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条“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 放的基本国策,这个决策的成效之一是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 对外封闭的情况,令中国大陆向世界开放,同时大幅度提高 了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国际上的形象,使中国大陆 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是中国的强国之路。
• 改革开放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是教师上课 沿袭了几十年的三大教具。一堂课下来,嘴里、头发上、 衣服上沾满一层白白的粉笔灰再正常不过了,那时的老师 天天与粉笔灰打交道。 • 改革开放后粉笔和黑板渐渐被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等 所取代。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 重要指标。现如今高等教育已经越来越大众化,义务教育 基本已经能够遍入千家万户。
• 改革开放前,由于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商品供应严重匮乏,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 票,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 律的灰色中山装或 蓝色解放装,被形 容为“蓝色的海 洋”。
•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 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 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 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近30年来,城乡居民 消费生活变化最快、最大的是服装。不仅衣着数 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穿着质量明显提高,服装功 能也由过去的单纯遮体御寒演进为体现个性化的 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
• 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 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 本的温饱问题。
•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 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 “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 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粮食消费比重下降, 表明人民不再为吃饱而发愁。
3. 4.
•
1.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 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官员贪污腐化,引发各种冲突——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贪污问 题越来越严重。人民对政府的做法感到不满,人民对政府感到失望, 而这不满和失望的根源往往是贪污腐化。 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出现了众多丑恶现象——传统文化以及社会道 德体系的在逐利思潮下得瓦解,导致社会道德水准的整体下降,引 发的民众普遍的痛苦水平提升,社会冷漠,以及不利于社会良好发 展的文化如拜金主义的广泛传播 。 城乡、东西部和社会各阶层的贫富悬殊,激化了很多矛盾——贫富 分化导致的社会分配的畸形,对底层人口的伤害,治安恶化,阶层 间对立情绪弥漫,社会公正以及民众对社会公正的信心的瓦解。 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粗放式经济发展对环境 的巨大破坏,造成生态灾难如洪水和沙尘暴,以及环境因素引起的 某些疾病发病率上升。 ……
• 改革开放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缝纫机、 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 • 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 手机已相当普及。 城乡居民的用品消费,呈现出以非耐 用消品为主向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以日常生活用品等生 存资料为主向彩电、冰箱、空调、微机等发展和享受资料 为主,以功能单一、低档用品为主向高科技、多功能中高 档用品为主转化的趋势。
•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 • 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 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 城镇居民住房,由 缺房、拥挤逐步向比较宽敞、比较舒适方向发展。 住房的质量和配套性也不断提高。
• 改革开放前人们通常安步当车,下地干活、走亲戚,基本上是步行, 那时候主要用作运输工具只是马拉大车。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 的增长都很快。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 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开私家车出行的 人也占一定比重。 随着各种运输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建 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