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浙江省6月学考选考生物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浙江省6月学考选考生物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浙江省6月学考选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群落中,垂直结构最复杂的是A.草原B、荒漠C、苔原D、热带雨林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多糖的是A.淀粉B、葡萄糖C、植物蜡D、核酸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燃烧煤不会导致酸雨B、人类活动曾造成生物的灭绝C.海洋石油泄漏对海洋生物无影响D、氟利昂大量逸散不会导致臭氧减少4.下列物质中,通过质膜进出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是A.K+ B.CO2 C.O2 D.甘油5.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形成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该过程称为A.细胞生长B、细胞病变C、细胞凋亡D、细胞分化6.人类对家鸡祖先经过数代的选育,获得了很多家鸡品种。

这属于A.人工选择B、自然选择C、定向变异D、生殖隔离7.下列对艾滋病患者的建议中,合理的是A.不与人共餐,以免通过食物传播B、外出戴口罩,以免通过空气传播C.不参加献血,以免通过血液传播D、不与人握手,以免通过接触传播8.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有A+(灰色)、A Y(黄色)、a(黑色)等,它们是染色体上某一位置的基因突变成的等位基因。

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A.普通性B、多方向性C、可逆性D、稀有性9.1913年,丹麦植物学家波森·詹森为证明促进生长的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进行了实验。

其中一组实验的设计如图所示,另一组是10.人类第五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缺失会引起遗传病,患者智力低下,哭声似猎叫。

该遗传病属于A.显性遗传病B、隐性遗传病C.多基因遗传病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1.某12岁男孩因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患呆小症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呆小病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B.该男孩补给甲状腺激素,呆治愈呆小病C.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不足会使生长受阻D.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受阻1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和种群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死亡率很高的种群为衰退型B.出生率决定了种群的自然增长率C.理想环境中,每单位时间的种群增长倍数相同D.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不会超过环境容纳量13.在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中,某同学将玉米籽粒纵切,其剖面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煮过和未煮过籽粒部位①的着色基本相同B.用沸水煮籽粒的目的是杀死部位②细胞C.籽粒部位②的着色,煮过的比未煮过的浅D.纵切籽粒可让部位①、②便于染色和观察14.下列关于人体膝反射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器是伸肌和屈肌B.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内部C.反射弧由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组成D.只有反射弧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15.将电表的两极连接到蛙坐骨神经表面,如图所示。

在a处给予适当强度的电刺激,引起了腓肠肌收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是可兴奋细胞B.静息时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C.a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传播到b处D.刺激a处,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16.1952年,Hershey和Chase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该实验用到的关键技术是A.转基因技术B、病毒的感染与重建技术C.DNA的提取技术D、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17.高等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如下,其中①~④代表不同结构,②代表溶酶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B.②解体后才能降解被细胞吞噬的颗粒C.③与质膜直接相连构成了物质转运的通道D.④由一系列双层膜构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18.育种工作者利用某二倍体作用进行单倍体育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B.单倍体育种能排除显隐性的干扰,提高效率C.花药离体培养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有效方法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可获得纯合植株19.真核细胞需氧呼吸中含碳物质的变化是:葡萄糖→丙酮酸→CO2,其中①②表示两个阶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中产生[H]较多的是②B. ①和②产生的[H]都用于生成H2OC.①和②是需氧呼吸中释放大量能量的阶段D.①和②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20.某二倍体植物根尖的有丝分裂装片的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④是分裂期的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处于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中含4个染色体组B.②处于分裂末期,该时期细胞中央会形成细胞板C.③处于分裂前期,该时期细胞内中心体发出纺锤丝D.④处于分裂中期,该时期细胞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21.某班级分组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采用了如下流程:制作脱氧核苷酸→制作脱氧核苷酸链→制作双链DNA→螺旋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脱氧核苷酸时,将磷酸和碱基连在脱氧核糖的特定位置B.制作脱氧核苷酸链时,相邻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直接相连C.制作双链DNA时,两条链之间的碱基A与T配对、G与C配对D.各组DNA模型的碱基序列往往不同,反映了DNA分子的多样化22.A TP、ADP循环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①只能来自化学能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反应①供能C.反应②中ATP中的高能磷酸键断裂D.能量②可用于乳酸在人体肝脏再生成葡萄糖2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应答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能识别“非己”的分子标志,但不能识别自身的分子标志B.巨噬细胞将抗原降解成肽,肽移动到细胞膜上与MHC分子结合C.细胞毒性T细胞与巨噬细胞上的抗原—MHC复合体结合后,即被激活D.细胞毒性T细胞被激活后,分裂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24.某研究人员利用酵母菌成功合成了氨基酸序列为Phe-Pro-Lys的三肽。

三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见下表: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控制该三肽合成的基因共有9对脱氧核苷酸B.合成该三肽过程中需要mRNA、tRNA和rRNA参与C.mRNA上编码该三肽的核苷酸序列可能为AAGGGAUUCD.转录过程中会形成基因的编码链与RNA的杂交区域25.某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假设分裂过程未发生基因突变。

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该细胞中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C.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基因型是ABb、aBb、A、aD.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6.(6分)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物质传递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家禽和家畜属于_______,在“水稻鸡人”这条食物链中,人属于第______个营养级。

(2)粪肥中的有机物最终来自图示中______。

粪肥中的有机物经______的分解作用成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农作物重新吸收和利用。

(3)在家禽和家畜的养殖过程中,如果大量粪便排入河流,会引来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进一步加重污染,北引起更多生物死亡。

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调节。

27.(7分)某研究小组进行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活动,其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开始时,经抽气处理的叶圆片沉在NaHCO3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使叶圆片上浮,氧气产生于叶绿体的______,该结构产生的ATP和_____用于将3-磷酸甘油酸还原或______。

(2)该小组利用上述装置,以叶圆片上浮时间为观察指标,研究NaHCO3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坐标系中用曲线图预测实验结果,并标注横、纵坐标的名称。

(3)该小组还利用菠菜叶圆片研究了某些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注:观察前去除液体中叶圆片或残渣:“+”越多表示溶液绿色越深,“—”表示溶液颜色无显著变化①该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

②第3、4、5组的溶液呈绿色,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8.(7分)果蝇眼色的色素的产生必需基因A,基因B使得色素为紫色,基因b使用色素为红色。

没有基因A的果蝇不产生色素,眼睛呈白色。

其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多只白眼雄果蝇和多只纯种红眼雌果蝇随机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眼♀:红眼♀:红眼♂=1:1:2。

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__定律,B和b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且只有(2)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红眼雄蝇和白眼雄蝇杂交后代雌、雄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写出其遗传图解。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D 2A 3B 4A 5D 6A 7C 8B 9B 10D 11B 12C 13C 14D 15D 16D 17A 18A 19C 20C 21B 22D 23D 24B 25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6.(6分)(1)群落消费者三(2)农作物分解者(3)正反馈27.(7分)(1)类囊体膜NADPH 三碳糖磷酸(2)(3)①酶的种类和浓度②去壁的细胞吸水胀破;叶绿体破裂28.(1)自由组合X B对b为完全显性(2)aaX B Y、aaX b Y(3)9/32(4)遗传图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