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军事训练伤病

常见军事训练伤病


小腿三头肌拉伤
4、预防
(1)在训练之前,特别是冬季野外训练应该做好充分 的准备活动,使机体以及各肌群适应剧烈的运动。 (2)在腿部力量训练中.除注意股四头肌力量的练习 外,也应强调大腿后肌群及小腿三头肌力量的锻炼。 (3)对于经常发生小腿三头肌痉挛疼痛者,应注意观 察,训练时有条件应绑上护跳或弹力绷带。 (4)建立好防卫训练小腿肌肉。 (5)运动后即刻冰敷15~20分,可减少肌肉微细损伤。
受伤当时从小腿的外形上看多无改变, 稍晚可有肿胀,变形及皮下出血,小腿后较 明显。小腿三头肌有压痛。常有一较锐敏的 压痛点。
小腿三头肌拉伤
3、治疗方法
(1)“RICE”原则: (2)使用阿司匹林,日用量 3~5g分4次服。 (3)热敷 :三天后改热敷。 (4)按摩:增加疼痛部位的血液流动。 (5)适应运动训练。 (6)使用支撑物,慢慢站起来,慢慢跑。
2、基本处理:
包括止血、清创、修复组织器官和制动。 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需清洗和消毒。 疑有破伤风感染,注射T.A.T 1 500~3 000U。
三、常见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3、常用外用药


2%红汞溶液:常用于皮肤、粘膜的擦伤及小切伤,无刺 激性。汞离子对人体有毒性,红汞不能用于口腔内伤口。 红汞不能与碘酒合用。 1%龙胆紫溶液:对组织无刺激性,无毒,可用于皮肤、 粘膜的损伤,口腔溃疡也可以用。因其收敛作用较强,涂 后伤口结痂快,不宜用于关节部位,脸部也不宜使用。
反应时:
反应时是指刺激信号出现后机体迅速作 出反应的最短时间,疲劳时反应时间明 显延长。
超量恢复
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内不 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 称之为“超量恢复”。
消耗与恢复过程规律示意图
超量恢复
表示训练课 图1 图2 图3
超量恢复训练原理示意图
确定训练课运动间歇的依据
三、常见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2%碘酊溶液:消毒作用强,对组织刺激性大,不宜直 接涂于伤口。常用于未破的疖、虫咬伤以及皮肤消毒。 3%过氧化氢溶液:有抗菌和软化伤痂的作用,有利于 坏死组织剥落、清除。常用于清洗创口、溃疡、脓窦等, 并可用于去痂皮,去除黏附在伤口上的敷料可不致疼痛。 70%~75%酒精溶液:不宜直接涂于伤口。常用于皮肤 消毒。 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有抑制细菌的作用, 对组织没有刺激,用于清洗伤口。
一、疲劳性骨膜炎
发病原因
1. 训练安排不合理,运动强度突然增大,跑跳运动 安排过多。
2. 训练场地和装备不合理
一、疲劳性骨膜炎
征象
1.疼痛: 常在运动后发生,多为局部钝痛 或刺痛,有的在训练后可出现搏 动样疼痛。
2.肿胀:局部多有凹陷性水肿。
3.压痛:为骨膜炎的主要特征。压 痛点下可触及单一或串珠 样结节。
五、肌肉拉伤
五、肌肉拉伤
征象
撕裂样疼痛、肿胀、压痛、断裂音、抗 阻痛及收缩畸型等症状,为诊断的根据。
外伤史 锐 痛 局 限
与训练后的疼痛区别
肌肉拉伤原因及预防

准备活动不充分; 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差;
大腿前后肌群力量发展不平衡、肌力弱等易 发生拉伤。

疲劳或负荷过度;
保证充足的睡眠,疲劳的诊断和恢复。
中药外敷。 局部理疗(温水涡流浴、短波和超声波治疗) 按摩(48小时内只能在伤部周围)。
五、肌肉拉伤
肌肉主动强烈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所造成 的肌肉微细损伤、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
少许断裂(微观) 局部疼痛,关节稳定,肌力不变
部分断裂 疼痛肿胀,关节松弛有止点,肌力减弱 完全断裂 不一定疼痛,关节松弛无止点,无肌力。
四、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一)处理原则:
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基本原则是按不同的病 理过程进行处理。 早期进行止血、减轻肿胀。必须强调早期诊治。 晚期是消除炎症及瘢痕形成,防止肌肉及韧带挛 缩。
四、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二)急性损伤的处理方法:

早期治疗的原则(RICE):
休息(rest)

冷敷(ice)48~ 72小时内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骨骼肌系统疲劳测定:
3、肌肉围度:
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训练后,可引起下肢围度增 加,这主要是由于重力作用,使下肢血液回流受 阻、下肢血液滞留及组织液增多所致。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心血管系统疲劳测定:
基础心率: 如果大运动负荷训练后,基础心率较平
时增加5-10次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积 累现象。
畸形、异常动度
骨擦音、骨擦感
辅助检查 X线片
二、急性关节损伤



关节挫伤 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脱位 关节扭伤 ?
肘关节脱位
按尺桡骨近端移位的 方向可有后脱位、外侧方 脱位、内侧方脱位及前脱 位,以后脱位最常见。
掌指关节脱位
三、常见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1、常见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
擦伤、刺伤、切伤、撕裂伤。
确定训练课运动间歇的依据

最科学的,就是听自己身体的!
大强度运动中疲劳 短时休息后感到身体更疲劳
稍长时间(1-2d)休息后神轻气爽、精力充沛
机会来了
过度疲劳的征象

早期症状 食欲减退、头痛、全身乏力、 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

晚期症状&体征 循环系统:胸闷、心悸、心脏扩大、杂音 呼吸系统:肺活量↓ 最大通气量↓ 消化系统:腹痛、腹涨、腹泻、便秘 血液系统:Hb ↓ WBC↑Lym ↑ 泌尿系统:尿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管型
发生机制:

肝脏淤血 呼吸肌痉挛 胃肠痉挛及功能紊乱
发生特点:

与运动相关,多发生在初次 参加锻炼,训练结束即缓解。
四、运动中腹痛
治疗:

适当减慢速度,深呼吸,调节呼吸与运动的节奏。 必要时按压疼痛部位,弯腰跑一段距离。
预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运动量的增加应循序渐进,且合理安排膳食,饭 后30分钟后才可参加剧烈运动。 准备活动要做得充分。 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呼吸节律,水分和盐流失较 多时应注意及时补充200~300毫升盐水。
一、运动性疲劳和过度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 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
过度训练综合症简称过度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 机能间过分不相适应,以致疲劳连续累积而引起的 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也称为“过度疲劳”。



错误技术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猛; 气温过低,湿度太大,场地不良等。
小腿三头肌拉伤
1、受伤机制 多见于赛跑、跳高、跳远、球类等,大多 数是由于膝关节伸直时再突然蹬地提踵起跳受 伤。 直接撞击也可以造成小腿肌肉的损伤,在 运动中的踢伤或者是撞击体育器械的损伤。
小腿三头肌拉伤
2、症状及诊断
其中大部分在受伤的即刻,觉得小腿后 面就像受了打击或者“中弹”似的非常疼痛, 这时多被迫停止运动。提踵后蹬痛加剧。
不同类型的练习达到超量恢复需要的时间:





有氧的耐力性练习:需要休息大约12-24 小时; 短跑之类的快速跑练习:需要休息大约36-48 小时; 中等以上速度的跑步类练习:需要休息大约48-72 小时; 力量性练习:需要休息大约36-48 小时; 爆发力(就是速度力量)练习:需要休息72 小时; 协调性和本体感觉的练习:需要休息大约12 小时; 综合性的练习(就是什么都练一点):需要休息大约4872小时。
常见运动损伤
急性 骨 关节 外伤性骨折 关节脱位、 半月板损伤 肌肉、韧带拉伤 慢性 (使用过度) 疲劳性骨膜炎、疲劳性 骨折、软骨退化 滑膜炎、跑步膝、 滑囊炎 肌腱炎、腱鞘炎、 腰肌劳损
软组织
肱骨骨折
上肢骨折
下肢骨折
一、外伤性骨折的征象
病史症状 体征 外伤史、痛、活动受限 疼痛 肿胀
功能障碍
四、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具体方法: 300-1 000U 透明质酸酶+1%普鲁卡因4-5ml注射于 创伤的中心部或周围。(24~48小时以后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消炎和抗免疫)局部封闭。
醋酸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 腱鞘炎和滑囊炎时多为0.25ml和普鲁卡因1~1.5ml ; 肌肉拉伤时则用激素0.5~1ml,普鲁卡因3~4ml ; 每周注射2~3次 。
一、疲劳性骨膜炎
征象 4.后蹬痛或支撑痛: 5.局部灼热: 夜间灼痛感明显。 6.X线检查: 早期骨膜无明显改变,以后逐 步出现骨膜增生,骨皮质边缘 粗糙、增厚、骨质疏松、骨纹 理紊乱等。
每次冰敷大约15-20分钟,每冰敷一次要间隔 1-2个小时。疼痛不是太明显后,隔2-3个小 时冰敷1次就可以。
四、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中、晚期治疗的原则:
处理原则: 改善伤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代谢, 促进淤血与渗出的吸收,加速再生修复。 处理方法: 热疗、按摩、拔罐、药物治疗。同时应根据伤 情进行适当的康复功能锻炼。
二、运动性血尿
发病机制


运动中肾脏剧烈震动或打击使之发生创伤; 运动时全身的血液分配进行调整,肾脏的血液流 量减少,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 ; 长时间直立体位下运动可使肾下垂,肾静脉回流 受阻,肾淤血。
二、运动性血尿
发病特点
血尿在运动后即刻出现,血尿的严重程度与运动
量和运动强度大小有密切关系; 除尿血外,一般没有其他症状和异常情况; 血液化验、肾功能检查、腹部X光照像及肾盂造影 等项检查均属正常; 出现尿血后立即停止运动,绝大多数在3天内血尿 停止。
过度训练的征象
物理检查
体重: 持续下降(休息、进食后不恢复)。 超过正常体重的1/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