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乳腺肿瘤影像表现

常见乳腺肿瘤影像表现


纤维细胞异常增生
乳腺纤维腺瘤
4
(二)临床与病理
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管两种成分增生共同构成的 良性肿瘤
临床症状:年轻女性多见,偶尔发现,多无不适 ,偶尔可有疼痛生长缓慢
触诊光滑、质韧,活动度好
5
(三)影像表现
、线表现 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多为~ 边缘光滑,可有分叶,周围有薄层晕环 部分见粗大钙化,“爆米花样”
❖ 单纯钙化
28
导管原位癌单纯肿块型
29
导管原位癌软组织肿块伴钙化
❖ 胡央宁
30
导管原位癌结构扭曲
31
导管原位癌钼靶显示不清
32
浸润性导管癌
(一)临床与病理 好发于绝经期前后的岁妇女 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肿块,伴或不伴疼痛 为癌细胞透过基底膜,扩散至导管外间质,是乳 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乳腺癌的
左乳肿块,流入型曲线
43
浸润性小叶癌结构扭曲
44
浸润性小叶癌结构扭曲
45
浸润性小叶癌不定形钙化
46
乳腺粘液腺癌(MC)
(一)临床表现 少见的浸润性乳腺癌,发生率占乳腺癌— 以癌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外粘液为特征 患者以绝经期后妇女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岁,比常见的浸
(一)临床与病理 属于乳腺纤维上皮型肿瘤,由纤维、上皮两种成 分共同构成 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个亚型 多较巨大,常呈分叶状,质地韧,界清,多有较 完整包膜 无论良性、还是恶性叶状肿瘤都易复发,主要是 血行转移 以中年妇女居多,平均年龄在岁左右
17
叶状肿瘤
(二)影像表现
、线表现
多较巨大,界清,有分叶,多有完整包膜,周围
大家好
1
常见乳腺肿瘤的影像表现
宁波市第二医院
2
常见乳腺肿瘤
良性
纤维腺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 叶状肿瘤 错构瘤
恶性
导管原位癌 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 粘液腺癌
3
乳腺纤维腺瘤
(一)病因和病理变化
卵巢功能期
雌激素
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 敏感性增加; 小叶内纤维细胞雌激素受 体的量和质异常
组织呈推移改变
、表现
形态学特征为明显分叶状外形,边缘清晰锐利
平扫为不均低信号,呈不均较高信号,内部可有
出血、坏死或粘液样变,囊腔的存在被认为是叶
状肿瘤较为特征的表现
增强检查多为明显强化,曲线类型多为渐增及平

18
叶状肿瘤交界性或低度恶性
19
叶状肿瘤鉴别诊断(左乳)纤维腺瘤
20
错构瘤
(一)临床与病理 为正常乳腺组织异常排列组合而成的一种少见瘤 样病变,并非真肿瘤 触诊质地软硬不一,呈圆形或卵圆形,活动度好 病变主要是脂肪组织组成,混杂不同比例的腺体 和纤维组织
33
浸润性导管癌
(二)影像表现
光表现
主要征象:单纯肿块
肿块伴钙化
局限性致密或两侧乳腺密度不对称
局部结构扭曲,孤立导管扩张
次要征象:乳头回缩,皮肤增厚、牵拉内凹,淋
巴结肿大,血运增加
34
浸润性导管癌
(二)影像表现
表现
敏感性可达%
直接征象: 肿块:毛刺状边缘、环状强化、外
形不规则
非肿块:节段性或成簇的导管样强化
41
浸润性小叶癌
(二)影像表现
线表现:
表现为结构扭曲和星芒状边缘肿块较浸润性导
管癌更多见
线上诊断小叶癌假阴性可达
表现:
诊断 的敏感度为
最常见的表现是边缘毛刺状的不规则肿块,继
而是非肿块强化,见
广于20%~40
%的病例
增强以不均匀强化为主,TIC 早期多为快速 42
强化,延迟期上升型及流出型比例相近,ILC
6
(三)影像表现
、表现 平扫多低或中等信号,根据组成不同表现为
不同的信号强度 约的纤维腺瘤中可见胶原纤维组成的分割,
较为特征性表现 动态增强多表现为缓慢渐进的均匀强化或由
中心向外围扩散的离心强化
7
纤维腺瘤
8
纤维腺瘤
9
10
导管内乳头状瘤
(一)临床与病理
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
龄的女性,尤多发于岁
妇女,乳头溢液为主要
表现
起源于导管上皮的良性
肿瘤,恶变率()
由增生上皮衬覆于纤维
血管轴心表面而形成的
具有乳头状、树枝状生
长模式的乳腺疾病
11
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
(二)影像表现
、线影像表现 导管造影
12
(二)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 从形态学分析:表现为:规则结节,不规则结节,囊实性
结节型和隐匿性病灶,导管样强化 从曲线分析:纤维轴心结构有别于真正的肿瘤血管,使对
比剂渗透的速度相对缓慢,有文献曾报道导管内乳头状 瘤和浸润性导管癌在早期强化率上有显著差异,导管内 乳头状瘤一般有相对较低的早期强化率 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分布部位,有无扩张导管相连、强化 曲线等需与腺病结节、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相鉴别
13
14
囊实性结节
15
导 管 内 乳 头 状 瘤
16
乳腺癌
叶状肿瘤
动态曲线:流出型()
间接征象:皮肤和乳头改变
35
浸润性导管癌肿块
36
浸润性导管癌肿块伴钙化
37
浸润性导管癌结构扭曲
38
双乳癌
39
双乳癌(左导管原位癌,右乳浸润癌 )
40
浸润性小叶癌
(一)临床与病理 非特殊性浸润癌的一种,占所有乳腺癌的 灶常呈“跳跃”式分布(常残存正常乳腺组织) ,肿瘤细胞常一致,小而圆,瘤细胞黏附性差, 散布在纤维性间质中,在早期阶段常不损害内在 解剖结构,常无明显肿块出现,正是由于这种特 殊的生长方式,而致临床与影像诊断困难,特别 是致密性乳腺更易漏诊
为主
22
需与乳腺脂肪瘤,脂肪肉瘤、纤维腺瘤鉴别
错构瘤
23
错构瘤
24
导管原位癌
(一)临床与病理
乳管增生
非典型乳管增生 非浸润性乳腺导管癌 浸润性乳腺导管癌
25
导管原位癌
(一)临床与病理 肿瘤局限于乳腺导管系统,未侵犯基底膜和周围间质 临床上大多数患者触及不到肿块,由线发现恶性钙化
而诊断 原位癌转移率,年生存率可达,因此对于早期检出非
21
错构瘤
(二)影像表现
、线表现
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密度明显不均,部分
肿块在致密的背影上出现多个透明区,呈蜂窝状
;或者在低密度的背景上散布致密结节,如水中
浮岛。部分肿块致密,轻度密度不均,边缘模糊
,界限不清。瘤体内外均为脂肪组织者可清晰显
示出包膜
、表现
、上因成分含量不同而不同,多以脂肪组织信号
常重要
26
导管原位癌
(二)影像表现
占所有检出乳腺癌的,%-%发展为浸润性癌
钼靶:
%有钙化(多形性、线样分支状等,簇状、导管或段性分
布)
可以表现为:单纯钙化、肿块、肿块伴钙化、结构扭曲

强化方式无特异性:非肿块,肿块
形态学的权重往往大于血流动力学表现
27
钼靶有微钙化而无强化病灶者仍需穿刺活检
导管原位癌单纯钙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