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用药安全与管理

护理用药安全与管理


其它案例……

药物犹如一把双刃剑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
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二:确立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
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
式错误
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6、避免误服 不要将药物换到其他容器中保存。若一定要换,则应将药物名称、药品效期、使用方法在 容器上标明(最好使用药品原标签),并定期进行检查。

储存原则
病区药品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类药品制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及外 界因素对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影响,严格按照:
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贮存条件和要求

药物配制 方面因素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医嘱处理方面不安全因素
开医嘱后医生未通知
护士,护士也未查对, 造成执行遗漏 医生字迹潦草,书写 不规范 医嘱错误
医护 缺少 沟通
护士查对 不到位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我们期待
在良好的氛围里及时纠正错误
不容易犯错误外环境
能从错误中不断成长的能力

提 纲
护士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临床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用药防范措施

一、护士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护士在安全用药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
3.5.1 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的药品 有严格的贮存要求,并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 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 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3.5.2 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 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
护士身居临床第一线 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 是病人用药前后的监督者
病人安全是护士工作的核心 在合理、安全用药的过程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临床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医嘱处理 方面因素
药品保管 方面因素
用药 不安全因素
用药过程 中的因素

各种中草药应放于阴凉 药物如有沉淀、混浊、异味、 药品应按内服、外用、注射、剧 各类药物根据不同性质、妥善 药瓶上应有明显标签。 患者的个人专用药物,应注明床 易过期的药物,应定期 易被热破坏的某些生物制品、 干燥处,芳香性药品应 易燃、易爆的药物, 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 易挥发、潮解或风化 保存。 毒等分类保管。并先领先用,以 号、姓名,单独存放 潮解、霉变或标签脱落,难以 检查,按有效期时限的 抗生素等,应根据其性质和对 密盖保存。 内服药标签为蓝色边 应单独存放,注意密 应装在有色密盖瓶中,或 的药物,须装瓶、盖 先后,有计划地使用, 贮藏条件的要求,分别放置于 防失效。贵重药、麻醉药、剧毒 闭并置于阴凉处,远 放在黑纸遮光的纸盒内, 外用药标签为红色边 辨认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紧。 避免浪费。 干燥阴凉(约20℃)处或冷藏 离明火。 放阴凉处。 药应有明显标记,加锁保管,使 剧毒药标签为黑色边 于2~10℃处保存。 用专本登记,并列入交班内容。 标签上标明药名、浓度、剂量。
3、严格执行清点制度。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对近期失效(有效
期在3个月)药物注明失效期。
4、需冷藏的药物如:胰岛素、肝素、 疫苗、血制品等放冰箱内
(2-8℃)保存。
5、易被光线破坏药物需避光保存。如:Vc、Vk1、氨茶碱等

某些药品保管中应注意:
1、避光保存

多数药品在空气中、日光下会氧化变质,如维生素B2、维生素C、 硝酸甘油及多数的抗生素,这些药物要盛在棕色或深色的瓶子里。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给药途径不正确
用药时间不合理
用药 过程 中不 安全 因素
给药方法不准确 给药速度不合理 护士对药品作用与副反应缺乏全面了解 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一药多名、药名相似 制剂多种 外包装相似
药物方面 不安全因素

药物方面不安全因素 一药多名、药名相似
化学名相同而商品名不同:
复方甘草酸苷(美能、龙迪泰) 头孢呋辛2g、头孢呋辛1.75g(嘉比信)

药物方面不安全因素 一药多名、药名相似
药名相似:
氨苄西林舒巴坦与哌拉西林舒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三磷酸腺苷与三磷酸胞苷 盐酸小檗胺(升白胺)与盐酸小檗碱(黄连素) 他巴唑与地巴唑 阿拉明与可拉明
怎么做 --才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三、安全用药防范措施
安全用药防范措施
(一)形成医疗安全文化氛围 (二)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护士临床药理知识 (三)规范病房药品的安全管理 (四)严格用药操作规程 (五)增进医务之间沟通交流 (六)加强对病人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 (七)认真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四章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 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药品质量。 病区药品管理主要做到
冷藏 避光

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环境因素

药品因素

人为因素

其他

进行贮存保管。

药品贮藏术语说明
《中国药典》(2005年版)有关药品贮藏术语的含义

密 密
光: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透明容器;
闭:指将容器密闭,以防尘土及异物进入; 封:指将容器密封,以防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熔封或严封:指将容器熔封存或用适宜材料严封,以防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阴凉处:指不超过20℃; 凉暗处:指避光并不超过20℃; 冷 处:指2~10℃。(说明书一般是2--8 ℃) 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45%-75%
例如:药品失效期为2004年10月20日,有效期两年,则有效期标注为 “失效期至:2006年10月20日”;
3、若标注到月,应当为起算月份对应年月的前一月。 例:药品生产日期为040501,有效期为一年,其有效期应标为:“有 效期至:2005年4月,药品至2005年4月30日24时以前有效 。

五: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
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2、防潮保存

某些药品在空气潮湿的环境中,极易吸收水分而分解变质,故应密 封存放。如阿斯匹林、维生素B1等吸水后片形变软、变质;某些中成 药受潮后出现霉变等。
3、低温储存

易受热而变质的药品,如生物、生化制剂应低温保存,但不能冰冻; 易蚀、易挥发的药品也应低温存放。

药物保存方法不当或过期 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未分开放置 定期清点流于形式
药物保管方面 不安全因素
www.themegalபைடு நூலகம்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无菌观念淡薄 配制时间过早
药物配制过程 中不安全因素
配制药物的剂量不准确 粉针剂溶解不当
未把好药物的配伍禁忌关

摘自《色标的国际通用标识》

效期的识别
1、有效期若标注到日,应当为起算日期对应年月日的前一天; 例如:药品生产日期为2004年10月20日,有效期两年,则有效期标注 为“有效期至:2006年10月19日”; 2、失效期标注到日,应当为起算日期对应年月日的当天;

护理安全用药与管理
内江二医院 儿科
用药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常州市三院将营养液误输入静脉事件 葡萄糖注射液”的过期药.(2010.10) (2010.6)
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给17名麻疹患儿误输了名为“肌苷 彭州妇幼保健院产科误将酒精输入静脉事件(2011.03)
广州红十字会医院过期药致死事件(2012.03)
还应注意:
4、出厂日期及有效日期

抗生素、生物制品和酶制剂因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厂家在包装盒或瓶上均注 明“有效期”或“失效期”,过了期的药品决不能再使用。
5、经常清理变质过期药品 药品过期一定要销毁淘汰,对于药品外观上出现变化(如白色片剂变色,表面出
现花斑、粘连、发霉等)都应作为变质药处理掉,绝不能再使用。
高危药品的管理
高危药品定义: 是指那些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
或因使用不当极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如:高
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高危药品管理原则 高危药品的管理原则
高危药品 严格管理 归类集中 标识醒目 规范使用 谨慎调剂

药物方面不安全因素
制剂多种
头孢呋新(0.75g、1.0g、1.5g、2.0g) 复方甘草酸苷(20ml、20mg、40mg) 阿托品(0.5mg、1mg、5mg) 肠溶阿司匹林(50mg、75mg)

外包装相似
如何做
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规范
麻醉、精神药品(一类精神药品)需要严格五专管理:
专柜加锁 专用帐册 专用处方 专册登记
专人负责

严格麻醉药品的四相符管理:
实物与帐目相符 帐目与逐日消耗相符 逐日消耗与处方相符 处方与病历相符


安全用药防范措施
(三)规范病房药品保管的安全管理
1、内服、注射、外用、消毒药以及高危药品、麻醉药品
应分别分类放置。并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顺序存放使用。
2、各类药品的瓶签与药名相符,标签明显、清晰。

安全用药防范措施
(三)规范病房药品保管的安全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