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企业标准中常见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第十八条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 安全可靠。 第十九条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 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 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第二十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其编写格式可参照以下示例: 4.1 总黄酮的测定: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 技术规范》(2003版)“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测 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4.2 维生素B1的测定 4.3 水分的测定
5、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须完整,应包括原、辅料入库检验、出厂 检验、型式检验、组批、抽样方法、判定规则等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应包括质量标准技术要求规定的全部项 目,并且型式检验不得有原辅料发生改变、生产工艺发 生改变等影响产品质量及食用安全的内容。
3)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包括色泽、滋味和 气味、性状、杂质等项目,并列表 标示,且各项目指标应真实反映产 品的生产工艺。
表1 项 目
感官指标 指 标
色 泽 滋味、气味 性 状 杂 质
呈X X色,色泽均匀 具有X X气 Nhomakorabea、微苦、无异味 片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 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4) 功能要求
第二十五条 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 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 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国家鼓励食 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 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当报省级 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在本企业内部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2009年7月8日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十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确定一 个受理企业标准备案的机构,并予以公示。
《广东省卫生厅关于贯彻落实卫生部<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的通知》(粤 卫[2009]84号)。
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流程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评估流程
办理时间:星期一 --星期五 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00
示例: 表 6 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
净含量,g/盒 30
允许负偏差,% 9
4、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应包括感官要求、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 分、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等 项目的检测方法,所列方法均应属于符合国家卫生标 准、规范或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公布的测定方法.
注意事项: (1)企业标准中所列的检测方法必须 与试验报告中所采用的方法一致。 (2)检测方法须注明其名称、来源及 标准号。
所列功能应与申报功能一致。
5) 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
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选择及指标值 的确定应在产品的研制基础上进行,可根据 产品配方、保健功能、生产工艺的不同选择 不同的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尽量减少以 一大类物质的混合体代表功效成分或标志性 成分,不宜选用存在安全性问题的物质。其 指标值由申请人自行提出。
其编写格式可参照以下示例: 3 原料要求 3.1 人参、山药、枸杞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相应规定。 3.2 枸杞子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见附录B。 3.3 维生素A 3.4 乳酸亚铁
2) 辅料要求
辅料(如崩解剂、填充剂、着色剂、防腐剂、矫 味剂、胶囊囊材、包衣材料等)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 规定,无国家标准则应符合相应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的规定或有关要求。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相应食品添加 剂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注意事项
上述要素除目次外,均不得有缺项。封面主 要内容为标准的类别、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 的发布和实施日期以及标准的发布单位。 前言应包括特定部分(说明标准的结构、采 用国家标准的情况、标准附录的性质)和基本部 分(首次发布日期、标准的提出与起草单位、主 要起草人)。 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二)格式应规范
示例
本标准规定了×××胶囊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生产加工 过程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以人参、山药、枸杞子、淀粉、硬脂酸镁为原 料,经提取、浓缩、干燥、粉碎、制粒、装囊、辐照灭菌、包装 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胶囊,其功 效成分为总皂甙。 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测方法 A1 ××××的测定 A1.1 原理 A1.2 试剂和对照品(注明来源、纯度、规格等) A1.3 仪器设备或装置 A1.4 试样制备 A1.5 操作步骤 A1.6 结果的表述(包括计算公式)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原料要求 B1 X X提取物: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3
项 目
标志性成分
指 ≥ ≥ ≥ 标
总皂苷(以XX计),mg/kg 粗多糖(以X X计),mg/kg 红景天苷,mg/kg
X X X X X X
表4 项
维生素A,mg/kg 维生素D,mg/kg 钙(以Ca计),mg/kg 锌(以Zn计),mg/kg
功效成分
指 标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 生行政部门应当将企业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五 条规定报送备案的企业标准,向同级农业行政、 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通报。
卫生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 (卫政法发[2009]54号)
第二条 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下列企业标准,应当在组 织生产之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下称省 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一)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 准; (二)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第三条 备案的企业标准的内容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①排列顺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国家标准按标准 顺序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行业标准先按 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再按标准顺 序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②全文引用时不注年号;部分引用时, 应注年号,如保健食品企业标准中“标志”内容 引用GB16740-1997中第8部分标签的规定, 引用GB16740文件时须注年号,且引用年号 应按最新版本标注。如普通食品企业标准中 “标志”内容引用GB/T 191的规定,则不需注年 号
表1 X X 提取物质量标准
项 目 色泽 性状 气味 味道 目数 水分,% 灰分,% 原花青素,mg/100g 重金属(以Pb计),mg/g 溶剂残留,mg/kg 菌落总数,cfu/g 大肠菌群,MPN/100g 霉菌和酵母菌,cfu/g ≤ ≤ ≥ ≤ ≤ ≤ ≤ ≤ 指 标 呈 X X色 固体粉末状 X X气味 X X 味道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不得检出
目
6)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的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 范及同类食品的卫生标准确定,以表格形式列 出重金属(铅、砷、汞)等项目的限量指标。 表格中应有项目名称及指标,量的单位不加括 号,≤和≥一律写于项目一栏右侧,而具体的 限量值或数值则写在指标一栏。理化指标计量 单位应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
6、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藏
标志、标签项下规定了如何标注产品的标志(例 如生产者或销售商的商标;型式或型号)、标签。 包装项下应列出该产品的包装规格、包装材料的 名称(种类)及其质量要求等项目,其中包装材料的 名称应为规范的名称,其质量标准应有明确的出处和 标准号。
运输项下应写明其详细的运输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 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 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 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 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 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
贮藏项下应写明其详细的贮藏方法、注意事项及 保质期。
7、规范性附录
对于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检测方法或原、 辅料的质量要求,应在规范性附录中给出规定。 检测方法列入附录A,并提供该方法的方法学研究 结果及相关的验证报告。 原料质量标准或要求列入附录B(其中,以提取物 为原料的,应列出其详细的质量标准或要求)。 辅料质量标准或要求列入附录C。
微生物指标应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 菌、酵母和致病菌项目,其中致病菌项目应分别 列出,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菌落总数、霉菌、酵母的单位均以cfu/g(固 体)或cfu/mL(液体)标示,大肠菌群的标示。
卫生部2009年第16号公告
8)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
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的标示应按照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2005]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 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列表标示产品最小销售包装的 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净含量的单位可标示为g/盒、 mL/盒、g/袋等。
第四条 集团公司所属企业适用统一的 企业标准的,可以由集团公司总部或者其所 属任一生产企业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备案。该企业标准备案时,应当注明适用的 各企业名称及地址。
第五条 委托加工或者授权制造的食品,委 托方或者授权方已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受托方或 者被授权方无需重复备案。但委托方或者授权方 在备案时,应当注明受托方或者被授权方的名称 及地址。委托方或者授权方无相关企业标准的, 以及受托方或者被授权方不执行委托方或者授权 方标准的,受托方或者被授权方应当制定企业标 准,并按照规定备案。
技术评估所需资料 报呈备案所需资料
资料下载地址: 21CN网站——企业邮——输入账号、密码 账号:84182150@ 密码:84451366
二、保健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的编写要求、注意事项及常 见问题
(一)内容应完整 1、资料性概述要素(封面、目次、前言) 2、规范性一般要素(产品名称、范围、规 范性引用文件) 3、规范性技术要素(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志、 标签、包装、运输、贮藏、规范性附录) 4、编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