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陈太丘与友期PPT优秀课件

七年级语文陈太丘与友期PPT优秀课件

返回资料库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 复述课文内容
总结生趣
请你从这堂课中, 或者从故事中,用 一句话总结一下你 得到的收获?
课文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
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 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 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 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 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 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 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跟元方握手, 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要求:1、读书声音要洪亮。2、不懂的字 词要翻检工具书。3、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疑难句子下画线,疑难问题写上评注。
? 圈点勾画示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

约定

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自读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尊君在不?( )
2、解释加着重色的文言词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门外戏 待君 久不至 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 友人惭 下车 引之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理 元方入门不顾
激疑生趣:合作探讨问题
(1)从文中对话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 友是个具有什么样性格态度的人?
暴躁、粗野、易怒
(2)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
点错误?
“无信”、“无礼”
(3)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
你的看法。
(1)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 人,不值得与他交谈。(2)太过分。既然友 人已经感到惭愧了,知错能改了,应当以礼相 待。)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 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 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 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 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 正”一门。
自读课文
步骤:1、粗读,读准字音。 2、再读,结 合注释粗通文意。3、反复朗读,直至能够 背诵。4、品读,提疑问,写评注。
补充注释
1、门外戏:戏,玩耍。2、待君 久不至:等您好久您不到。3、 于是便怒:便,相当于现代汉语 的“就”。4、相委而去:相, 称代性副词,在这里可译为 “我”。5、则是无信:则,返回就自,读要求 那么;信,讲信用。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
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 不至,太丘舍( )去,( )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 )答曰:“( ) 待君久不至,已去。”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
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 不至,太丘舍(友)去,(陈太丘) 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元方)答曰:“(家君) 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记趣: 期: 约定 去: 离开 委: 舍弃 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去: 离开 家君: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返回资料库
THANKS
FT文档·教学课件
5、复述课文
问题探究
要求:大胆质疑,积极思考, 主动发言。
课堂讨论
1、元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文中的“君”、“尊君”、家君“
称谓有什么不同? 3、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4、从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故事内涵
从陈元方—— 表现了小小的 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 优秀品质。
从朋友——办事要讲诚信, 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 友。
“友”的身份: 据史料记载,文中的“友”也 是东汉颖川(今河南许昌)人, 官职比陈太丘高两品。
返回资料库
《世说
资料仓库 新语》
“友” 的身份
补充 注释
作者 刘义庆
课文 翻译
刘义庆(403——444),南宋文 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 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