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艺术美学(A 卷)课程编码: 004020考试形式:开卷(开/闭卷)考试时间:分钟适用年级:一年级学年学期: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考生学号: M10050404031 考生姓名:邹杰考生专业:设计艺术学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浅谈中国民间剪纸的造型美【摘要】:具有平面化取物和组合式的构图方法、夸张变形、意象化写实的造型手段、造型的吉祥观念三方面的特点,平面化取物是由于剪纸的工具及其点、线、面的基本要素决定的,为满足民居的窗户形制的要求出现了多幅剪纸组合式的构图方法,在对形象进行表现时由于其特殊的构图方法,所以要对被表现对象进行夸张、变形甚至臆造出一些现实中没有的物象,在民间剪纸中几乎所有的造型都具有吉祥的寓意。
从中我们感受到的造型美,本文主要分析中国民间剪纸的构图美、造型美以及人们的美好愿望及吉祥寓意。
【关键词】:民间剪纸,构图、造型、吉祥寓意前言民间文化不同于其他的文化形式,有着特殊的产生土壤和发展条件,我国民间剪纸是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的一种平面镂空艺术,在一定审美观念指导下剪或刻成图案。
剪纸的制作工具非常简单,材料低廉但其内容与题材却非常地丰富。
民间剪纸作品在对人们的生活进行美化的同时,又反映了民间的风俗和淳朴的愿望,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与审美价值,可以说是我国民间传统信仰习俗与原始人伦道德的一个缩影。
剪纸艺术往往通过特定的语言符号,强调和突出其造型的某些特点,突出被表现对象的美感。
“剪纸艺术家通过事物的不同角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形成了‘以形表意,以意造型’的造型意识。
”1并通过特定的动植物形象的谐音等手法表达美好的生活愿望。
一、民间剪纸的构图美1张继东《从民间剪纸看中国民间美术图式的意象性》,《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第25卷第1期。
民间剪纸造型的独特魅力首先体现在其与众不同的构图方法上,剪纸的构图方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平面化取物的构图方法平面化取物的构图方法是民间剪纸所特有的一种表现手法,民间剪纸平面化化取物的构图方法就是在一幅完整的剪纸作品中的所有形象的塑造都只能共同存在于存于一个特定形制的可视平面范围之内。
剪纸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线条和面块。
“基本语言符号是装饰化的点、线、面”。
2与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工具及表现手法不同,“剪纸所用工具材料限制了外在形式,剪出的造型只能是平面、镂空、透雕的”3并且很多剪纸作品是单色剪纸,也不可能像绘画一样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颜色来表现主题,因此不容易表现出层次复杂的画面及丰富的光影效果和物象的体积关系、深度层次和起伏变化,以上这些原因决定了剪纸创作在构图上要扬长避短故的采用平视化构图方法。
在民间剪纸作品中通常都会将三维的立体形象转化为二维的平面形象,通过对被表现对象进行大胆的取舍,删繁就简,运用简洁洗练的线条对被表现对象进行高度形象的概括,使画面的重点突出,黑白关系明确,虚实对比强烈,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民间剪纸运用独特的展开式的平面化思维方式,通过创作者凭着对生活经验的个人独特理解和任意自然地想象,进行大胆的创造。
民间剪纸的这种平面化的构图思维方式同时又不受现实生活中生活惯例和被表现题材内容的局限,没有体积空间的过分强求概念、也不讲透视、不去顾及比例,甚至可以不遵循任何的章法程式,创作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审美思想将若干的形象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衬托的作用,只要求符合他们自己的审美习惯。
“这种平面化取物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剪纸的主观性、时空性、立体性、全面性,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造型的完整性。
”4这种民间艺术家独特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理解方式,在扩大了画面的容量的同时,使剪纸作品更加自由奔放,充满乡土趣味,满足传统中国民间以大为美,以满为美的思想。
如图1.15是山东济南的民间剪纸作品,在对立体的鸡栏形象进行表现时,剪纸创作者没有采取任何绘画中常用的透视方法。
而是直接将鸡栏本来看不到的部分展开,呈圆形布局将其完全展现。
并且鸡栏中鸡不论是嬉戏的还是正在进食的,无论是哪个角度的2陈伟《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与表达》,《淮北煤师院学报》,1996年第三期,第57页。
3陈伟萍《试论民间剪纸造型》,《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9月第三期,第204于忠厚《试述剪纸艺术的发展及其作用》。
5孔新苗《齐鲁民间造型艺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月,第54页。
都表现的是这只鸡单独存在的空间。
可以看出这种构图方法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比例关系等的限制,而且彻底离开了自然景物的特定位置,完全通过形象的主次关系、均衡的形式法则统一画面。
民间剪纸还具有一种散点式的构图方法是与平时化构图方法相互依存的,即将不同的表现对象各自独立,互不交叉,甚至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透视点,而作者又能将这些不同素材合理地安排在同一个平面中。
图1.1就是一副典型的既体现平视化构图与散点式构图的作品,当然这两种构图方式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以同时出现,没有任何的章法规定,完全凭借与创作者的随感所想。
2.组合式的构图方法组合式构图方法多用于剪纸窗花中,是指一副剪纸作品被分为若干部分,组合而成完整的作品的一种特殊形式。
剪纸窗花的形制往往与窗户的构造方式有关,我国农村旧时的民居建制的窗户主要分为大棂子窗、小棂子窗、大格子窗、小格子窗(又称百格窗)几种类型。
棂子窗顾名思义是窗户中间有竖行的棂子,因此一般意义上的剪纸无法张贴,人们为了装饰棂子窗便将窗花创造性地根据棂子窗窗户的特点将完整的剪纸分解成组合式的构图。
棂子窗花多见于山东地区,棂子窗花的总体布局,最多见的形式是中间图案为一朵大花,这就是俗称“窗心”,在窗户的四角镶的三角形花,名为“窗角”,而空余的地方则根据情况随意点缀小幅的剪纸,叫做“小花”。
窗心高二十厘米左右,把一个整体图案分剪成四幅或五幅条状花,依次贴在窗棂间,避开窗棂的遮挡,复原了整体画面,却又用黑色的棂梁作了装饰。
窗心的图案,大多是用画组织出的一些吉祥语,比如剪一个金鱼缸,配上水松或莲荷,几条金鱼游移其中,取名为“金玉(鱼)满堂”。
在陕西及山东等部分地区还有一种被称为“窗越”6的剪纸构图方式,是组合式剪纸构图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也是与当地窗户的形制有关,在过去的农村地区,窗户上有若干的窗棂,因此剪纸作品就要跨越窗棂从而被分为几条。
题材多根据屋主人的兴趣爱好,既可以是戏曲场景又可以是风景图案,这种形式的剪纸如果单纯欣赏其中的一条,点、线、面的生动组合本省就是一幅妙趣横生的画面,将整个的构图连起来看,就是大幅丰富而有节奏地构图。
是陕西的一幅民间剪6王树材《中国民间剪纸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1900年1月,78页。
纸作品,画面中人物、小船、流水、花草树木俱全,画面活泼有趣,既有水流形成的“线”,又有岩石的“面”,也有叶子的“点”。
二、民间剪纸的造型美普通绘画艺术的造型手段主要有三种:写实、写意及审美装饰。
中国民间剪纸融合了这三种造型手段,并赋予其特有的民间审美思想,在平面视觉艺术中独具匠心。
民间剪纸所用的造型法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写实、写意、审美装饰,它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以原始造型为基础,“具有人类初始思维和自主审美特点,是自成体系的一门特殊的艺术。
”7主要体现在夸张变形、意象化写实等方面。
1.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段剪纸艺术实质上是一种民间美工,创作工具主要有剪刀与刻刀,两种工具根据需要随意选择。
因此受创作工具及艺术工艺的限制不宜也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写实,完全的写实就失去了剪纸存在的意义。
因此民间剪纸在造型手段的选取上往往采用的对被描绘对象进行夸张或变形的手法,以突出表现被表现事物的特征。
“民间剪纸造型的夸张,主要是指是对繁杂内容条理化、规范化的过程,而不只是单纯的对自然客观的描摹。
”8因此,剪纸中的形象要比原型更突出,更引人注目。
民间剪纸的夸张,在突出体现物象特征的同时,同时也要达到装饰美的目的,并在装饰美的效果中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愿望等精神追求。
这种造型手段在进行植物的剪纸创作中运用最为常见,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可以对真实的花朵形象进行特征上的加强,使原有的形象特征更鲜明、生动、典型,更具感染力。
如剪牡丹就要夸张其花瓣大而圆的特征,以突显其代表富贵荣华的艺术表征意义。
剪菊花就要突出其花瓣细长卷曲、秀丽的特色……在人物剪纸中也常用到此方法,如在剪人物的面部的时候,往往为了突出人物的眼睛,因此会将人物的眼睛剪的很大,占面部面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但不论是对被表现对象整体形态的强调还是对细节的夸张刻画,都是为了突出被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其基础还是要把握被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如果失去了对其基本的形象特征的把握就意味着失去了艺术的真实感,观赏者甚至不知道创作者剪出的是什么东西,如果对形象外形都不知所云也就更谈不上任何的美感了。
民间剪纸的创作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和抓住所要表现对象特征的同时,对被表现对象的整体形态和创作中所用的线条也要进行整理归纳,7杜娟《浅析中国剪纸的造型与审美观》,《中国商界》,2008年第58左汉中《中国民剪纸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3月,第207要求能达到简洁传神的效果,民间剪纸的夸张与变形,在要体现被表现对象主要特征同时也要起到装饰的目的,并且在体现装饰美的效果中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想法、美好愿望等精神追求。
为了使所需突出的部分更明确、更集中、更引人注目,往往在被表现对象上添加一些特殊的纹饰,以达到装饰目的。
追求美的意愿也是夸张的内容之一,如在表现人物时,会将人物的衣服上缀满花朵;描绘动物时,将动物身上的毛皮夸张成漩涡状,或在其身上直接添加纹饰图案,这既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符合民间剪纸的使用要求同时又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
锯齿形和月牙形是民间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如图2.1)是山东莱州的剪纸作品《猫捉老鼠》9,创作者在猫的身上添加了镂空的花纹。
这种花纹的添加完全是创作者根据需要添加的,或许他们并不懂得诸如绘画艺术中的造型手段,但正是这种随性的添加却起到了不可言语的妙处。
这幅剪纸花纹的添加既表现出了猫咪的憨态可掬,又使整个作品的构图看上去不至于单调空洞,就连小小的老鼠身上剪纸创作者也没有忽视,足以见得民间艺术家们的灵巧。
同时在整个构图的主次关的处理上也完全合情合理。
“民间剪纸的创作过程,就是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经过现实生活的‘真’,向艺术的‘美’演化、深化的过程,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心理和对美的追求、体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