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教学设计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教学设计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
术”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教学思路:
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

在本课中应立足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通过对比来找到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思考、辨析意象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

同时在本课中,注意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自主找到意象艺术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课业类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创造目标
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作品中更倾向于表现艺术家心理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探索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了解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

探索难点:
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变革。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认识特征相适应,通过“激发学习欲望”、“学习效应”、“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四个环节,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并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