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DIP员工培训教材
9226× 0.1 U331
极性
第一脚
极性
第一脚 方向
4.SMT元件尺寸描述: 英制0 0402 0603 0805 1206 长×宽 0.04英尺×0.02英尺 0.06英尺×0.03英尺 0.08英尺×0.05英尺 0.12英尺×0.06英尺 公制 1005 1608 2012 3216
长×宽 1.0mm×0.5mm 1.6mm×0.8mm 2.0mm×1.2mm 3.2mm×1.6mm
471
前二位为有效值 D.SMT精密电阻 倍乘数
其值为:47×101 = 470Ω
1002
前三位为有效值 倍乘数
其值为:100×102 = 10000Ω SMT电阻从左往右前二位(普通电阻)、三位(精密 电阻)为有效值,最后一位数表示倍乘数
学好才能做好!
E.电阻按功率大小,可分为1/10W、1/8W、1/6W、1/4W、1/2W 3-2电容 3-2-1电容用字母C表示,其符号为: 3-2-2电容的基本单位为皮法(PF)、比皮法大的单位有纳法(NF)、微法(UF)、毫法(MF)、 法拉(F),其换算为:1F = 103MF = 106UF = 109NF = 1012PF 3-2-3电容的作用:储存电能、阻直流、通交流 3-2-4电容分类:色环电容、电解电容、陶瓷电容、涤泥电容、晶片电容、钽质电容 3-2-4-1色环电容的底色为黄色或红色,有三色环和五色环两种,SMT电容表面无标识。 其表示方法为:
学好才能做好!
3-3电感 3-3-1电感用字母“L”表示,其符号为: 它的底色为蓝色或绿色,一般为三色环。
3-3-2电感的单位为UH(微亨)、毫亨(MH)、亨利(H),其换算为:1H = 103 MH = 106UH 3-3-3电感的表示方法分为数字型、色环型,误差一般为K即 ±10% 。 3-3-3-1数字型为直接在本体上表示其电感值 3-3-3-2色环型表示如下: 三色环电感(黄紫黑)
学好才能做好!
1、目的 规范作业手法,掌握基本作业技能,保证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 2、范围 本教材适用于本公司SMT所有员工。 3、培训内容 第一章至第七章
学好才能做好!
1.常见的部品有:电阻、电容、电感、二极体、三极体、IC 2.色环表
色环 数字表示 倍乘数 误差(%) 黑 0 100 ±20 棕 1 101 ±1 红 2 102 ±2 橙 3 103 黄 4 104 绿 5 105 ±0.5 蓝 6 106 ±0.25 紫 7 107 ±0. 1 B 灰 8 108 ±30 白 9 109 +80 -20 Z SL (F) 10-1 ±5 10-2 ±10 金 银
学好才能做好!
一、手工插件的基本原则 1.1 元件插入顺序 整个PCB板需手工插入元件的插入顺序的设计应根据元件 的外形尺寸和形状等,按由矮到高、由小到大的顺序编排, 如图所示。
(元件插入顺序)
注:少量插入时需要特殊处理的元件(如需卡入、紧固与PCB的散热片、等)可以安排在前道工 序插入并进行相应处理。
学好才能做好!
3-6集成电路:又称IC,它由多个晶体管组成,有极性,通常用字母U表示 3-6-1其作用:储存数据及处理数据 3-6-2其方向识认:1)IC表面有一圆点与其它圆点相异,该圆点处为其极性 2)IC正向数量其左下角为第1脚,即为其极性,IC脚数确认,确定其第一脚后逆时针数。 IC贴装时,实物与PCB上丝印方向一致,通常 PCB上丝印为四边形切角,凹点, 白色圆点或“1”,如下图示: 方向
济南市嫦娥电子有限公司 DIP员工培训教材
编制:邓赞丰 审核:牛付存
学好才能做好!
培训教材目录
目 的 范 围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 插件技能及工艺知识 焊接基础知识 焊接的判定基准 常用设备的操作知识 6S知识 消防知识 考核
结论: 插入时极性差错率: a <b <c
学好才能做好!
2、 插入作业《首件确认表》的编制 2.1 插入作业工序分配 首先熟悉所插入PCB板的设计状况、所需插入元件的种类、数量、规格、在PCB板的分布以及PCB板作业时的传输 方向等。然后按照第A.2章规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工序分配。 2.2 人员的配置 要根据作业者对插入作业的经验和熟练程度配置作业人员,要以提高作业效率、尽可能避免质量事故发生为原则。 如:在作业不熟悉或经验不足者工序之后安排作业熟练、经验丰富者等。 2.3 作业的节拍和均衡 1、要根据生产计划所确定的生产节拍安排每一工序元件的插入数量; 2、插入数量的确定要以元件单件插入的标准时间进行计算后确定; 3、为保证生产的均衡,对根据标准时间进行计算后确定的插入数量,要根据作业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手工插件的手法及要求. 1、插入作业标准及质量要求 1.1 作业前的确认 作业者工作前要对以下内容进行确认: 1、料盒配置的插入元件数与《BOM》上的插入元件数是否一致; 2、插入元件在PCB板的位置; 3、有极性元件的数量、特点、位置及插入方向; 4、插入顺序的合理性; 5、《BOM》上是否有注意事项或说明,若有应明白其含义。 2、插入作业基本操作方法和要求 2.1 插入时用力要适度,应根据插入元件的具体情况以手的触感来判断,以不引起元器件引出脚变形、PCB板震动使 周围元器件跳出 为原则; 1、对有极性或方向要求的元件要确认极性及方向后再插入; 2、插入时要注意不影响周围已插入的其它元器件;
UF/ V
正极 负极 SMT贴片铝电解电容
学好才能做好!
3-2-4-3陶瓷电容、条沦电容和晶片电容
471J
J 耐压
容量/误差(J代表误差)
472J
注:1)陶瓷电容、涤沦电容和晶片电容的值表示: 472J = 47×102 = 4700PF 误差为±5%,耐压为50V 2)容量下划横线表示50V,无划横线表示500V 3-2-4-4钽质电容:有极性,在实物上描述其容量值与耐压值
电阻±5% 3-1-4电阻的作用:限流、分压
学好才能做好!
3-1-5AI电阻一般底色为土色,精密电阻的底色为蓝色,贴片电阻的底色为黑色,上面丝印为白色、
金黄色数字字体 3-1-6电阻值的描述方法是: A. 普通电阻 (四色环电阻)- 棕 红 红 红 有效值 倍乘数 B.精密电阻 误差 (一般为J、K、G) 其值为:12×102=1200Ω 误差为:±2% (五色环精密电阻)红红黄橙棕 其值为:224×103 = 224KΩ 有效值 倍乘数 C.SMT普通电阻 误差(一般为F) 误差为:±1%
元件的插入流向
1.4 元件分配 按工序分配插入元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插件线的运行方向) 1、符合A.1条规定的元件插入顺序、板面分配、插入流向; 2、对于具有不易插入元件的工序,应通过减少所插入的点数维持生产节拍的均衡; 3、在同一工序内应尽量多安排额定值相同并且形状也相同的元件; 4、额定值不同但形状相同的元件尽可能不要排入同一工序,以防止差错; 5、在同一工序内有极性元件的持有率应为30%左右,不得超过40%,以防止差错; 6、在同一工序内有极性元件的应尽可能安排同轴同向的元器件,以防止插入时极性弄错; 7、因与横轴方向相比,纵轴方向元件不易插入,故在同一工序内不应集中过多的纵轴方向的元件。 同一工序内有极性元方向及轴向不同状况的差错率比较: a.同轴同向: b.同轴异向: c.异轴异向:
第一章
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代Βιβλιοθήκη 字母MFG
D
C
N
J
K
温度特性
CH
Y
R
X
B
3.部品表示方法 3-1.电阻 3-1-1电阻的单位是Ω(欧姆)、KΩ(千欧姆)、MΩ(兆欧姆),其换算为: 1MΩ=103KΩ=106Ω
3-1-2电阻用字母“R”表示,符号为
,实物形为
, chip
102
3-1-3电阻按值的精确度分为:精密电阻和普通电阻两种,精密电阻为精确度在±1%以内,普通
其值为:68×102 = 6800PF 有效值 倍乘数
有效值
倍乘数
温度特性
SMT贴片电容
3-2-4-2电解电容:分有极性和无极性两种: 无极性电解电容 电 16V代表耐压 16 10 16V代表耐压 16 10 解 10UF代表容量 电 10UF代表容量 容 NP代表无极性
NP UF/ V
注:插件电解电容直接在部品上可以看出其值、耐压及其极性
有效值 倍乘数
其值为:47×100 = 47UH
3-4二极体 3-4-1二极体用字母D表示,其符号为: 3-4-2特征:有极性、具有单向导电性,电流从正极流入负极,通常有标识的一端为负极。 3-4-3二极体的表示方法为:
8.2B 十 一 十 一 一 十
二极体的值可以直接从外壳上看出,有些特殊的二极体则无法从外壳上看出,只有看其形状,如 (IN4148、IN4007)。 3-5三极体 表示三极体品番 C3198 3-5-1三极体用字母Q表示,其符号为: ,有极性,其实物形状为: BL 249 3-5-2三极体的作用:放大信号、饱和截止 表示特性 3-5-3三极体有三极,分别为:基极(B)、集电极(C)、发射极(E) 3-5-4三极体的值可直接从部品上看出来,但要特别注意它的极性B和E的划分, 三极体正面(有字面)对着你时它的极性从左到右依次为:E – C - B
A.1.2 工序排列时的板面分配 设计元件插入工艺时,工序排列时应根据插件线的方向对PCB板面进行区段划分,根据插 入工序及元件的插入数分若干区段,依区段顺序插入,如右图所示。
3
2
1
(插件线的运行方向)
学好才能做好!
1.3 插入流向 元件插入流向应根据生产线插件线的运行方向进行设计,插 入顺序应逆传输带的运行方向排列。例如,插件线是由左向右运行, 元件则应由左向右,同时由上向下插入。具体流向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