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远离香烟主题班会精品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

远离香烟主题班会精品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

常生活时(例如就在 你去度假的时候)戒烟。有些吸烟者发现,以小题大作的 方式向所有的人宣布自己要戒烟了,这也有帮助。这可成 为你在意志衰弱时而不屈服的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第四步:在最初的戒烟困难期内,你可尽量使用任何 代替香烟的东西。嚼口香糖、服食抗烟丸(不需医生处方 即可买到)都有帮助。如果你手指缝间不夹支香烟就觉得 很空虚的话,那你就交支铅笔或钢笔。此外,可做本书所 推荐的一种松弛运动,以缓和香烟似乎能够为你消除的那 种紧张感。放弃(至少是暂时放弃)你的一些与吸烟有关 联的活动对戒烟也有帮助。例如,如果你在居家附近的酒 吧里喝酒时,会习惯性地点上一支烟,那你就暂时不要去 酒吧。避开对吸烟有鼓励作用的情况。例如,坐火车、公 共汽车及飞机旅行时,选择坐在非吸烟区,这对戒烟也有 帮助。
事实上,大多数真正想戒烟的人,是能够靠自己就把烟戒掉的。 下面这种逐步进行的戒烟过程,已经证明是有效的,数以千计的人 实行这种方法,已经不再吸烟了。
第一步:分析你的吸烟习惯。把你通常在24 小时期间所吸的 每一支香烟及你几乎是自动点烟的时间(如每喝一杯咖啡就点一支 烟,饭后一定来一支烟,或是开始一天工作前点支烟),登记在一 张表上。花上两、三周时间去研究,在什么时候及为什么你需要吸 烟,这样你才会对自己所抽的每一口烟 正加以注意。这会使你愈 来愈关心你的吸烟动作,有助于为戒烟作好准备。
富,即通常所说的“蜡质”或“尼古丁”。 吸烟者吸入香烟过程,是香烟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
列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化学反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其化学成 分很复杂,从烟雾中分离出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主要有毒 物质为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 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质。在烟草中原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氨基酸等人体需要的有益物质,如果把它作食用那是 有益的,但是把它作为香烟,经过燃烧而释放出烟雾灰尘等,也 都变成有害物质。烟草点燃的烟雾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气体部分 ,占据92%,包括多量的氧和氮无害气体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及 微量的致癌、促癌、纤毛毒物质。粒相部分占8%,主要为尼古丁
管中国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止任何经营场所 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但83%的吸烟学生说,没 有遇到因年龄太小而买不到烟的情况。近92%的 学生认为吸烟肯定会损害健康,但仍有22%的男 生和4%的女生表示可能或肯定会在今后吸烟。中 国目前有3.2亿烟民,大多数人的"烟龄"始于青少 年时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杨功焕教授说:" 开始吸烟的年龄越低,今后成为习惯性吸烟者的 可能性就越高,戒烟的可能性越小。"这项调查在 天津、重庆、山东和广东的186所中学进行,是世 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组织的全球 性调查的一部分。
....吸烟对女性有特殊危险,吸烟的妇女如果正使用口服避孕药,会 增加心脏疾病发作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吸烟孕妇的胎儿易
发生早产和体重不足,婴幼儿期免疫功能降低,容易生病;据统计, 孕妇被动吸烟的婴儿致畸率明显增高。
烟草、烟雾中的有害成分 烟草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占40%~50%)羧酸、色素、萜烯 类物质、链烷烃、类脂物质等组成,同时还有一些生长过程中必 需的营养物(如硝酸盐等)以及某些污染物(如农药、重要金属 元素等)。烟草与别的植物不同这点是所含的萜烯类物质比较丰
和烟焦油。
尼古丁的毒性及成瘾性
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 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 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 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 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 。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 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 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烟草不但对高等动物有害,对 低等动物也有害,因此也是农业杀虫剂的主要成份。所以 说:“毒蛇不咬烟鬼,因为它们闻到吸烟所挥发出来的苦 臭味,就避而高飞远走。同样道理被动吸烟者对烟臭味也
吸烟危害
烟草燃烧后冒的严重含有20多种毒素,对生命危害最大的要算尼古 丁了。仅就这一点来说,吸烟有三大危害:
1、可以直接毒杀生命 有人通过动物实验获得了下列惊人的结果:在大的马也经不住注 射8地尼古丁,就会很快死亡;活蹦乱跳的狗,用不了一滴尼古丁 注射到静脉里就可以将它置于死地;另外,使某些动物长期吸烟后, 可以发现有血管收缩甚至硬化的明显趋向。 2、可以破坏人体的营养成分 吸烟可以阻止人体对维生素丙的吸收,尼古丁对维生素丙有直 接的破坏作用。人体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丙,就有的坏血病的可能。 3、可以诱发多种疾病 由于吸入体内的烟对呼吸道、消化道等器官有恶性刺激作用, 因而有人认为它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呼吸道感染甚至为口、唇、 舌、食道、呼吸道费等癌症的诱发因素。
我国每天2000人死于吸烟
北京5月29日电记者从今天召开的中国21世纪控烟策 略研讨会上获悉,中国卫生部门将制定一项控制烟草的国 家行动计划,以有效地减少因吸烟而造成的健康问题和经 济损失。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63%的成年男 性和4%的女性吸烟,总数超过3.2亿人。中国预防医学 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 学的研究人员曾在中国进行了两项世界规模最大的吸烟与 死亡关系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每天有2000人因吸烟而死 亡,如果目前的状况持续下去,到2050年每天将有8000人 死于吸烟,每年将达300万。
在被调查的近12,000名13到15岁初中学生中,有32.5%的男生 和13%的女生尝试过吸烟,总吸烟率为22.5%。开始吸烟的平均年 龄仅为10.7岁。超过一半的学生说他们在1周内至少有1天会生活在 烟雾缭绕的环境中。
吸烟学生获得香烟的途径主要包括自己购买、
向别人要以及从比自己年龄大的人手中得到。尽
远离香烟
左边,一个吸烟者的肺,右边是一个不吸烟者的 肺。每天吸一包烟的人的肺,一生中至少比不吸 烟者的肺多吸入5kg的毒性颗粒!
红血球的工作包括运输肺中的氧气(O2)到身体中不同的细胞中,同 时带回二氧化碳到肺中(二氧化碳= 细胞产生的废物)。而香烟中包 含的一氧化碳(CO), 则对红血球有强烈黏附作用,阻止它们运输O2 和二氧化碳, 最终导致身体的整个组织对氧气吸收的减少。
有不适的感觉。
如何戒烟
不管你吸烟有多久,当你停止吸烟时,几乎所有与吸 烟有关的健康危险都减低了。例如,你得心脏病的机率会 急速下降。经过5年不吸烟之后,因易患与吸烟有关疾病 而早死的危险,几乎减少了一半。经过15年不吸烟,这种 危险已完全消失
对吸烟所作的研究指出,每5个吸烟者就有四人想停 止吸烟,但是想停止吸烟的4 个人当中,却只有1个能设 法停止吸烟。不过,那些戒烟失败的人,就是那些不肯忍 受戒烟时一定会发生的不便情况及脱瘾症状的人。利用催 眠、团体治疗或针灸也许能够使这些症状得到缓解。如果 你想戒烟,却无法自己戒成功,可去找医生磋商一下。他 可能会给你提出一些戒烟的方法,或是介绍你去参加本地 社团所举办的戒烟计划。
2) 次是长时间承受较大的生活压力。由于青少年在学习、 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较多, 而知识,经验又不足, 情绪不稳,承受和调节能力较弱,因而会促使他们在吸烟 行为上寻求心理慰藉。
3) 为吸烟有一定的益处。有些青少年受社会误导,认为 只有抽烟才能显示男子汉的风度和气质。而更多的人把抽 烟作为一种社交方式,交际需要逐渐形成抽烟行为。
第二步:下定决心,永不再回头。把你为什么要戒烟的理由都 写下来,其中包括戒烟后有哪些好处在内。例如,戒烟后你吃东西 会更好地品尝滋味、早晨不再咳嗽等等。在你实际行动之前,应使 你自己相信,戒烟是值得~试的事情。
第三步:在日历上圈选一个日子,在这一天完全不再吸烟。这是最 为成功的办法,而且是痛苦最少的戒除吸烟恶习的方法。如果家人 或好友能跟你一起行动,在同一个时候戒烟,在戒烟期前几天最困 难的日子里,互相支持,抵抗烟瘾,这对戒烟是很有好处的。
细胞的纤毛的垂直切面(在支气管),它们具有防止尘土、微生 物或分泌物入侵的功能,而烟草的烟将会破坏这些纤毛。
在显微镜下, 焦油的纤维状微粒,(仅仅一根香烟衍生 物), 类似蚁丘。当你抽烟时, 这些微粒将在肺的底部,在 肺泡和一些比较稀薄的分枝中筑巢。
免疫系统有各种各样的种类细胞吞噬和分解吸入的物质。例如, 巨 噬细胞 (白血球“道路清扫工”) 可以寻找和清除异样微粒。烟草则 会毒死巨噬细胞, 使肺对传染和其它污染物更加敏感。
在中央部份, 你还能看到未受破坏的细胞纤毛, 但是在周围的已经被烟草烧焦不存在了!
吸烟引起急性中毒死亡者,我国已早有发生, 吸烟多了就醉倒在地,口吐黄水而死亡。为 此崇祯皇帝曾下令禁烟。在国外也有报导: 苏联有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烟,吸一支大雪茄 烟后死去。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的健康 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 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 医生抢救无效死去。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 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 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 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吸烟量较大并不中毒呢?每 日吸卷烟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其中尼古 丁含量大大超过人的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 却很少,原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 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 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此外纸烟点燃 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 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机体吸收。 而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再加上长 期吸烟者,体内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瘾癖性, 而使人嗜烟如命。
4) 老师及所尊敬的人持续吸烟。人类行为的形成是个学 习、模仿、逐步定型的过程,青少年正处在学习、成长的 时期,老师、家长的吸烟行为在青少年中往往起到误导作 用,并使反吸烟教育的说服力下降。目前许多电影、电视 中的英雄人物、领袖人物的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产生了 不良误导作用。
中国青少年吸烟状况令人担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