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练习
1、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断句: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从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岂能拘泥于匹夫匹妇的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渎而不为人知呢。
‛(衽(认)。
微:没有。
谅:遵守信用,渎(独)。
)
2、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雍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断句: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3、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断句: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
4、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断句: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
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看)方略何如耳,不至(不必)学古兵法。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由此上益重爱之。
5、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断句: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
6、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断句: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
」
7、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断句: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上乃悦。
8、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
能去所以亡。
断句: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
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
9、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
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断句: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盖士之孝也。
10、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
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断句: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居上而骄,则亡。
为下而乱,则刑。
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
11、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
自求诸身耳
断句: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12、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并翻译。
( 2007北京卷)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
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
发矢不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断句: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
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13、(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
断句: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14、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断句: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15、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断句: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读音bi四声,股,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