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肿瘤影像检查技术与诊断思路

乳腺肿瘤影像检查技术与诊断思路


数字乳腺三维断层
(病灶周围结构显示更清晰)
2D
3D
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乳腺癌
2D
3D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2D
2D
3D
3D TOMO
2D
3D
右侧乳腺偏外上象限可见结节
影,约1.5×1.2cm(图10- 114),边缘可见多发毛刺, T2WI信号同周围腺体相仿, DWI扩散受限,增强扫描呈明 显强化。
治疗与预后
• 感染性:抗炎治疗 • 非感染性:切开引流或单纯肿物切
除术 • 预后良好
Case 3
病史
• 女性,45岁 • 发现右乳肿物2周余 • 查体:右侧乳腺内上象限肿物,
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尚可
右侧乳腺内上象限肿物,边缘模糊
右乳混合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
结节后方回声增强,其内未见血流信号
病史
• 女性,44岁 • 发现左乳无痛性肿物半月余 • 查体:左乳内上象限肿物,质硬,
边界尚清,活动尚可
左侧乳腺下象限局部腺体较对侧增多致密
结节呈囊实性,边界清晰,未见血流信号
T2WI-FS 高信号,内见条状低信号分隔
DWI 呈稍高信号,ADC值1.53×10-3mm2/s
T1WI蒙片 呈高信号,内见条状低信号分隔
DWI 结节呈明显高信号
结节的ADC值0.633×10-3mm2/s,明显低于邻近正 常组织
T1WI蒙片 结节呈等信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5期
多期增强 实性成分及囊性壁明显强化
矢状位增强 延迟扫描病变强化减低
壁结节明显强化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速升平台型”
请您诊断?
病理诊断:
(左乳肿物)符合炎症
Case 2
病史
• 女性,51岁 • 发现左乳肿物10余天,无畏寒发热、胸
闷腹痛等症状,体温不高 • 月经不规律,目前处于围绝经期
• 查体: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肿物,质韧, 边界不清,活动尚可,无橘皮样改变, 左腋下未及淋巴结
左乳低回声结节,内部点状高回声,未见血流信号
T2WI-FS 左侧乳腺外象限等/稍高信号结节
非哺乳期乳腺炎
( non-puerperal mastitis, NPM)
• 非哺乳期成年女性乳腺炎性病变 • 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 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
乳腺脓肿、结核性乳腺炎等 • 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 • 占乳腺疾病的比例低于10%
临床特征
• 中青年女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小于40岁) • 乳腺单发或多发无痛性肿块就诊 • 无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白细胞多不升高 • 易伴皮肤水肿增厚 • 腋窝淋巴结肿大常见
第1期 第3期
第2期 第5期
MR增强 呈轻度渐进性强化
矢状位增强 延迟扫描强化略减低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缓升型
请您诊断?
术后病理:
左侧乳腺囊内乳头状癌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
(Intracystic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 导管内乳头状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发生于 囊状扩张导管内
乳腺纤维腺瘤
2D
3D
2D
3D
女性 48岁 发现右乳结节1个月 查体 右乳扪及结节,约2cm X线 腺体型 未见明确结节
动态增强呈分叶状 明显强化小结节 为流出型曲线
超声:左乳良性结节 右乳未见异常
F,39岁 右腋窝淋巴结转移癌 查体、X线均阴性
乳右外上浅分叶结节 TIC曲线:流出型 右侧保乳手术髓样癌
乳腺肿瘤影像检查方法 与诊断思路
中国医学科学院 肿瘤医院
乳腺影像检查方法
乳腺 X线摄影 (二维、三维) 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 MR检查 乳腺 PET-CT 乳腺介入检查 锥形束乳腺CT
乳腺影像检查现状
影像检查方法较多 重视影像检查选择 检查质量有待提高 报告质量需要加强 综合诊断非常重要 满足临床诊治需求
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病理证实为转移癌)
X线片左侧乳腺病变不具体
左腋窝淋巴结肿大,压脂序列示左侧 乳腺外上象限小结节
增强扫描矢状位示左侧腋窝 淋巴结肿大
动态增强扫描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小结节 伴明显分叶,强化方式呈流出型
F,52岁 右乳细小钙化,左乳可疑病灶
右乳内上 TIC曲线:流出型
考虑为癌
右乳头后外 TIC曲线:流出型
考虑为癌
左乳上象限 TIC曲线:平台型
考虑为癌
改变原保乳手术方案
行双侧乳腺改良根治术 病理:双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 (右乳多灶)
导管原位癌
女 54岁 右侧乳腺癌 保乳术后3年 手术瘢痕处 结节1月
渐长大
右乳内上瘢痕处,边界清 后方透声增强,性质难定
• 占乳腺癌比例小于2%
• 多见于绝经期女性,平均发病年龄约65岁
临床特点
• 多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 • 可伴有乳头溢液 • 可发生于导管系统内任何部位,以乳晕后
方大导管内最多见 • 生长缓慢,淋巴结转移少见
治疗与预后
• 按照导管内癌治疗原则治疗 • 术后辅助治疗无定论,可根据具体情况行
术后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 预后良好,10年生存率近100%
ADC值 病灶 0.94×10-3mm2/s 腺体 1.37×10-3mm2/s
VIBRANT+C:病灶不均匀强化,侵犯局部胸壁
右乳内上 TIC曲线:流出型 肿瘤复发,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
大样本分析,发现乳腺MRI比X线、超声诊断准确率 可提高11%
推荐乳腺MR扫描用于疑难病例
病例分享
Case 1
乳腺黏液腺癌
(Breast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超声显示乳腺单纯囊肿
超声显示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表现肿块及长毛刺
乳腺髓样癌
乳腺癌超声表现
女,43岁 查体: 右乳内下 质硬肿物 X线阴性 超声:诊断恶性 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左乳腺外下象限可见2.1×1.7cm结节,边界欠清 内见高低回声区,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T2WI/FS 右侧乳腺内上象限高信号结节
DWI 呈明显高信号,ADC值2.27×10-3mm2/s
T1WI蒙片 呈稍低信号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5期
多期增强 病变环形强化,壁欠光整
矢状位增强 延迟扫描病变持续环形强化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缓升型”
请您诊断?
病理诊断:
(右侧乳腺)黏液腺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