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学生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教皇英诺森十世》油画·委拉斯凯兹与《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油画·培根、《蒙娜丽莎》油画·达芬奇与《马蒂斯夫人》油画·马蒂斯)
学生讨论
赏析作品后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对心理的直观表达,意象艺术表现更有穿透力。
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式怪异?
(4)多媒体展示名作《内战的预感》油画·达利
(5)老师引导、归纳:
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意象艺术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
(6)媒体展示名作《星月夜》油画·凡高)
画面充满令人迷醉的色彩和线条,一种难以模仿的美;给人一种超乎现实状态的现象。
六、教学过程(说明本节课教学的环节、具体的活动、所需的资源支持及其主要环节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学 习
欲 望
以中国写意花鸟画梅兰竹菊引入
在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画家朱耷偏偏把自己以鹌鹑自喻,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比喻成鹌鹑?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进入意象艺术的学习。
板书课题:
“走进意象艺术”
媒体展示:
请同学讨论: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7)老师引导、归纳:
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意象艺术
1、一种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的角度;
2、一种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欣赏《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通过对比,找出《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到什么叫意象艺术。
学生思考,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意在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意象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 习
效 应
(1)媒体展示:
请同学们说说两幅作品的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具象和意象)
什么叫意象艺术?
媒体展示:《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
让学生欣赏《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到什么叫意象艺术。(如经过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油画作品《圣维克多山》,画中的山、房子、树、天空都变成细小的块面形象。)
二、学情分析(说明学生学习本内容可能遇到的知识和能力困难)
作为学生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普遍都只有一个标杆——认为一件美术作品是否优秀,其标准就是“像”或者“不像”,“像”的就是美的,“不像”的就是没有水平或者纯粹就是乱画,根本不值得花费时间去欣赏。通过本堂课的讲解,让学生改变上述对美术作品的评判看法,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结构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也为让学生以后进一步认识“抽象艺术”作根本性的铺垫。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简要说明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了解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
难点探究: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五、教学策略选择(说明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活动设计等)
三、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总结意象艺术的特征,教师课件展示。
四、教师课件展示梵高、蒙克生平简介和代表作品,与学生互动讨论解读两幅作品,从而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意象艺术。
五、课件展示选择练习题,巩固对意象艺术的理论层上的认识。
六、课件展示16幅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的作品,让学生挑出意象艺术作品,巩固所学知识。并且鼓励学生带着对本课的理解,把不属于意象艺术的作品变成意象美术作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使本课成为学生的一次难忘的艺术体验。
(2)老师引导、归纳:在《新华词典》中:“意”为愿望、料想。“象”为形状、样子。意象艺术是对物象加于简略,对其富有表现的因素容纳作者的思想,形成概括的艺术形象。
媒体展示:具象和意象的各自特点
意象艺术的特点:
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
具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3)多媒体展示《教皇英诺森十世》油画·委拉斯凯兹与《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油画·培根、《蒙娜丽莎》油画·达芬奇与《马蒂斯夫人》油画·马蒂斯
一、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首先通过屏幕快速投射两幅同样以“呐喊”为主题的摄影和油画作品,15秒后关闭投影,让学生展开讨论、思考“哪一幅作品最让
你印象深刻?”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通过课件投射两幅作品《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学生分组讨论,从所学的的“艺术语言”的角度分析两幅作品的不同而对意象艺术有个初步概念,而后教师课件展示总结。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预设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学习结果。可分条表述)
1、认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表述。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懂得意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具体体现。
学科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姓名
XX
级
XX
学科
X
教材版本
XX
一、教学内容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和能力要素分析,说明它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具象、意象和抽象中的意象艺术。教材内容主要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1)以朱耷的自喻为例引出课题,为意象艺术的阐述做铺垫(2)通过对塞尚的《圣维多克山》、凡高《星月夜》和达利《内战的预感》等作品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什么叫意象艺术” ,“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3)通过列举英国画家培根的《被牛肉包围的肖像》与《教皇英若森十世》的对比和达芬奇《蒙娜丽莎》与马蒂斯《马蒂斯夫人》的讲解,阐述了“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意象艺术的特征”,而这正是本课最为关键的部分。(4)通过同学的讨论:分析国画作品中的工笔画作品和写意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啥不同?讨论中国画《鹌鹑图》的艺术特点。通过这主要的四个部分的有机串连与阐述,让学生较为充分地了解了这种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意象艺术。感受意象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