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 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体制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 创新B. 实事求是C. 发展D. 廉洁3.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A. 根本任务B. 优越性C. 根本目的D. 发展动力4. 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B. 实行按劳分配,增强综合国力C. 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社会财富D.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5. 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A. 1992年南巡谈话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C. 党的十三大D. 党的十二大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改革开放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增强综合国力D. 发展生产力7.邓小平讲,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A. 科技和教育B. 经济和军事C. 科技和经济D. 资源优势8. 邓小平论述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C.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9.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10.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靠自己的发展B.消灭剥削和压迫C.改革开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1. 当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根本制度的变革B.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1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依法治国C.保证社会公平D.保持社会稳定13、邓小平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论断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 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C.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D. 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特征14、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A. 实现公有制B. 实行按劳分配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 生产力的高度发达1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根本任务B. 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 基本要求二、多项选择题1.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划分的两个阶段为()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B.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共产主义阶段2. 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A.公有制为主体B.共同富裕C.四项基本原则D.改革开放3. 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A. 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B.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 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 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C. 目的与手段的统一D.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A. 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B. 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C. 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D. 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6.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A. 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B. 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7.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A. 实现共同富裕B. 不存在两极分化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消灭剥削,消除阶级8.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是()A. 共同富裕B. 市场经济C. 按劳分配D. 公有制占主体9、实现共同富裕是A.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B.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C.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D.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10、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客观依据是A.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B.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C.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D. 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要求三、辨析题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
3、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又是分层次的。
四、简答题1、为什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3、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重大意义是什么?4、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5、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五、论述题1、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3、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A4.D5.A6.D7.A8.B9.C 10.A 11.B 12.D 13.C 14.D 15.C二、多项选择题1.AB2.AB3.BD4.ABCD5.ABCD6.ABD7.ABD8.CD9.ABD 10.ABCD三、辨析题1. [答案要点]:1)正确。
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二是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4)对社会主义来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建成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离开了这个目标,也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2. [答案要点]:1)不完全正确。
前一句是正确的,后一句是不准确的。
2)从前一句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所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正确的。
3)从后一句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状态,还不富裕,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所以说,后一句不准确。
3.[答案要点]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优越性所在;但是,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理解为同步富裕,它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应鼓励个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4.[答案要点]这一命题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
(1)在邓小平理论中,社会主义本质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各有特定的地位和作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基础、前提、根本。
它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是途径,它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结果,它规范制约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道路。
(2)在上述内在统一的基础上它又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社会主义本质,它是社会主义的最高层次,它从功能、价值、目标、任务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各种制度、形式、特征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内容。
第二层次是社会主义特征,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层次,是社会主义共同属性的概括,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式和制度体系的主要特征。
第三层次是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它表现为一定的体制、模式。
社会主义模式是社会主义特征在不同方面的展开和表现。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邓小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中国国情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突出强调生产力的重要性,把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2.[答案要点]第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这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深化改革,相信和依靠人民。
第二,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外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内,要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国家统一,解决这所有问题,关键要靠自己发展。
第三,抓住机遇加快社会发展。
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3.[答案要点]第一,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第二,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4.[答案要点](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就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完善,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答案要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首先,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