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术中用药、用血的安全管理
• 5 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 症时才能使用。 • 6 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 误。 • 7 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 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高危药品专柜 高危药品
高危药品附录
1.10%KCL溶液 2.10%NaCl溶液 3.25%硫酸镁注射液 4.氯化钙注射液 5.胰岛素制剂 6.维库溴铵注射液 7.阿曲库铵注射液 8.琥珀胆碱注射液 9.环磷酰胺注射液 10.异环磷酰胺注射液 11.尼莫司汀注射液 12甲氨喋呤注射液 13.氟尿嘧啶注射液 14.替加氟注射液 15.替加氟尿嘧啶注射液 16.阿糖胞苷注射液 17.卡莫氟注射液 18.羟基脲注射液 19.吉西他滨注射液 20.卡培他滨注射液 21.放线菌素D注射液 22.丝裂霉素注射液 23.平阳霉素注射液 24.柔红霉素注射液 25.多柔比星注射液 26.表柔比星注射液 27.吡柔比星注射液 28.羟基喜树碱注射液 29.长春新碱注射液 36.他莫昔芬注射液 37.来曲唑注射液 38.甲羟孕酮注射液 39.氟他胺注射液 40.曲普瑞林注射液 41.顺铂注射液 42.卡铂注射液 43.奥沙利铂注射液 44.亚砷酸注射液 45.亚叶酸钙注射液 46.肝素钠注射液 47.胺碘酮注射液 48.氨茶碱注射液 49.注射用重组人组织纤维 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爱通 力) 50.地高辛注射液 51. 亮菌甲素氯化钠注射 液 52. 利福平注射液
• 围手术期输血指在提高机体组织的血氧含量,进而改善 手术效果。然而,输血也存在着一些风险,主要风险包 括:感染,输血反应和输血中的失误。为了取得最佳的 手术效果,手术室护士遵循安全输血守则,对血液制品 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管理。
为没有按标准操作规程引起的 。
一例术中输血血型错误的案例
• 2009年12月7日,患者梁进英入住西安交大一附院,被确诊 为2期A型宫颈癌。经化疗,医院于12月30日上午对其实施 手术,术中需输入200毫升O型血液,手术接近尾声时,医 护人员发现为患者输入的是200毫升AB型血液,并出现溶血 反应,开始尿血,医院立即展开抢救。经48个小时抢救, 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心、肺、肾等器脏功能正常。
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 1 麻醉科专人负责专柜存放并加锁。
• 2 每班交接,清点并记录。 • 3 遵医嘱使用后,需由2人核对签名,由医生麻醉处方, 取药补齐。 • 4 每周检查麻醉精神药品有无变质、沉淀、变色或过期 等情况,不合格的及时更换。 • 5 麻醉精神药品不得随意外借。
抢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如何提高护士安全用药意识和能力
• 加强专业知识和药理学知识
• • ——组织学习相关的药品商品名、通用名、剂型、用法、 不良反应 ——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和护理安全管理的 各种规定,按计划对护士进行安全用药规范化培训 ——强调为预防而测量,引导护士每一次都要把事情做 队,主动考核自己的工作时间,从而获得持久的进步
• 坚持“零缺陷”的管理理念
•
•
——定期进行科内工作讨论会,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分 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术中用药安全小结
• 药品是手术室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病人的生命安
全要得到保障,做好药品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药品管
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条件。药品既可以治疗疾 病,也会导致药源性疾病。药品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自 觉遵守药品的管理制度,保证手术室药品的完整性、有效 性、安全性,也就保证了手术病人的切身利益。
士长,协助抢救病人,保持清醒、冷静,认真核对,防止
乱中出错。 • 4.按护理缺陷上报流程逐级汇报处理吸。
如何提高护士安全用药意识和能力
• 在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的管理 •
——实行弹性制度,随时调整护士休息时间,调动护
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避免因护士疲劳而发生用药差 错
•
•
强化慎独精神
——加强护士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加强职业道德 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意识,避免用药错误后出现缓报和 瞒报的情况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
(试行) • 第十六条
•
手术部(室)应当建立并实施手术中安全
用药制度,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
负责,防止用药差错。
手术室安全用药存在的主要隐患因素分析
• 1、药品种类增多和范围扩大
• 抗生素更新过快,药品名和通用名错综复杂 • 导致执行医嘱容易出现差错
• 2、用药过程查对制度未严格执行
• 4、不熟悉用药的正确方法和药物的特性
• 滴注速度和合适的溶媒不熟悉,导致抗生素容易发 生理化性质的改变 • 不熟悉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 不熟悉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与麻醉药品的不良反应
手术室安全用药存在的主要隐患因素分析
• 5、手术室工作节奏快
• 不能保证按时给药,药物不能达到最好的预防效 果 • 工作强度大容易导致错误的发生
• 未询问过敏史 • 未核对药品和患者姓名 • 术中执行口头医嘱不规范和药品用量计算的准确率不 够 • 未严格查对使用方法及时间
手术室安全用药存在的主要隐患因素分析
• 3、手术室的无菌性要求
• 药品缺失外包装 • 药品标签字迹模糊或者根本没有标签,用药错误便 极易发生 • 药品标签的效期和批号不清或不统一
一、术中用药的安全管理
• 有研究表明给药差错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在护理差错中占有
较大的比例,比例高达 74.47%~89.66%,国内报道达 42.31%~75.88%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潜在威胁。
• 2011年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每年的9月定为“全国安
全用药月”。 • 今年的“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将紧紧围绕“防止滥用成瘾 性药物 ”这一主题向社会广泛宣传安全用药科普知识 。
• 高危药品 10%KCL溶液.10%NaCl溶液.25%硫酸镁注射液. 氯化钙注射液等
手术室药品管理制度
• 1 手术室应设立药物室、药品柜及抢救车,并制定一名护 士专门负责药品管理。 • 2 内服药与外用药须分开放置,统一贴上标签。标签纸颜 色有所区别:内服药为蓝色,外用药为红色,并注明药品 名称、浓度和剂量。易燃易爆药品、对人体有损害的药品 应妥善保管,远离火源及人群,并写有明显警句提示他人。
• 6、药品存放不符合要求
• 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未及时处置 • 静脉、经鼻胃管内或者术中手术台上才用的药品, 存放时没有及时分开 • 包装相似的药品未明显分开
手术室安全用药存在的主要隐患因素分析
• 7、自我防护意识不足
• 术中配制化疗药物未加用防护措施,只在常规着 装下进行操作,易对护士自身造成损伤
• 天坛医院医务处一名负责人向家属承认,给患者所用的第三 瓶药是该院护士错用,但死亡
原因是否因药物用错所导致,
仍需调查。
• 手术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静脉通路给药,是由麻醉医生 和手术室护士操作。在治疗过程中,护士执行的是口头医 嘱,这个医疗过程中病人是被动接受药物治疗,是被动的 参与者,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是病人生命安全的保证,也是 杜绝拿错药、用错药而发生医疗事故的重要条件。
30.长春地辛注射液
31.长春瑞滨注射液 32.依托泊苷注射液 33.替尼泊苷注射液
34.紫杉醇注射液
35.多西他赛注射液
手术中安全用药制度
• 1 给药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A三查:备药时查、给药时查、给药后查。
B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
间、有效期。 • 2 术中给药:要与下达医嘱的医师查对,并在与第二人查 对后给药。术前使用抗生素,必须有医嘱执行单,必须做 皮试的药物须注明皮试结果。
• 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袁国勇接受香港《明报》查询
时分析,医院惯用“胶辘”滚压连接血包的软管,以防血液 凝结,但此举可能造成微细裂缝,令细菌进入血包。
• 血液是维持生命活力的重要物质,它将氧气、营养物质 带给组织细胞,又把细胞代谢的废物经排泄器官排出体 外,它是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保持血压和维持有效血 液循环的基础。血液是一系列医疗用血液制品的原料, 它可以被用来生产少浆血,血小板浓缩液和新鲜血浆。
•
• • •
1.急救物品做到定点、定量、定品种、定人、定期检查消 毒维修管理。 2.每班严格交接,无过期,无失效。 3.各种抢救药品、器械,保证性能良好,以备应急使用。 4.护士长不定期检查急救物品使用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 抢救药品 抢救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 1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 药品。 • 2 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 胞毒化药品等。 • 3 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 混合存放。 • 4 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 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 8、书写用药后的不规范、不整齐
• 随时记录意识不强 • 记录不规范、涂改,有缺漏
手术室药品种类
• 麻醉精神药品 常用麻醉药精神药品有全身麻醉诱导药 (丙泊酚),镇痛药(氟哌利多、盐酸罗哌卡因),镇静药(地 西泮),肌肉松弛药(氯化琥珀胆碱、氢溴酸东莨菪碱、维 库溴胺、顺苯黄酸阿曲库胺),局部麻醉药品(盐酸丁哌卡 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氯普鲁卡因),部分麻醉拮抗剂 (氟马西尼、甲硫酸新斯的明)。 • 抢救药品和常用药品 塞米松、呋塞米等。 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地
二、术中用血的安全管理
• 据Linden报道,在美国每年因溶血反应死亡的病例中,约10 例是因输血失误所引起的 。 • 据文献报道,输血失误30%在于供血中心,10%在于医生处
方和护士采样,36%在医院血库,51%在血样收集和管理,
而输血前核对环节失败,占所有操作程序错误的25%。从调 查中指出,20%的病例是由于交叉结果判断失误,80%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