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研究田巧芳,沙景华,李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摘要:艺术品投资市场现正成为中国一道投资理财的新亮点。
随着国民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涉足艺术品的人将越来越多。
本文以中国书画类艺术品为分析重点,从艺术品投资的特性出发,分析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艺术品;艺术品市场;投资所谓艺术品是指艺术家通过审美创作活动所生产的产品,当今人们将艺术品划分为中国书画、中国工艺品、中国陶瓷、中国古籍善本、中国西画、钱币和邮品、西洋美术品等门类。
艺术品投资,是继金融证券、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领域,同时作为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的艺术品投资是后工业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近10年来,在美国投资领域里,房地产赢利率在4.7%左右,股票在17%左右,而艺术品投资盈利率则高达24%。
在我国,继股票热、房地产热之后,艺术品投资市场正如火如荼,交易的数量越来越庞大,交易的记录不断攀升、打破,参与的人群越来越广泛。
艺术品交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艺术品投资的特性艺术品投资是一种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行为,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购买艺术品、经营艺术商业等交易行为带来经济收人[2]。
艺术品投资取决于投资者的经济实力和赏鉴眼光。
艺术品投资之所以优于其他投资,是因为它有以下特性:1.1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首先表现在其价值量无法准确测量。
其次,艺术品具有可替代性差和稀缺性的特点。
再次,艺术品的购买既可以说是一种消费行为,更可视为是一种保值率和增值率极佳的投资行为。
因为艺术品由于劳动主体在创造作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无法量化以及作品创造的非重复性,决定其艺术品的产生有个人的、群体,甚至前人等的学识能力的综合反映,导致了价格对价值不完全表现的矛盾特性。
1.2艺术品投资的安全性好艺术品投资基本上不受政治、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基本不受政府的控制。
一件艺术品永远包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激情、灵感、技艺以及材料、时代等要素最基本的价值存在。
可以说艺术品在已知的投资工具中最稳定的品种之一,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
1.3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1-虽然艺术品投资的收益周期较长,但是其投资回报率远远超过其它投资的平均水平,是高回报的投资品种。
艺术品是唯一的一种可以以“零散资金”投资而获得“规模性”回报的投资,其回报率平均在30%每年,最高可达180%每年。
2. 艺术品投资与股票、房地产投资之间的比较艺术品投资与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实业和以股票为代表的金融业比较具有以下“四个性”:2.1非同步性股市、房市的波动周期与国民经济的周期是基本同步的而且略超前于国民经济的运行速度。
而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波动周期与国民经济的周期之间没有必然的响应关系。
2.2分散性艺术品投资市场是交易分散、信息分散、交易地点分散的市场,市场的信息集中度明显低于股票、债券市场。
2.3独立性艺术品投资市场是多品种、少数量、慢周期、独立性的投资市场与股票、债券市场相比较,其交易的频繁性、方便性、直接性和达成性等都相对低。
2.4高风险性艺术品市场相对于一般的投资品种,市场参与者少,受人们审美偏好影响大,流动性也较差,当急需现金时,一时难以合理的价格出售,甚至找不到合适的买方。
另外,艺术品还存在赝品风险和安全性风险。
3.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发展现状艺术品市场从整体上看,与物质商品市场一样都存在着生产、经营到消费的流通环节。
但在某些方面又区别于一般市场。
中国艺术品市场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艺术品拍卖、艺术博览会、画廊的经营、民间艺术品的流通等等。
艺术品市场通常被分为一级艺术品市场和二级艺术品市场。
所谓一级市场,是经营者代理销售画家作品或拥有艺术品的所有权,再次进入市场销售的方式,如画廊;而在二级市场,经营者不拥有艺术品的所有权,其经营方式主要是接受艺术品所有者的委托,通过中介活动进入市场,如拍卖行、艺博会。
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3.1成交金额大、发展速度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取得了超常的发展。
以1994年拍卖市场的成交为基数,国内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有30多倍的整体上升,其中中国书画在中国内地整体价位的上升幅度高达100多倍。
这当中的著名大师精品(如齐白石、李可染等作品)更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近千倍幅度的上升。
200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更呈现出强劲的走势,中国嘉德春季拍卖-2-会书画专场的总成交额高达3.68亿元,创下中国嘉德的中国书画项目最好的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国共举办了800多场艺术拍卖会,平均每天2.2个,拍品成交额大约在153亿元左右。
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在2003年大约有23亿元,2004年上升到73亿左右,到了2005年又成倍上升,并且是2003年的近7倍(见图1)。
图1 2003-2005年艺术品拍卖成交情况资料来源:中国拍卖网3.2有形和无形市场共同作用艺术品交易的有形市场由交易渠道共同构成,交易的无形市场由馈赠、交换、抵押等构成。
两种市场共同作用,作为艺术交易的中间环节,不仅连结着艺术家完成艺术品产生价值目的一条“线”,也连结着消费者收藏、处理、宣传,获利于艺术品的另一条“线”。
因此,艺术市场或市场中介,为艺术家、收藏者投资者实现各自理想及获取交易成果,承载着完成实现价值使命。
3.3市场逐渐形成结构效应在整个艺术品市场中,拍卖业基本占到市场交易额的80%,剩下的20%将被画廊、各类博览会等“争夺”。
从近几年的拍卖情况看,已形成了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的各具特色的两大拍卖市场:北京以高价位时时聚焦人们的目光,而上海以中低价位也常常引来掌声和喝彩。
艺术博览会也存在了10年,现已形成北京、上海、广州三足鼎立的局面,很是热闹。
4.艺术品投资市场发展的原因4.1历史基础八十年代以来,各地为了满足艺术品爱好者的需求,相继建立或扩建了许多古玩交易市场,如北京的古玩城、潘家园、东西琉璃厂、报国寺等;上海的豫园华宝楼、东台路等。
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会吸引众多收藏爱好者。
艺术品的交易也从原先的少数人的兴趣收藏转变为当今众多人相拥而进的文化产业,例如北京将文化产业当作支柱产业来打造。
4.2艺术品本身具有文化内涵和魔力-3-中国艺术品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不仅具有不可再造性、不可替代性和保值增值的特点,而且有着很深奥的学问。
尤其是真假问题,往往能检验每一个艺术品收藏者的眼力,同时也吸引众多爱好者去探究其规律。
4.3物质和精神需求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从温饱走向了小康,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精神和物质有了更高的追求,涉足艺术品的人将与日俱增。
特别是现在随着节假日、公休日的增多,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精神方面追求,而艺术品无疑是人们最关注的对象。
4.4艺术品市场的投资主体多元化除了艺术家投资收藏艺术品之外,现在的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了。
首先,部分房地产领域的个人和机构的投资者以及温州一些炒房团的老板成为新的主力军,将资金纷纷转投艺术品市场,这些资金的注入无疑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兴奋剂”。
其次,金融界人士大举进入艺术品投资。
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投入550万元巨资从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拍走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金融资本的渗入,为艺术品市场增加了活力。
最后,国外艺术品爱好者大量涌入中国。
随着世界艺术品市场的中心从伦敦、纽约转移到中国的上海和北京,国外艺术品爱好者也将目光纷纷转向中国的艺术品市场。
5.艺术品投资市场存在的问题以艺术投资为核心、以艺术消费与艺术赞助为辅助之运作机制的形成,是艺术市场健全与成熟的标志之一[7]。
方兴未艾的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折射了中国艺术品的奇光异彩,但纵观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艺术品投资市场,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5.1艺术品投资市场仍处于萌芽状态。
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的保护,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系统化的专业训练。
目前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尚缺少统一规范和约束机制,因而经常会出现本拍卖行的工作人员参与竞拍,或委托其他人员参与竞拍,以制造抢拍的人气,从而提高成交价格。
这种现象危害了艺术品市场的秩序,进而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暴露了拍卖从业者的职业道德问题。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就出现过类似的市场问题,最终造成了艺术品市场的大面积瘫痪。
5.2艺术品市场中的角色错位。
一个成熟的艺术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是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这是促进整个艺术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
而目前,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业却占了上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一级市场的功能,成为了“艺术品市场的操盘手”,成为一个“藏家”,按照国际惯例,拍卖行情是不应该影响画廊的。
5.3联手幕后的怪象。
作为一级、二级市场的画廊和拍卖行,本应各行其职,促进艺术市场的发展。
但目前在画廊和拍卖行之间却有着一些非同寻常的关系。
进出画廊的,不再是单纯的买家,而是一些拍卖公司,他们向画廊购买作品,而一些画廊也愿意主动和拍卖公司联系,提供所藏作品。
-4-5.4无货可供的尴尬。
无法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客户群成为众多画廊的通病,各家画廊的藏品数量太少,有些画廊甚至没有藏品。
没有足够的藏品,也就意味着无法培养一个相对稳定的藏家。
5.5艺术市场中的从业人员屡有重合,如艺术品流通领域中的某些从业人员是艺术品的独立经纪人与代理人,画廊、文物商店、拍卖行、艺术博览会的营销人员也部分地承担了艺术咨询的工作。
虽则他们一般都具有广泛的信息来源和艺术品购销的渠道,同时通常也对艺术市场的交易规则、程序和交易技巧有相当的了解,但是由于他们是艺术品的买方同时又兼艺术品卖方,因此其所提供的资讯总有营销或炒作之嫌,缺乏公正性与权威性。
6. 完善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建议艺术品投资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整个投资市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完善:6.1国家要制定出关于艺术品市场的有关法规政策,无论是艺术家、中间机构以及买家都有法可依,使艺术市场规范化,法制化,提高市场信誉,扩大市场影响。
建立艺术市场法规,一切流入市场的艺术品均应由市场管理及政府职能的工商部门严格监管。
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市场专业化、个性化的艺术品消费场所。
并由政府职能部门及有关行业部门授予的专营许可证照,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使价值和价格的可信度与消费者的认同度提高,打造品牌形象。
6.2充分发挥艺术品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
艺术市场的开放,加快了艺术走向商品化,多元化的发展步伐。
因此要使艺术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净化市场,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制约供求关系,从而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中应该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让一切伪艺术排出于市场外。
投资者要对弘扬高雅艺术,有品位,有美感的艺术品进行支持,并倡导具有精神文明又有时代精神的艺术品占有市场、赢得市场。
6.3艺术家要积极参与市场。
一方面,艺术家应该相互交流,不断求新,积极地去了解市场,让自己的艺术创作作品适合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