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河镇中心小学数学导学案年级六班级1课型新授课主备人使用人课题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量与计量(补充),练习十八相关题目。
教材分析学生能熟练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但同量之间的单位换算,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不牢固。
学情分析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
2.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3.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学习重点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难点是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教学方式方法合作交流法学习准备课件课时划分第1课时修改完善学习流程一、基础练习(1)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面积?什么是体积?(2)常用的计量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3)相邻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4)什么叫单名数?什么叫复名数?(5)如何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6)如何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二、指导练习(一)小组合作,整理各个知识点。
(二)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三)学生汇报展示,老师点拔,适时归纳板书1.展示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常用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m2) 平方分米(dm2)平方毫米(mm2)体积单位立方米(m3) 立方分米(dm3) 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 升(L)毫升(ml)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货币单位元角分2.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3.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进率。
三、拓展练习(一)填空。
在()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1.一支铅笔长176()一处篮球声场占地420()一张课桌宽52()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2()一间教室的面积是48()一瓶牛奶的容积是250()2. 3时20分=()分; 2.6吨=()吨()千克3080克=()千克()克; 7 dm38 cm3=()dm3=()2.4时=()时()分 3元5分=()元()平方米=75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6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二)举例说明:1m、1dm、1cm分别有多长?1m2、1dm2、、1cm2分别有多大?1m3、1dm3、1cm3分别有多大?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早上7时30分出发,下午5时20分到达。
已知汽车每小时行8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课堂总结四、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图形与几何相邻的长度之间的进率是10 相邻的面积之间的进率是100 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教学反思程河镇中心小学数学导学案年级六班级1课型新授课主备人使用人课题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线与角,P86的知识、做一做和练习十八相关题目。
教材分析梳理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按一条直线,到两条直线,再到三角形,四边形与圆的线索对平面图形进行整理。
学情分析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和掌握垂直于平行的含义。
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利用直尺、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学习重点理解直线、射线、线段、垂直、平行、角的含义。
学习难点按要求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方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学习准备直尺、三角板等课时划分第2课时修改完善学习流程一、基础练习1.谈话引入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的几何知识。
大家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2.板书课题,明确目标二、指导练习(一)自学提示(1)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3)什么叫做角?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我们学过哪些角?在放大镜下看角,它的大小会变化吗?(4)可以用什么来画角和量角?画一个40度的角(二)、回顾知识,展示交流(1)小组合作,整理各个知识点。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3)学生汇报展示,老师点拔。
(三)填空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2.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3.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4.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中,()最短。
6.经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
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7.在6点钟时,时针与分针组成( )角,9点钟时,时针与分针组成( )角。
三、拓展练习按要求作图。
1.画一条长3.5厘米的线段。
2.分别画出40,90,130的角。
3.过图中的A画直线BC的平行线和垂直。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直线、直线和射线。
线线与角垂线、平行线。
角的意义角角的大小画角教学反思ABC程河镇中心小学数学导学案年级六班级1课型新授课主备人使用人课题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 P86的知识、做一做和练习十八相关题目。
教材分析学生能够进一步准确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学习目标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
2、能够按照一定标准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整理。
3、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应用。
学习重点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特征。
学习难点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方式方法合作交流法学习准备直尺、三角板、圆规等课时划分第3课时修改完善学习流程一、基础知识1.谈话引入: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2.板书课题,明确目标(1)什么叫四边形?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2)什么叫三角形?按角分,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3)什么叫做圆心、半径、直径?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4)圆与其他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点?(5)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6)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二、指导练习(一)、回顾知识,展示交流(1)小组合作,整理各个知识点。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3)学生汇报展示,老师点拔,适时归纳板书(二)填空。
1.两个完全一们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特殊的四边形,这个图形是( )形。
2.一个等边三角形周长9.6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
3.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为2∶3∶7,这个三角形最大角是( )度,它是( )三角形。
4.、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它的顶角度数是(),这个三角形又叫做()三角形。
6.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且()。
三、拓展练习按要求作图。
1.画一个长4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
再画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
2. 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再画出它的两条对称轴,使这两对称轴互相垂直。
图形与几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程河镇中心小学数学导学案年级六班级1课型新授课主备人使用人课题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P87的知识、做一做和练习十八相关题目。
教材分析通过图示,启发学生回顾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填写出各图形的周长、面积公式。
学情分析能正确应用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目标1、能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2、回忆整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熟记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3、学习重点回忆整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学习难点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方式方法合作交流法学习准备小黑板、平面图形纸片等课时划分第4课时修改完善学习流程一、基础知识1.谈话引入前面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板书课题,明确目标2..自学提示(1)举例说说什么样叫做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2)在这六种平面图形中,要求周长的图形有哪些?怎样求它们的周长?(3)这六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怎样的?把公式直接填在课本上,并想想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4)简要描述有关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结合公式推导过程)二、复习指导(一)、回顾知识,展示交流(1)小组合作,整理各个知识点。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3)学生汇报展示,老师点拔,适时归纳板书(二)口答,看谁想得快(1)一个长方形的长8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米,高是20分米,面积是()。
(4)一个三角形的底是5m,高是10 m,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5)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7厘米,高是2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6)一个圆的半径是2分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三)填空(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米,它的边长是()米。
(2)一个圆的周长是6.28米,它的直径是(),半径是(),面积是()。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米,底是2米,高是()米。
三、拓展应用完成练习十八第3、4、5、12题板书设计图形与几何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体面积-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教学反思程河镇中心小学数学导学案年级六班级1课型新授课主备人使用人课题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立体图形的认识、观察物体, P88的知识、做一做和练习十八相关题目。
教材分析复习学习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各部分名称,以及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分析在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基础上,进行解决问题的计算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与圆锥的特点,掌握空间观念与图形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学习难点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