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配套(2015.9)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地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课前预习1.北东2.北温热寒3.亚欧太平课堂练习一、1.C 2.C 3.D 4.C二、(1)我国和美国都是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不同之处是我国没有寒带,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在北极圈附近,有部分在寒带地区。
(2)该句话体现了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
学习延伸(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对于我们开辟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沟通交流等,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第2课时海陆兼备的大国课前预习1.从上至下依次为:漠河县曾母暗沙黑龙江乌苏里江帕米尔高原2. 960 三3. 2.2万14 1.8 64. 渤海琼州海峡课堂练习一、1.A 2.B 3.D 4.C 5.C 6.C二、1.(1) 蒙古俄罗斯印度老挝(2) 文莱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3) 越南朝鲜2 .(1) ①④(2) A台湾岛B海南岛(3) 60时差(4) 50(5)不对。
不是。
我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三、(1)我国南海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鱼类及其他海洋资源。
(2)我国漫长的海岸线,利于发展海上交通运输;丰富的海洋资源又为发展采矿、化工、海水养殖、捕捞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3)我们应该实施科技兴国,提高我国国防科技水平,利用科技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使丰富的海洋资源能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言之有理即可)第3课时行政区划课前预习1.省县乡 2.略。
3. 342354 2课堂练习一、1.A 2.C 3.C 4.D 5.B 6.B7.A8.D 9.C 10B二、1.(1)149填图提示:我国濒临海洋的省级行政区有辽(沈阳)、冀(石家庄)、津、鲁(济南)、苏(南京)、沪、浙(杭州)、闽(福州)、台(台北)、粤(广州)、港、澳、琼(海口)、桂(南宁);与邻国接壤的省级行政区有辽(沈阳)、吉(长春)、黑(哈尔滨)、内蒙古(呼和浩特)、甘(兰州)、新(乌鲁木齐)、藏(拉萨)、云(昆明)、桂(南宁)。
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略河北省和天津市(3)略2. ①—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内蒙古②—湖北省—武汉—鄂③—江西省—南昌—赣④—青海省—西宁—青⑤—山东省—济南—鲁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学习延伸(1)提示:如辽宁像个虎头、山东像个卧驼、海南像个菠萝、台湾像支香蕉等。
(2)略第二节人口课前预习1.13.40 2.大 3.计划生育 4.黑河——腾冲课堂练习一、1.D 2.C 3.C 4.C 5.B 6.D 7.A 8.D二、1.(1)缓慢加快(2)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基数大(3)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数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1)143 3(2)每平方千米400人以上每平方千米10~100人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3)黑河腾冲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学习延伸不均匀东部西北第三节民族课前预习1.56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壮略2.民族主要分布省区民族主要分布省区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云南省、四川省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傣族云南省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藏族西藏自治区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满族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课堂练习一、1.A 2.C 3.C 4.B 5.B 6.C7.C二、1.(1)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2)遍布全国各地(3)西南西北东北(4)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B D C E A学习延伸达斡尔族:内蒙古、黑龙江布依族:贵州、广西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课前预习1.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我国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3.略。
课堂练习一、1.B 2.D 3.B 4.B 5.D 6.B7.A二、1.(1)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2)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3)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1)阿尔泰山昆仑山阴山秦岭大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脉雪峰山台湾山贺兰山(2) ②③⑥⑦⑭⑧⑩⑪⑬⑮⑯⑱⑫⑰①⑤⑨④珠穆朗玛(3)祁连巫昆仑太行南岭武夷学习延伸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故初到高原的人会因缺氧而产生“高原反应”。
第2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课前预习(1).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2)略(3)略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课堂练习一、1.B 2.C 3.D 4.A 5.D 6.A二、(1)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黄(2)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3)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准格尔、塔里木、四川盆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山东、东南丘陵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课前预习1.(1)秦岭淮河南北(2)502.青藏高原203.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课堂练习一、1.C 2.D 3.B 4.C 5.D二、①—C ②—D ③—B④—A三、1.(1)广州14哈尔滨-2034(2)广州30哈尔滨219(3)大不大2.(1)略。
(2)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3)甘肃省(4)暖温带亚热带学习延伸(1)因为吐鲁番地区夏季地表温度经常在70℃以上,最高时竟达到82.3℃,足以“沙窝里蒸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
(2)不会。
因为那里蒸发量很大,身上的汗水很容易蒸发掉,并且空气湿度很小。
(3)需要带长袖衣物但不需要带防雨装备。
因为长袖衣物一方面可以防晒,另一方面由于当地昼夜温差大,晚上可以保暖。
但吐鲁番地区降水极少,蒸发量极大,所以没有必要带防雨装备。
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课前预习1.略我国年降水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不均匀4~10 早晚长晚早短3.(1)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2)干湿地区的分界线与我国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大体一致。
干湿地区的划分主要考虑了一个地方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提示:东北地区有一小部分湿润地区,很能反映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对于干湿地区划分的影响)课堂练习一、1.A 2.B 3.C 4.C 5.D 6.D7.D8.B二、A—④—a B—③—b C—②—d D—①—c三、1.(1)秦岭—淮河0℃(2)80040080050(3)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4)①②2.(1)从上至下依次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2)水田水稻森林旱地小麦、玉米畜牧草原(3)湿润区半湿润区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课前预习1.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2.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3.冬季风夏季风源地亚欧大陆内部太平洋、印度洋风向东北季风、西北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对气候的影响加剧我国冬季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雨热同期课堂练习一、1.B 2.C 3.D 4.B 5.B 6.C7.C二、①—E—c②—A—d③—B—e④—C—b⑤—D—a三、1.(1)夏夏A B(2)广州哈尔滨(3)A B2.(1)东南西南太平印度温暖湿润(2)东南西北(3)亚欧大陆北寒冷干燥第三节河流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课前预习1.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和我们学习过的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等大致吻合。
湿润和半湿润干旱和半干旱2.水量水位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3.内流区外流区河流分类内流河外流河最终流宿没有流入海洋大部分流入__太平__洋,只有__额尔齐斯河__流入北冰洋,__雅鲁藏布江__和__怒江__流入印度洋数量多少少多流程长短短长汛期出现的季节(分析原因)夏季。
夏季高温导致高山冰雪融化夏季。
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课堂练习一、1.A 2.B 3.D 4.C 5.C 6.D二、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流量大、小大小汛期长、短长短含沙量大、小小大有、无结冰期无有三、(1)内流夏少小(2)黄河长江塔里木河京杭运河①②③③(3)夏高大学习延伸夏季。
夏季高温导致积雪、冰川融化,河流水量大增,形成汛期。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课前预习1.青藏高原宜昌湖口东亚热青藏云贵四川长江中下游长大广2.水能水能水电站3.宜宾内地南北4.川江荆江课堂练习一、1.C 2.B 3.C 4.A 5.B 6.D7.B 8.C二、(1)略湖北省江西省(2)略(3)略(4)长江流域内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流经地区大多降水丰富;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因此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三、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主要问题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治理措施禁止乱砍滥伐,植树种草,保持水土疏浚河道、退耕还湖、加固大堤、兴修水利工程、依法防治水污染学习延伸(1)食物资源锐减、长江航运、污染排放、大型水利设施的兴建等。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前预习1.青藏高原.河口桃花峪渤干旱半干旱半湿润青藏内蒙古黄土华北二2.较小夏秋大凌汛3.黄土提示: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人们不断加高大堤,形成“地上河”,容易决口泛滥。
4.提示: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课堂练习一、1.D 2.C 3.B 4.B 5.B二、1.(1)略内蒙古河南(2)略(3)略(4)宁夏河套(5)黄河水量较小,年径流量约为长江的1/15;汛期集中在夏秋季;含沙量大;有结冰现象;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2.(1)下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高于地面(2)决口泛滥(3)上游中游下游忧患荒漠化凌汛水土流失“地上河”凌汛形成原因气候干旱,草场超载最冷月气温0℃以下;河水由低纬流向高纬,解冻时间不一支流较多;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集中在7、8月份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泥沙沉积最冷月气温0℃以下;河水由低纬流向高纬,解冻时间不一治理措施植树种草;合理放牧炸冰植树种草;修挡土坝;修建梯田;兴修水利工程加固黄河大堤炸冰三、(1)D (2)B学习延伸略第四节自然灾害课前预习1.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山区2.多广3.频繁4.严重5.防灾减灾课堂练习一、1.C 2.D 3.B 4.A 5.D 6.A 7.C 8.D二、1.(1)山地(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3)华北平原旱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4)提示: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的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为预防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如北方地区为预防风沙灾害而营造的防护林;我国建设了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