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会计凭证
教学内容
1、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2、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种类、填制和审核。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种类;
2、要求学生掌握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种类、填制和审核方法。
教学难点及重点
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教学方法
分析、讲授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教具准备
会计报销用的有关凭证(发票、车票等)
课时安排
理论2课时、实验课时2课时。
导入新课
首先拿出准备好的票据给学生介绍,说明票据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发票、车票等票据是会计实务中进行会计核算必不可少的原始凭证。
新课讲授:
第一节会计凭证的认知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
说明:
1、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须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客观。
2、所有的会计凭证,都要经过经济业务的责任部门和会计部门的严格审核,只有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一)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二)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三)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会计账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数据资料。
三、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一)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业务经办人员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原始凭据。
如发票、收据、材料入/出库单、差旅费报销单等。
说明:
1、原始凭证必须能够表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其完成情况,凡是不能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各种单证,如购货申请单、购销合同、计划、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不能作为原始凭证。
如职工人名册、固定资产卡片、试算平衡表不是原始凭证。
2、原始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判断题】企业在与外单位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中,取得的各种书面证明都是原始凭证。
()×【答案解析】比如购销合同,购货申请单等书面凭证,并不是原始凭证。
(二)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按其性质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是登记会计账簿的直接依据。
第二节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凭证的名称和编号(即发生了什么业务);
2、填制凭证的日期(即什么时候发生的);
3、对外凭证要有接受单位的名称(即经济业务发生是双向的,那么是哪个单位);
4、经济业务内容(即具体发生什么经济业务);
5、经济业务的单价、数量和金额;
6、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即凭证是从哪儿取得的);
7、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即是谁办理的这项业务)。
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一)原始凭证按其取得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两类。
1、外来原始凭证
它是指在同外单位发生经济往来关系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
如企业购买材料、商品时,从供货单位取得的发货票、车票、付款时取得的收据。
2、自制原始凭证。
它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或人员,在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原始凭证。
如单位职工的借款单、差旅费报销单、发货票等。
(二)自制原始凭证按其填制手续不同,可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原始凭证。
(1)一次凭证
一次凭证是指只反映一项经济业务,或者同时反映若干项同类性质的经济业务,其填制手续是一次完成的会计凭证。
如“收料单”、“领料单”、“报销凭单”等。
外来原始凭证和大部分自制原始凭证都是一次凭证。
(2)累计凭证
累计凭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张凭证上连续记载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期末按其累计数作为记账依据的自制原始凭证,如“限额领料单”。
它主要适用于大量重复发生的经济业务。
(3)汇总凭证
汇总原始凭证亦称原始凭证汇总表,是指将一定时期内若干份记录同类性质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汇总编制成一张原始凭证,如发(收)料凭证汇总表、工资结算汇总表等。
汇总原始凭证只能将同类内容的经济业务汇总填列在一张汇总凭证中。
在一张汇总凭证中不能将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经济业务汇总填列。
优点:编制汇总原始凭证集中反映经济业务的总括情况,简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工作。
三、原始凭证的填制
(一)总体要求
1、真实可靠、手续完备
2、内容完整、书写清楚
3、连续编号、及时填制
(二)内容填写要求
1、填写日期
(1)一般原始凭证的日期应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实际日期填写。
(2)银行结算票据日期的填写。
银行结算票据人心所向支票、汇票和本票,按付款业务发生或完成的日期填写票据日期。
出票日期必须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1)年:年份应按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年份所对应的大写汉字书写,如贰零壹陆年。
2)月:壹月、贰月、拾月前必须写“零”字,如零壹月、零贰月、零壹拾月;叁月
至玖月前的“零”字可写可不写;拾壹月、拾贰月必须写成壹拾壹月、壹拾贰月。
3)日:1~9日、10日、20日、30日前应加“零”字;11~19日必须写成壹拾壹日
及壹拾×日;21~29日必须写成贰拾壹日及贰拾×日;31日应写成叁拾壹日。
2、接收单位名称
接收单位名称应填写其全称,不得简写。
银行结算票据等原始凭证,应填写其在开户银行预留名称的全称,不得简写。
3、摘要
简明扼要地填写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通常购进与销售业务应写明货物的名称,银行结算票据等原始凭证应填写款项的用途。
4、编号
各种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以便查考。
凭证若有预先编号,在写错作废时,作废的凭证应加盖“作废”戳记,连同存根一起保存,不得撕毁。
对预先没有编号的原始凭证,应该手工按经济业务发生顺序编号。
5、凭证金额
(1)数量:填写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的数量。
(2)单价:单价的尾数,“元”以下一般保留到“分”。
(3)金额:大写小写金额必须相符。
①小写金额:在小写金额前用“¥”等符号封口;空白金额栏用斜线注销。
凡阿拉伯金额数字前写有货币币种符号的,数字后面不再写货币单位,如¥2 000.00。
所有以元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除表示单价等情况外,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角位和分位可写“00”或者符号“—’;有角无分的,分位应当写“0”,不得用符号“—’代替。
例如:
a.¥2 000.00 ¥2 000.—(√)
b.¥ 2 000.00(×)
c.¥2 000.30(√)¥2 000.3—(×)
②大写金额:一律用正楷字或行书书写。
¥1 409.50,应写成人民币壹仟肆佰零玖元伍角正;
¥6 007.14,应写成人民币陆仟零柒元壹角肆分;
¥1 680.32,应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零叁角贰分(“零”可有可无);
¥16 409.02,应写成人民币壹万陆仟肆佰零玖元贰分;
¥107000.53,应写成人民币壹拾万柒仟零伍角叁分,或人民币壹拾万零柒仟伍角叁分(写一个“零”即可);
¥101500,应写成人民币壹拾万零壹仟伍佰元正。
6、签名盖章
7、附件
(三)取得或填制要求
四、原始凭证的审核
(一)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
1、真实性审核
2、合法性及合理性审核
3、完整性审核
4、正确性审核
(二)审核后原始凭证的处理
1、对于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应及时办理各种必要的会计手续。
2、对于不真实、在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应拒绝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示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对于不正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刮擦。
(1)对于原始凭证金额填写错误的,不得在原始凭证上进行更正,必须由原开具单位重新开具,并将原错误凭证加盖“作废”戳记,同存根一起保存。
(2)对于原始凭证不是金额错误的,应由原开具单位重新开具或更正,更正处应加盖更正单位公章及经办人员签章。
巩固新课
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
练习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详见配套习题)
教学总结
本章又进入一个新的会计核算方法“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这个方法操作性强,重点要训练学生填制会计凭证的实际技能,并能理解各种会计凭证的用途。