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后并发症及处理
二月份业务学习
深静脉置管后并发症及护理
一、感染
由于抗癌药在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 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有损伤作用,使机 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化疗药抑制骨髓,更 容易发生感染。中心静脉置管导致感染的 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穿刺点局部细菌繁殖 并随导管反复移动被带入体内或导管头端, 或输液管道连接处密封不严使病原菌进入。
更换3M敷料贴膜时要检查导管刻度,每次 更换贴膜时应注意避免将导管拔出。个别 患者因发热出汗、擦浴等原因影响3M敷料 贴膜粘性,因此3M敷料贴膜变潮不粘时, 应及时消毒皮肤后给予更换。躁动患者适 当约束双手,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
三、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 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或封管 液选择、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或 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肿瘤患者的 血液大多呈高凝状态。因此,在静脉高营 养输液或化疗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 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
四、静脉炎
静脉炎多为机械性静脉炎,其症状为穿刺 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解,重症一般给予拔管, 局部用多功能微波照射治疗5~7天后症状可 自行消失。
五、导管脱线
较为常见。因置管时间长,而化疗患者均
能下床活动,加上患者出汗后所用的敷料 胶布粘得不牢,容易引起导管脱落。中心 静脉置管成功后用缝线牢靠固定导管于皮 肤,穿刺点距离皮肤穿出处8cm以上分别用 胶布交叉固定。连接输液器后,输注的液 体不要挂的太高或太远,输液管要保证有 一段适合患者活动的长度。
如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处会出现红、 肿、痛等局部感染,甚至出现全身感染。 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并加强对输液 装置,包括输液器、三通、可来福等各连 接点认真检查。
二、出血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的敷贴有无出血、局部 有无肿胀、疼痛等。由于长期留置导管, 肝素封管次数较多,加上有些病人的肝脏 功能差,凝血功能低下,,可能引起穿刺 处出血或渗血,应定期检查出、凝血时间 和血液粘稠度,并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粘 膜有无瘀点、瘀斑,牙龈有无出血。消毒 穿刺点时切不可强行将结痂脱掉,以免引 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