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


流动性(liquidity):一种资产转变为交换
媒介的难易程度。
财富(wealth):所有价值储藏的总量 = 货 币资产 + 非货币资产
二、货币存量及其衡量指标
货币存量(money stock):经济中流通的 货币数量。
M0—现金 M1—现金+活期存款 M2—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三、银行体系与中央银行的职能
100,000,000,000,000 1,000,000,000,000 10,000,000,000 100,000,000 1,000,000 10,000 100 1 1921
(c) Germany
Index (Jan. 1921 = 100)
Price level Money supply
10,000
1,000
(b) Hungary
Price level Money supply
10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0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Money and Prices During Four Hyperinflations
Index (Jan. 1921 = 100)
i r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通胀率
美国的名义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
百分比 (每年)
15
12
名义利率
9
6
通货
3
膨胀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四、通货膨胀的成本
1.皮鞋成本
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 浪费的资源,即为了减少货币持有量而必需 牺牲的时间与方便。
1922 1923 1924 1925
10,000,000 1,000,000 100,000 10,000 1,000 100 1921
(d) Poland
Price level Money supply
1922 1923 1924 1925
3.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
在长期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只影响名义利率,不 影响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作一 对一的调整。
第26章 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
货币的定义和职能
本 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要 商业银行与货币创造
点 货币供给与长期经济中的价格水平
费雪效应、古典二分法
通货膨胀的成本
一、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社会普遍接受的,可用于购买产品和 劳务的一组资产。
货币的职能:
1.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2.价值储藏(store of value) 3.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
货币中性(money neutrality): 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不影响实际 变量的观点。
2.货币数量论方程式
—— 反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格水平变化与货币供给量变动之 间的关系
货币流通速度V:一单位货币在一定时间内 易手或周转的次数。
V

名义GDP 货币供给量

P Y M
货币数量论方程(the equation of money
货币需求(Md ) 货币供给( Ms) 在长期,价格水平的调整使货币市场
达到均衡

Ms



1/P
Md 货币量 M
2.货币供给量增加与通货膨胀
Ms
Ms’




1/P
Md
货币量 M
我国货币总量、GDP与RPI增长率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M2增长率 37.3 34.4 29.5 25.3 17.3 15.34 14.74
26.8 25.5 21.1 15.8
20.8 19.5 15.1
9.8
五、长期通货膨胀的原因
短期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demand pull inflation);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ost push inflation) 长期通胀的原因:货币供给量的快速、持续增加。
1.货币市场的均衡
Money and Prices During Four Hyperinflations
Index (Jan. 1921 = 100)
100,000
10,000
1,000
(a) Austria
Price level
Money supply
Index (July 1921 = 100)
100,000
例子 你拿出放在枕头下的100美元存入你的银行帐 户。如果这100美元作为准备金留在银行体系 中,并且银行保持的准备金等于存款的10%, 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量会增加多少,货币供给会 增加多少?
商业银行与货币创造
客户

银行
A
存款额
100

B
90

C
81
…… 总额
…… 1000
准备金
贷出
10 90(贷给乙)
我国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
银行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准备金(亿元) 9,196.9 9,052.6 8,773.2 10,158.4 11,189.2
国有商业 银行
存款(亿元) 59,477.8
准备金比率(%) 15.5
69,769.7 77,505.0 87,670.3 110,251.9
2.菜单成本
—— 改变价格的成本 3.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资源配置失误
通货膨胀扭曲了相对价格,从而扭曲消费者 和生产者决策,导致市场不能把资源配置到 最佳用途上。
4.税收扭曲
所得税是对按名义利率计算的名义收入征税。 通货膨胀扩大了资本收益规模,无形中增加 了这种收入的税收负担,降低了储蓄的税后 真实利率,从而降低了储蓄的吸引力。
Nominal GDP, the Quantity of Money, and the Velocity of Money
Indexes (1960 = 100)
2,000
1,500
1,000
Nominal GDP M2
500 Velocity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Assets(资产,即资金运 Liabilities(负债即资金
用)
来源)
准备金 证券
贷款
政府债券 企业债券 股票等
工商业 不动产 消费者 银行间等
支票存款 非交易存款
储蓄存款 小额定期存款 大额定期存款 借款 中央银行借款 其他金融机构借款
银行资本
其他资产(如实物资本等)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
GDP增长率 13.5 12.6 10.5 9.6 8.8 7.8 7.1
RPI增长率 13.2 21.7 14.8 6.1 0.8 -2.6 -3.0
六、几个基本概念
1.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
古典二分法: 名义和实际变量的理论区别: a.货币制度只影响名义变量 b.实际变量是经济中的实际因素决定的
74
2002
110,251.90 81,548.60 28,703.30
74
2003
122,449.30 92,604.70 29,844.60
76
注:2003年为2003年6月的数据。2002年后的贷款总额指国有银行对非金融机构债权。 资料来源:2002年前的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2002年第13页。2002年后的数据来源于《中国 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3-3。
1.现代银行体系的构成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其他金融机构
2.中央银行的职能
负责货币的发行 管理并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运行 制定货币政策与控制货币供给量
四、银行体系与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money supply):经济中可 得的货币量。
1. 商业银行与货币创造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从事货币经
营的企业。其最基本的业务活动是吸收存 款和发放贷款。
货币创造:商业银行把吸收来的存款贷放出去,
并通过使用转化为新的存款时,它就创造了新 的存款货币。这就是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
准备金(reserve):银行存款中没有贷出去的部
分。
准备率(reserve ratio):银行作为准备金持
有的存款的比率。
1999
存款总额 60,378.85
69,324.91
贷款总额 53,611.02 57,456.22
存贷差 6,767.83
11,868.69
存贷比 (%)
89
83
2000
76,945.23 58,250.69 18,694.54 76
2001
87,509.53 64,662.81 22,846.72
13.0 11.3 11.6 10.1
超额准备金比 率
准备金(亿元)
9.5
1,948.9
7
5.3
5.6
4.1
2,405.5 3,020.6 3,350.3 3,707.0
其他商业 银行
存款(亿元)
准备金比率(%)
7,583.4
25.7
超额准备金比 率
19.7
8,968.4 11,867.3 15,865.4 23,484.7
c.改变贴现率(discount rate) ——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支付的利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