
学生:0.500和0.5相等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00,有什么发现?这两个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什么变了?教师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再从右往左观察,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算式所包含的规律吧?(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时,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描述,用词的引导。

师生共同归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让学生读一读,教师指出这就是小数的性质,然后师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同学们认为这个性质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强调:添0或去0只能在小数末尾进行,而不是小数点的后面。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理解化简
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处?你能利用它来解决问题吗?
教师出示:你能将0.300和0﹒504 化简吗?
生读题后问:有什么疑问吗?(什么是化简?)生答后师出示课件:
学生化简:0﹒500=0﹒5 ;0﹒504=0﹒504
教师质疑:0.504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个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回答去掉这个0,小数的大小就变了。

●练习改写(课件出示课本小电脑)
学生独立解答,同位交流,汇报时说说改写小数又根据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两个小数大小相同,而位数和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可以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例子说一说。

指名回答。

4、质疑问难,强化性质。

(判断)
你们对这句话理解的够不够透彻呢?挑战一下你们。

(以下题目陆续出现)(1)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的性质,红字强调“小数”。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小性质,红字强调“末尾”。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我们今天通过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同时我们还尝试了“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许多科学知识都是猜想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比较归纳出来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更多更深奥的知识。

那么我们学习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呢?比如说当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
2.下列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2.3 6 5.100 700 12.0 10 8.250
学生独立完成后出示下列问题:
(1)想一想,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6和700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2)议一议,如果整数想改成大小不变的小数,必须先做什么?
通过此题重点训练学生整数改写时应该先添上小数点,再添0。

3.
温馨提示:
以元为单位,就是把1元看作
整体“1”
1元分成10角,其中的1角就
是1/10元,即0.1元。

1元分成100分,其中的1分
就是1/100元,即0.01元。

小组合作完成习题
全班交流订正:3.50元 0.80元 36.00元 9.08元
4.摆数游戏。

出示5张卡片:2、5、0、0、和“·”;同时出示游戏要求:
●每小组利用老师发给的数字卡片按要求摆数;3个人摆数,一个人做记录。

●想一想:怎样摆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分别摆出下面两种情况:
(1)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都能去掉。

(2)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一个能去掉,一个不能
去掉。

本题可通过学生板演汇报,不完全的可以补充。

同时让学生说说这样摆的技巧,你为什么这样摆?以此强化小数的性质。

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