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1、活动一:人与自然类——我爱大自然方向一:我与种子一起成长方向二:身边的昆虫2、活动二:人与社会类——报纸的“出版”3、活动三:劳动技术类——我是小小修理工5、活动四:自我发展类——小鬼当家6、活动五:技术设计类——趣味运动会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如何整理、归纳问题,如何进行实验,如何观察昆虫,如何饲养昆虫。
2、了解报纸的出版过程,采访工作中的记录技巧,如何合理分工,报纸的版面设计与制作。
3、认识修理工具,向家长、老师或修理师傅学习修理,调查需要修理的物品并收集起来,动手修理。
4、学会沟通和相互欣赏,现金流水账的记账方法、如何买东西。
5、设计运动项目,组织和安排运动会,宣传运动会,运动会活动体验。
6、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也会让我们通过活动,去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体验社会中的不同角色。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又一个初步的了解,是帮助同学们增长实践才干的一门课程。
教学难点: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随手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养成及时整理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2、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随手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养成及时整理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课题:人与自然类——我爱大自然方向一:我与种子一起成长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怎样发现问题,如何整理、归纳问题,进行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制作种子标本,进行播种实验。
教学重点:信息收集与整理,实验与验证。
教学难点: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制作种子标本。
教学过程:一、提出活动主题师: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种子植物,你发现了吗?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等,绝大多数来自种子植物,如果你稍加留意,动脑思考,你就会发现很多植物种子地方奇妙信息。
1、怎样发现问题?(1)通过观察发现问题。
(2)通过思考发现问题。
(3)头脑风暴提出问题。
(4)留心记下别人的问题。
2、如何整理、归纳问题?(1)分析筛选问题。
(2)分类整理问题。
(3)推敲主题名称。
二、活动准备1、制定活动方案。
主题名称研究目的研究方式研究步骤研究成果展示方式2、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1)准备于种子有关的书籍资料,保存介绍植物种子的网址,以备查阅。
(2)根据需要准备各类实验器材和材料。
(3)平时留意收集各种植物种子。
作业设计: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人与自然类——我爱大自然方向一:我与种子一起成长一、提出活动主题1、怎样发现问题?2、如何整理、归纳问题?二、活动准备1、制定活动方案。
2、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教学反思:教学课题:人与自然类——我爱大自然方向一:我与种子一起成长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怎样发现问题,如何整理、归纳问题,进行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制作种子标本,进行播种实验。
教学重点:信息收集与整理,实验与验证。
教学难点: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制作种子标本。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我们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制定了活动方案。
二、活动建议1、收集有关种子的资料。
师:资料的来源很多,通过查阅书籍、询问、观察、参观、调查都能获取大量资料。
(1)书籍报刊;(2)网络查询;(3)询问;(4)观察;(5)实地考察。
如:从小到大,我自己玩过的玩具有哪些呢?爸爸妈妈小时候玩什么玩具?怎么玩的?古代人玩什么玩具?……2、进行种子萌发实验。
师:要想进一步认识种子,不仅需要了解种子的结构,还要对种子的萌发条件进行研究,我们应该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探究。
那么如何进行实验呢?3、制作种子标本。
师:植物种子标本的制作方法是什么?三、活动拓展1、举办植物种子标本展。
2、进行播种实验。
3、开展宣传活动。
四、活动总结1、汇报与展示。
2、收获与体会。
作业设计: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评价表。
板书设计:人与自然类——我爱大自然方向一:我与种子一起成长一、活动建议1、收集有关种子的资料。
2、进行种子萌发实验。
3、制作种子标本。
二、活动拓展三、活动总结教学反思:教学课题:人与自然类——我爱大自然方向二:身边的昆虫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昆虫,制作昆虫标本,饲养一种昆虫并进行长期地观察,制作昆虫工艺品。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了如何观察昆虫、如何饲养昆虫。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了如何观察昆虫、如何饲养昆虫。
教学过程:一、提出活动主题师: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很多千奇百怪、种类繁多、色彩斑斓的昆虫。
让我们一起到绚烂多姿的昆虫世界里解开这些秘密吧!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请同学们一起提出与昆虫有关的问题。
二、活动准备1、制定活动方案小组成员一起制定小组的研究方案。
2、做好活动前的准备(1)准备捕捉和观察昆虫的工具。
(2)准备好查找资料需要的工具书或网址。
(3)准备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需要的工具。
(4)准备好饲养昆虫的器皿、材料等。
三、活动建议1、寻找昆虫、观察昆虫。
师:在我们的身边很容易发现昆虫,它们的数目和种类非常多,长相千奇百怪,行为五花八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观察昆虫呢?2、收集关于昆虫的资料。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组内汇报、交流,并谈谈收集中遇到的问题、困难,说说解决的方法。
3、制作昆虫标本。
师:为了进一步研究昆虫和更好地欣赏美丽的昆虫,人们就把昆虫制作成标本长期保存。
那么你知道如何制作昆虫标本吗?4、饲养一种昆虫并进行长期地观察。
师:我们该如何饲养昆虫?作业设计: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人与自然类——我爱大自然方向二:身边的昆虫1、提出活动主题2、做好活动前的准备3、活动建议教学反思:教学课题:人与自然类——我爱大自然方向二:身边的昆虫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昆虫,制作昆虫标本,饲养一种昆虫并进行长期地观察,制作昆虫工艺品。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了如何观察昆虫、如何饲养昆虫。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了如何观察昆虫、如何饲养昆虫。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如何观察昆虫、如何饲养昆虫?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制作昆虫工艺品。
二、活动拓展1、制作昆虫工艺品。
仔细观察昆虫的形状、结构以及颜色,用写实法、夸张法或拟人法,画出你最喜欢的一种昆虫,或者运用废旧材料制作一种昆虫工艺品、小模型。
2、编排有关昆虫的情景剧。
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昆虫情景剧的脚本设计。
3、采访活动。
和老师或家长一起,到学校附近的花鸟市场,找一找有哪些昆虫被出售,采访一下摊主。
三、活动总结1、汇报与展示。
师:这次活动就要结束了,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呢?2、收获与体会。
师:你一定有不少收获,也有一些激动人心的发现吧!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吧!作业设计: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评价表。
板书设计:人与自然类——我爱大自然方向二:身边的昆虫1、活动拓展2、活动总结(1)汇报与展示(2)谈收获与体会教学反思:教学课题:人与社会类——报纸的“出版”教学目标:知道报纸的具有传递消息的功能,知道报纸出版的流程、报纸的分工、报纸的结构、报纸的分类。
教学重点:了解报纸出版的流程。
教学难点:了解报纸出版的流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提到报纸,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学校里、社区里,包括农村里,很多地方都设置有读报栏,家里也常常订有一种或几种报纸。
那么通过报纸你都能了解到哪些内容呢?二、新授1、提出活动主题师:我们对报纸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要真正的出版一份报纸,还需要解决许多的问题。
2、每人就“报纸的出版”提出5~10个问题,以班为单位,选择最普通的问题进行讨论。
如:(1)报纸出版过程的调查。
(2)组建自己的小报社。
(3)制作自己的小报。
(4)给报纸分类。
3、活动准备(1)制定活动方案活动小组,发挥集体力量,共同研究吧!(2)做好活动前的准备△根据实际需要,准备相应的活动工具。
如照相机、纸笔等。
△了解报纸的一般结构。
△构思小报的主题。
△收集、整理或创作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构思、设计想要制作的小报的版式。
△选择大小合适纸张、彩笔等。
作业设计: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活动二:人与社会类——报纸的“出版”1、提出活动主题2、活动准备(1)制定活动方案(2)做好活动前的准备教学反思:教学课题:人与社会类——报纸的“出版”教学目标:知道报纸的具有传递消息的功能,了解报纸出版的流程、报纸的分工、报纸的结构、报纸的分类。
教学重点:了解报纸出版的流程。
教学难点:了解报纸出版的流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要制作自己的小报,光凭着热情可不行,要先学学经验,了解一下报纸与其它媒体相比有哪些优点,了解一张报纸都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
二、新授1、活动建议(1)参观采访、学习经验。
采访工作中记录技巧:①采访开始时,可以先不拿出笔记本,自然地与被采访者交谈。
②采访进行中需要记录时,再取出笔记本。
③接下来笔记本就在手边了,可以自然而然第随时记录。
④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倾听、观察和发现新问题上,不能只埋头记笔记。
(2)组建报社、确定主题如何合理分工:①一份正规出版的报纸要发送到读者手中,需要主编、记者、编辑、排版、美编、校对、印刷工人、发送员等很多工作人员。
②依据个人的爱好、特长申报职务。
(3)搜集素材、加工整理(4)版面设计、制作报纸①版面设计。
②添加内容。
2、活动拓展3、活动总结(1)汇报与展示请大家带着自己制作的小报,讲一讲你们小组“出版”这份报纸的经历与心情。
(2)收获与体会师: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有了许多收获,请留下你的收获与体会。
作业设计: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评价表。
板书设计:活动二:人与社会类——报纸的“出版”1、活动建议2、活动拓展3、活动总结教学反思:教学课题:劳动技术类——我是小小修理工教学目标: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了解修理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生活中需要修理的物品,通过动手修理物品,提高我们观察与动手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修理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观察与动手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书包、钢笔、板凳、水龙头等物品,这些物品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这些物品难免会出现故障,以致我们使用起来不方便或不能使用,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你会自己修理吗?二、提出活动主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环境,在班内展开讨论,根据讨论的结果和各自的兴趣、爱好,组成你们的活动小组,并确定活动主题。
1、修理工具知多少。
2、做个小小修理工。
3、修理水龙头。
4、探究××的修理过程。
三、活动准备1、制定活动方案。
2、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1)邀请家长、老师或修理师傅讲解修理技巧并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